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學麗
【摘 要】歷史由于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學生要想學好歷史首先應該掌握正確記憶歷史知識點的方法,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做好課堂教學以外,還需要對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行培養,幫助學生掌握高效記憶歷史知識點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 記憶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68
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仍以歷史事件的記憶為主,此外,初中生本身知識系統不完整,其在整個初中階段的學習仍以間接知識的學習為主,對于歷史這一學科的學習,除了記憶和教師的有趣的課堂教學外,再沒有比較好的辦法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習能力。因此,初中歷史教師除了在平日的教學中幫助學生認識歷史學科特點,形成正確的歷史觀,還需要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記憶歷史知識點的能力。那么,基于歷史學科自身的特點,歷史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記憶能力呢?
一、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學科知識,提高記憶興趣
不可否認,歷史講述的是過去的事情,并且是與學生生活相距很遠的事情,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會感覺枯燥,甚至覺得記住歷史知識是毫無用處的。面對這種教學情況,教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學科知識,只有正確看待學科知識,學生才能激發自身學習動力,才能主動去背誦歷史知識點。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是所有教學活動中的重中之重,是初中教師進一步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與學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緊密結合起來,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基礎知識的掌握則恰是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以建立和培養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用特定的歷史知識進行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讓學生在歷史情境和歷史事件中去感受中國歷史的豐富內蘊,而這一切都是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即歷史知識為基礎。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態度和看法的引導,將歷史學科的重要性融入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愿意主動去識記歷史知識。
二、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復習,鍛煉記憶能力
人的記憶內容會隨著時間而不斷遺忘,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復習,不斷增強其記憶能力。歷史知識點比較多且比較雜,因此,學生在短時記憶之后如何不經常回憶或重復記憶,那么記憶的知識很快就會被遺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所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及時復習。初中生由于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都比較有限,因此,其對自己學習計劃安排不是特別科學,因此,歷史教師在結合學科特點中應該主動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教師在日常的授課中除了要采取提問或是默寫的方式加強對學生知識的記憶外,還需要適當地通過練習題間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初中歷史教師在選擇習題的過程中應該對與教學重點內容有關的習題進行重點選擇,一方面是通過習題幫助學生進一步復習和鞏固知識點,另一方面通過習題的多次訓練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其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相關知識的背誦和學習。
三、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
每一門學科有每一門學科的記憶方法,歷史學科由于其記憶內容大多涉及時間、事件和原因和影響,因此,針對歷史知識點歷史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尋找恰當的記憶方法并將其傳授給學生。學生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記憶方法才能在知識點的背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學習效果。那么,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怎樣的記憶方法呢?
一方面,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研究表明,讓學生的多種分析器官參與記憶活動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因此,學習方法也是千差萬別。比如說,有些學生喜歡大聲朗讀,在大聲朗讀中背誦課文。有些學生則喜歡默背,喜歡在大腦中進行朗讀,從而有效記憶知識。自然也有一些學生一邊讀一邊寫,簡單的知識采取默背的方式,只有遇到關鍵字比較多,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才采取部分內容大聲朗讀的記憶方法。總之,不論學生采取什么樣的記憶方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實際的記憶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并借鑒別人的記憶方法,在對比中找到最為科學的記憶方法。此外,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檢查的良好習慣對提高記憶能力的重要作用。心理實驗證明,反復閱讀和試圖回憶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記憶的效果。這樣的記憶方法有利于學生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發現薄弱環節,從而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用在難以記住的知識點上,因此,是一種高效的記憶方法。此外,教師應該讓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背誦時間。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黃金背誦時間,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高效的時間里進行知識的背誦。研究表明,學生的記憶受前面學習材料和后面學習材料的影響,因此,學生應該將重要的或是記憶難度比較大的知識點安排在適當的時間點上加以識記,從而提高記憶效果。
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掌握對知識信息的加工能力。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習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它能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提高記憶效率。比如說,歷史知識的時間是難度比較大的記憶知識點,因此,學生可以利用數字的諧音組成的意思進行記憶。對于歷史事件的影響或原因則可以采取關鍵字的方法,將關鍵字聯系起來記憶,然后再根據關鍵字聯想記憶,從而提高記憶效率。最顯著的例子是歷史上的朝代歌,歌訣的方法有效的幫助學生將中國歷史的演變順序整理清楚,并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記憶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自己所掌握的比較好的記憶法或是聯想法都要傳授給學生。此外,歷史學科的知識在時間點上是連貫起來的,因此,學生可以依據時間這條線索將知識串聯起來,或是依據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領域將知識進行串聯,從而形成結構框架,這為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間聯系的認識。
歷史屬于文科,文科最大的特點是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背誦,并且學生只有知識儲備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在知識的積累上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初中歷史學科要想培養起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首先需要學生對歷史進行量的積累,所以,初中歷史教師在提高學生記憶能力的時候應該讓學生認識到知識點的重要性,然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和對知識信息進一步加工的方法,從而全面提高記憶能力和水平,為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