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陽 杜 誠
(1.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2.西南民族大學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隨著中國進入3G 技術階段,智能手機用戶的數量增加,各種軟件不斷升級, 手機數據傳輸速度以及網絡數據傳送速度大幅提升,3G 技術越來越多地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出現,日益影響人們的生活。 人們開始改變傳統媒體下的習慣,從最初的日常閱讀轉換到網絡瀏覽,面對新興媒體也從最初的質疑和爭議,到不斷地探索發展。 手機從簡單的通訊工具轉變成為與視音頻結合的“第五媒體”。 手機媒體對于舊媒體的報紙、廣電、網絡后的一種新媒體,以其具備的移動、便攜、交互的優勢,從傳統媒體中脫穎而出。 隨著手機媒體的迅猛發展同時開始對中國傳統媒體進行著強烈的沖擊,使得傳統媒體沒有辦法繼續以前的運營模式,而開始進行自身的創新,突破。
新興媒體為影音、圖像、視頻等像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平臺,加大了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力, 然而除了用于日常生活中傳統的信息傳遞,在其他的媒體、廣告、手機報等業務中也已離不開手機。
手機新媒體是基于傳統媒體的革新, 利用了3G 手機的網絡平臺以及網絡傳播優勢,基于wifi 網絡,結合了3G 通信標準以及3G 業務特點。 3G 的手機新媒體以VBLOG 為系統內核,融合了人們的個性,包容了人們生活中音頻、視頻、個人電臺,使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溝通變得自然、直觀,可以多方面地展示自我,人們可利用3G 手機端進行便捷即時的通信傳播。
要實現這樣的手機媒體, 就要綜合各種現代新型媒體技術,包括無線媒體、流媒體、WEB 新媒體技術等。 在充分地綜合了以上技術后,我們提出一種適合在移動手機端,以及電腦端實現的一種基于VBLOG 的B/S 媒體方案。 在該方案中盡量采用Flash 部件,從而較容易實現動畫、視頻的播放,該方案的模塊主要有如下幾個:
2.1 移動博客,主要實現具有自己特色的BLOG。
2.2 用戶界面,該界面系統應該充分融合手機端、電腦端,方便客戶使用。
2.3 文件處理,該模塊應該充分地將各種媒體文件進行合理的傳輸、登記、顯示處理和文件格式參數提取。
2.4 網絡傳輸,能夠充分結合3G 標準以及網絡傳送標準設定一個P2P 內核。
2.5 媒體RSS 實現,該模塊應用RSS 文件,用以聚合經常發布更新數據的網站,例如博客文章、新聞、音頻或視頻的網摘。
BLOG 是網絡時代中的一種新的生活工作方式, 一種記錄自己生活日志的第4 種網絡交流方式, 僅位于Email、BBS、ICQ之后,它可以使人們將自己個人所想、所學、所見用圖片、視頻、日志、日記的方式進行一種網絡的講述。 但是隨著這種方式的溝通交流比我們看到的前面幾種網絡方式更容易,更便捷,現在的博客目的與最初的BLOG 目的有了很大的差異。BLOG 已經變成了一種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廣泛地應用在家庭、公司、部門、團隊之間以及企業內部網絡(Intranet)中。
對于手機媒體來說,要設計與實現一個具有特色的BLOG,其應可以鏈接文本、文章、圖片、歌曲、視頻、動畫等這些文件格式以及可以瀏覽發表者、主題、發表時間。 我們將可以查閱的這些內容都冠以“可視文章”,統統都具有VBLOG 的瀏覽動作。 系統內核應該包括所有功能動作的支持。 各個模塊之間的通信標準化,這樣可以做出相對對應的模塊,軟件的界面將flash 內嵌在IE 瀏覽器中,以方便B/S 和C/S 的網絡開發,在照顧數據庫中的新媒體資源為核心的同時,設計出獨立的P2P 通信模塊,使得不同尺寸的文件在網絡傳送中可以流暢, 客戶端的用戶通過服務器端生成用戶界面,客戶端解析,使得用戶界面即時響應用戶的操作,實現用戶的交互。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手機媒體這樣一種新型傳播趨勢下,手機媒體的表現形式日趨多樣化,為新型媒體發展提供了實踐的支持。
[1]尹韻公,等.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9.
[2]劉洋.手機媒體化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新聞愛好者:理論版,2007(11):29-30.
[3]匡文波.手機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6,9.
[4]匡文波.手機媒體——新媒體中的新革命[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9.
[5]朱海松.第五媒體:無線營銷下的分眾傳媒與定向傳播[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