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森 周陽愫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消防指揮系四隊,河北 廊坊 065000)
隨著社會對農村視角的關注,農村經濟在近年來有著較大的發展,經濟實力上的逐步增強,使得在農村的生活和生產中各類電器以及易燃危險品也開始得到應用。在這類物品被廣泛應用的同時,農民的安全防患意識并沒有同步地得到快速提升,這就出現了現今農村經濟與防火安全意識不協調的現狀。除此之外,農村的防火設施也并不健全。因此,在農村,火險隱患越來越大,火災也常常發生。逐年上升的火災發生率,必須被高度重視。只有對農村的消防死角進行整頓和改造,才能為人民的財產乃至生命提供更好的保障。
1.1 淡薄的消防意識和缺乏管理。我國的消防重心一直是放在城市,確實不容質疑,城市密集的人口容不得在消防上有半點馬虎,但我國農村的居住特點也是集中型的,并且在農村仍有很多木質窗戶房梁的建筑,一旦火災蔓延,所造成的損失同樣不容小視。而在農村,農村干部所宣傳的更多的是提高生產,幾乎不存在消防上的宣傳。農民對火災的防患更多的是基于自我的保護意識,因此,相當淡薄。在管理上,更是沒有集中的管理,一旦發生火災,救火工作也只能依靠鄰里間的幫助,幾乎沒有專業的救火人員支持。
1.2 消防宣傳教育的力度不足和工作不到位。農村社區的生產結構,使得宣傳教育很難形成制度。同時,宣傳重心也更側重于生產,對宣傳教育的不重視也是無法做好宣傳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三點,農村的生活環境導致了發生火災種類的多樣性,很難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1.3 普遍缺乏消防安全意識的農村干部群眾。教育上的力度不足導致了群眾普遍缺乏消防安全意識,農村干部在這方面也不夠重視。大部分農民還是認為消防安全屬于各家各戶的私事,都抱著一種各自管理好自己家的心態。種種原因綜合起來,形成一種惡性互補的現象,綜合地形成了農村消防上的薄弱。
1.4 電器使用上存在很大安全隱患。(1)在電器購買的方面,一部分農民還是更多的看重價格而忽視質量,這導致在農村還有很多居民所使用的電器的質量是那種沒有保障的電器。(2)在農村還有一種電器使用的方式很容易發生問題,那就是電線的搭接。家庭使用的電線,尤其是數年前已經蓋好的房子,他們所使用的電線,大部分都是蓋房時請農村的電工幫助搭接的,而這類電工并不一定經過國家專業的審核,這樣搭接的電線在日常使用中看似不存在問題,可實際上,很多需要打在地線的電器插座內,都并沒有地線的存在。這樣,不僅容易發生火災,也易發生漏電觸電。
1.5 農村交通條件導致大的消防車沒法快速甚至不能到達現場。農村的公路很多是狹窄的,即使是新修的水泥路,也并不寬闊。大型的消防車根本沒法從這些馬路上趕來,一旦發生火災,就會阻礙消防車的救援,甚至很多地方消防車都沒法到來。
1.6 消防水源不足。現在,大部分農民都用上了自來水,因此,在蓋房位置選擇上,就不再注意周圍是否有臨近的水源。或者隨著時間的變遷,農村很多河流幾近干涸,也很難從中獲取大量的水用于救火。而使用的自來水又沒有那么大的流量可以在救火中起作用。種種原因,導致了農村消防水源的匱乏。
1.7 農村房屋選材不嚴格,但各戶相互依靠。農村的居民家中裝潢一般都是自己選材,圖的是美觀,便宜。材料在耐火方面不能做到有所保證。同時,農村居民的建房大多一戶挨著一戶,這也很容易引起火災的蔓延。
2.1 廚房土灶明火造飯的火災隱患。廚房所使用的土灶,火星容易掉下,而柴火就在土灶旁邊堆放,這樣就很容易著火。
2.2 裝修樓房的火災隱患。很多裝修樓房的防火指標都是不達標的,一旦著火,這樣的裝修反而會使火災蔓延的更快。
2.3 液化氣使用上的不注意。液化氣的使用上,主要是農民大部分都不會處理液化氣的泄漏,同時液化氣使用時的橡膠管道也不能做到及時更換。
2.4 冬季取暖的火災隱患。農村,冬季取暖,北方常常會燒炕而南方還有不少人仍采用明火供暖,這方面也有不小的威脅。
2.5 人為因素:在火災方面,還有這很多人為因素的影響,比如說農忙時候的焚燒秸稈;過年時候,農村沒有節制的鞭炮;過節時,也常常都是在墳頭燒紙,人走的時候也不加以處理,火星會隨風飄蕩。
(1)加強火災防患意識,對防火方面進行教育。(2)為農村火災立法并宣傳,用法律防止火災。(3)在村內設置增壓裝置,一旦發生火災,可以把自來水配置增壓。(4)對農村電器使用進行規范。
盡管我國的經濟增長快速,但我國仍然只能算是較為發達的農業大國。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進步,農村的建設也越來越好,更多的電器設備和機動車輛開始走入農村,而農村長期處于缺乏消防宣傳的情況下,并不能保證所有的農民都能正確安全的使用這些設備,因此,農村存在的安全隱患越來越明顯,農村的消防工作亟需加強。為了更好地加強農村消防安全上的工作,我們需要全面了解農村消防安全工作的現狀。
[1] 劉米達.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9(1):60-62.
[2] 張連波.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淺談[J].西江月,2013(22):33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