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輝
【摘 要】為適應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中等職業教育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中職語文教學作為文化基礎科的教學,應擔負起培養學生語文基礎能力和語文專業實用能力的雙重任務,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職業能力。本文主要從兩大方面來探討如何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 基礎能力 專業實用能力 情境活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44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職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社會對一線從業人員的要求及中職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擔負著培養中職學生語文基礎能力和語文專業實用能力的雙重任務。因此中職語文教學應更新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選好語文與專業的契合點,將語文教學與專業相結合,與學生的專業發展聯系在一起,做到兩方面能力的相互推動,共同提高。 本文就如何提高這兩方面的能力作一番粗淺的探討。
一、語文基礎能力的提高
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是中考失利的學生,真正由于中考成績好而家庭經濟困難等原因無法升入高中的,在我校學生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許多學生識字量不夠,句意表達不明確,有的學生讀文章甚至不成句。這種現實決定中職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的提高。具體而言,要提高語文基礎能力,可從以下方面進行:
第一,重視基礎字詞,積累詞匯量。
詞匯量的積累是提高語文水平的基石,詞匯量的嚴重不足,導致學生表情達意只停留于簡單的層面,就更談不上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了。由此可見,中職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字詞積累量的增加,經常對課文生詞進行聽寫和連接表達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除了聽寫檢查外,還可以通過課堂小 游戲調動學生積累詞匯的興趣,如瘋狂猜成語、串詞說話、大聲讀出來等環節的設置,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促進思維發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引導有益閱讀,提高基本能力。
現代化社會,誰都離不開閱讀,閱讀對生存、生活、人才的培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許多中職生卻厭倦讀書本,閱讀興趣停留在網絡,或沉迷于修真類、或留戀于玄幻類等網絡小說,甚至為宣揚校園暴力的文章叫好,真的很讓人擔憂。中職語文教師應該責無旁貸擔當起引導學生進行有益閱讀這一任務,提高學生閱讀辨別能力和鑒賞能力。課堂上,設置課前五分鐘閱讀環節,學生上臺朗讀優秀作品,師生一起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教授課文時,傳授學生閱讀方法,如:如何整體感知課文?如何提煉主旨?怎樣欣賞小說?怎樣學習文言文等,幫助學生提高效率,優化學習過程;課下,利用微信或QQ群,與學生分享好文章,要求學生進行評論,寫出體會。
二、語文專業實用能力的提高
中職語文教學是以學生的就業和發展需要為目標的,因此,中職語文教學必須克服語文教學中學科本位模式的束縛,加強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習的整合與滲透,使語文學習與培養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緊密銜接,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教學中,要降低難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同時,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要始終貫穿于教材各模塊之中,使之前后相連、相互為用,而不能相互割裂,這樣才有利于形成語文綜合能力和實用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的專業實用能力,可從以下方面進行:
第一,注重專業需求,向專業特色傾斜。
中職學生大多重視專業而相對忽略文化課,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專業為突破口,巧妙地把語文與學生的專業聯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語文是一種工具,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進而喜歡并重視語文學科。如何使語文學科中學習的內容能更緊密地與專業相結合,是中職語文教學研究的一大特色和方向。為使語文教學更具實效,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基礎教學之外,還應注重語文知識的專業實用性。這就要求教師事先對所授班級的專業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學生即將從事或能從事怎樣的工作,工作中將會用到哪一方面的語文能力,而不是茫然地進行完全沒有專業特性的大一統教學。比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從未來就業崗位著眼,本專業學生不僅要具備琴、畫、舞、樂、說、演等專業技能,還應具備較高的普通話水平和對文學作品的敏銳感知能力,如角色情感和角色語言的把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準確到位的誦讀,為幼兒情感體驗和語言發展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對幼師專業的教學中,注重學生誦讀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借助文學作品把握角色語言,找到誦讀技巧,提高誦讀水平。
第二,讓學生在情景活動中明確職業素質與能力的方向。
情景模擬活動指的是教師根據專業特點創設一種與學生未來工作崗位或環境十分相似或相關的特定情境,讓學生扮演某一角色并進入角色情景中去處理各種事務或各種問題和矛盾。這種活動不僅能使學生表達與交流方面的語文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和提高,而且將語文實踐活動與職業能力訓練有機結合在一起,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模擬現場招聘會、設置一個接聽電話、推銷商品、接待顧客等場景,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或處理某一問題或完成某一任務或解決某一矛盾,學生能在鍛煉中克服緊張心理,增強自信心,學到在眾人面前愿意說話、敢說話、會說話的技巧。讓他們做到說話音亮字清、語速合理、用詞準確、得體大方,達到“能說會道”。這個過程又是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創新的過程,更是展示中職生應有的職業素質和能力的過程。它像一面鏡子照映出學生是否具備愛崗敬業的良好心態、與人和諧相處團結協作的行為以及一定的社會交際、應變和創新能力,等等。在情景模擬活動中,學生因身臨其境、積極參與,情感情緒體驗會達到高潮,教師再聯系職業特點行業個性進行必要的點評。這樣,學生會比任何時候都更自覺、更清醒地認識到一個職業人必須具備哪些職業素質與能力,從而更加注意自身職業素質的養成。
語文基礎能力與專業應用能力兩方面的提高對中職學校語文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拓寬專業面,了解學校各專業的特性和學生就業方向,并以此為指導,既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又和專業職業教學相結合,因材施教,上出有中職特色的語文課。這既是學生的要求,也是新時代中職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