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龍 鄭永山 孔令杰
(1.黑龍江省勃利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勃利 154500)(2.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8)
進入4月份,北方高寒地區水產苗種放養陸續開始進行,春放春養是漁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養殖戶注意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越冬池一般魚投放密度大,一旦開池,魚應及早分池,降低魚密度,以防病害的發生。
對于淤泥過厚的養殖池塘,應利用春季有利時機,抓緊用推土機清除底泥,融化一層,推一層。另外,還要對損壞的池埂進行加高、加寬和加固。魚種入池前10d左右,要對魚池進行徹底消毒,可采用生石灰、漂白粉、氯制劑等藥物消毒。用生石灰消毒,干法清塘時每畝使用生石灰75~100kg,帶水清塘每畝用生石灰125~150kg。但對于水體偏堿性的池塘不宜使用生石灰消毒,可使用漂白粉、氯制劑等藥物消毒。
去年秋季至今年春季,北方高寒區魚價低位俳徊,特別是常規水產品種,鯉成魚的池邊銷售價格甚至低于養殖成本價,養殖虧損嚴重;而鯽魚、河蟹、泥鰍等名優水產品種價格較高,養殖取得了較好的效益。養殖戶可根據當地實際,調整品種結構,選擇適宜的養殖對象。鯉魚品種建議選擇松浦鏡鯉、烏克蘭鱗鯉、福瑞鯉、德國鏡鯉等。鯽魚品種建議選擇方正銀鯽、異育銀鯽“中科3號”、彭澤鯽、黃金鯽等。另外,還可選擇河蟹、黃顙魚、興凱湖翹嘴鲌(大白魚)、鱖魚、泥鰍、細鱗斜頜鲴(板黃)等名優水產品種。
一要注意早注水、早放養。具備注水條件的池塘,要提早注水,淺注水。淺注水有助于水溫的提升,成魚池一般注水0.8~1m深,苗種培育池注水0.5~0.6m深。以后隨著水溫的上升,逐漸加深池水。對于春片魚種和成魚,最好5月上旬放養完畢。魚苗根據不同種類魚類繁殖時間確定放養時間。二要注意魚種質量和放養密度。要選擇體質健壯、活動能力強、無病無傷、色澤光亮、規格整齊的優質苗種。根據池塘條件、配套設備、養殖品種和自身養殖技術水平確定適宜的放養密度。三是建議壓塘的常規類魚類成魚繼續飼養,養至6月至7月,魚價回升時再銷售,可提高養殖效益。成魚銷售后,一般還可再養一茬魚種。
1、施肥
苗種培育池可施有機肥或生物漁肥。(1)基肥:有機肥選擇腐熟發酵的糞肥,魚苗池一般畝施400~500kg,魚種池施200~300kg。生物漁肥用量為3~6kg。新池塘可適當多施,老池塘應少施或不施。(2)追肥:最好施生物漁肥。魚苗培育池3~4d施一次生物漁肥,魚種培育池7~10d施一次生物漁肥,每次用量為2~3kg。成魚池一般不施肥。
2、投飼
注意監測水溫,當水體表層水溫上升到10℃左右時,魚類開始少量攝食,應少量投喂飼料。及早投喂優質飼料,有助于提高魚類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后隨著水溫上升,逐漸加大投飼量。投喂的飼料最好選擇營養全面的人工配合飼料。投喂方法可采取馴化投飼,人工撒喂或自動投餌機投喂均可。
春季是魚病的高發季節,這主要是由于魚類經過數月長時間越冬,體內營養物質消耗較大,體質相對較弱,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加之春季天氣轉暖,水溫也逐漸升高,適宜于各種病原體滋生。春季魚病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春季魚病主要以真菌和細菌性魚病為主,常見的有水霉病、赤皮病、爛鰓病、豎鱗病、腸炎病、白云病等;其次是寄生蟲病,常見的有斜管蟲病、車輪蟲病、小瓜蟲病、指環蟲病、絳蟲病等。發現魚病,要及時對癥治療。在魚病預防上,建議采取以下措施:(1)捕撈、運輸、放養等操作要小心,避免損傷魚體。(2)魚種入池前要進行魚體消毒,可采用3%的食鹽水消毒10~15min,或用濃度為0.8g/L的食鹽小蘇打合劑(1:1)消毒30~40min,或用濃度30mg/L的聚維酮碘溶液消毒10~20min,也可用濃度2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30min。魚體消毒過程中要注意觀察魚活動情況,發現異常要及時撈出放入清水中。(3)使用的網具、容器等工具要注意消毒。(4)對于池塘老水應進行消毒。全池潑灑消毒藥物,可潑灑漂白粉或其他消毒藥物,漂白粉的潑灑濃度為1mg/L。(5)注意調節水質。可15~20d施一次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每次每畝水面生石灰的用量為20~30kg,但堿性水體不宜使用。微生物制劑用量根據使用說明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