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萬濤 藺魯峰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在教學中有許多實驗需要改進:(1)實驗很難操作,實驗效果達不到應有的實驗效果。(2)實驗需要的儀器多,學校的教學資源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3)課本中所設計的實驗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需要適當添加一些學生喜歡的探究實驗,以充分發揮實驗的用途。(4)有些實驗有危險,不便操作。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尋求改進的方法,不斷創新實驗。
一、替換某些實驗,使實驗更簡單,易操作
課本上有些實驗設計的雖然很好,但操作困難,有時稍微疏忽就可能使實驗失敗,得不出應有的結論。如探究燃燒條件這個實驗:在水中通入氧氣使白磷在水中也可以燃燒,這個實驗很難完成,而且需要制取氧氣很麻煩。而改成三個小實驗,就簡單多了: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方案:(1)點燃石頭和一張紙;(2)點燃兩支蠟燭,其中一支罩在燒杯下;(3)用火柴點燃少量酒精和木炭。這三個小實驗操作簡單,而且很容易獲得實驗結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取得的效果也不錯。
二、改進或替換某些常規儀器,以節約教學資源
在教學中有許多儀器是學校配備不足的,在這時需要用其他的東西代替。比如我校實驗室沒有多少分液漏斗,我們就用帶輸液管的輸液瓶或輸液袋代替。用輸液管的效果比分液漏斗的效果還好,它不但輕、便宜,而且便于觀察液體的流速,也很好控制。在探究分子不斷運動的實驗中,需要好多大的燒杯和小燒杯,學校的實驗室沒有這么多儀器,我們就用藥板的凹槽做小燒杯,用一個一般的燒杯就可以把藥板的凹槽罩在燒杯下,不但簡單還可以節約藥品。
三、改進某些實驗,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材中某些實驗雖然設計了,但很難完成。在教學中老師就把這些實驗直接口述講解了,體現不出實驗教學的效果。如第七單元的粉塵爆炸實驗,沒有配套的裝置實驗很難演示。而我設計的實驗很簡單:這套裝置操作很簡單,只要把面粉放在塑料罐里,點燃蠟燭,用打氣筒打氣就會發生爆炸。
四、增添一些探究實驗,讓學生充分體驗探究的樂趣
在教學中有些知識點需要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證明,但設計的實驗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實驗結果是否正確,需要在實際實驗操作中證明,所以在課外活動的時間里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加以驗證。如: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但反應中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需要驗證。學生設計了好多種實驗,通過實踐檢驗,有的可以,有的不能完成。這樣既可以開發學生探究能力,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開發有趣的家庭小實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材中開設了許多家庭小實驗,有些容易操作,有些不易操作。在教學中適當提示給學生一些有趣的小實驗,讓學生在探索中尋求真知。如在講分子不斷運動時,可以讓學生做一個魔術,讓白色的小花變成紅色;在學習了指示劑后,讓學生利用指示劑變色的原理做一些有趣的實驗等等。
六、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不易操作或有危險的實驗
在教材中有些實驗控制不好很難達到實驗效果,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這時我們用多媒體演示可以很準確直觀的把實驗效果呈現出來。如在講解濃硫酸稀釋時,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中,在操作中實驗現象不明顯,但為了讓學生體驗一下危險,我們可以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讓學生直觀地記住操作錯誤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