劉郎已遠,陋室仍在。和江淮間許多小縣城里的遺跡一樣,這個曾因《陋室銘》而聞名于世的地方,現在只剩下我和阿林兩個游客,在青磚院內久久地盤桓。這時,我們聽見了二胡聲,低緩、滯澀,又略帶沙啞的聲音。拉二胡的是這里的看門人,坐在空寂的院內,對著“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陋室。
斷續而且低平的二胡聲,拂過院內的青草,彌散在這中午淡淡的陽光下,將那一絲憂傷散盡。憂傷散盡后,便凸現出了那一代“詩豪”23年不屈的貶謫生涯?!岸陾壷蒙怼卑?,少年白發,壯歲成夢。劉禹錫已從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時節。可是他那許身報國、雖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風中凋謝,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詩句,唱出了一種“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振奮。這是怎樣一種樂觀和自信,這里面蘊含了多少堅毅和頑強!二胡聲聲,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依舊堅定地流淌著,就像劉禹錫堅定地站在陋室的臺階上,以其曠達和堅韌對抗著整個朝廷對他的不公正待遇。當劉禹錫終于又回到了長安,當玄都觀里“桃花凈盡菜花開”,我想他一定在會心地笑吧。“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憋L云詭譎的歷史在這二胡的演繹下變得簡單又平靜了。陋室的墻上掛著十幾幅人物畫,標示著劉禹錫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畫的下面,有一段文字這樣寫道:“當昔日靠鎮壓‘永貞革新上臺的權閹貴幸們終于一個個被時間的流水和政治斗爭的漩渦無情地淹沒時,劉禹錫成了笑到最后的一個勝利者?!钡@已不僅僅是劉禹錫個人的勝利了,這已成了一種精神的勝利。如今,這種精神經過歲月的風霜,已濃縮成了一顆不屈的雄心、一腔報國的熱血和一種奮發向上、永不低頭的形象,如長明燈一般閃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樹蔭下,二胡依舊,但在那不絕如縷的聲韻中,我們卻聽出了一絲不屈和倔強,聽出了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吶喊。
撫摸著陋室前那滿是滄桑的石羊,漫步在青磚地面上,聽二胡悠悠地響,我和阿林沉醉在對一種性格、一種精神的感悟中。
(選自《讀行天下》,張放主編,百花文藝出版社 2011年,有刪改)
鑒賞空間
《陋室銘》僅僅81個字,卻讓我們感受到了劉禹錫與眾不同的精神追求。文章讀來自然流暢,讓人回味無窮。而范君問先生的《陋室吟》里的二胡聲,則引領著我們進一步探求一代詩豪劉禹錫的生活態度和高尚節操,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陋室銘》的深意。
[讀有所思]
劉禹錫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弊x了范君問的《陋室吟》后,你對“德馨”二字的內涵又有了哪些深入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