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娟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02)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學校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平臺。圖書館的創新與發展對學校教學、科研及總體水平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高校圖書館迎來了新館建設的熱潮。如何在新形勢下創新資源建設、服務及管理方面的工作,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是轉型過程中的高校圖書館所亟需考慮的一個問題。以新館建設為契機,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一方面進行高起點建設,另一方面,立足于自身的專業特色與優勢,積極開展資源建設、服務和管理創新的思考與探索,不斷適應學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需求,為轉型期的高校圖書館創新發展模式提供了一些思路。
資源建設創新是圖書館創新的主體,是信息服務開展的基礎[1]。近年來,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以新館建設為契機,不斷加強創新,力爭開創圖書館資源建設的新局面。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在網絡環境下,傳統印刷型文獻的館藏模式遠遠滿足不了讀者需求,數字資源因其具有使用方便,不受時間、空間和用戶人數限制,且能極大地豐富、深化館藏內容等特點,已逐漸成為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同國內財經政法類院校圖書館相比,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中文數據庫的訂購數量處于中等水平,外文數據庫方面則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今后幾年,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定位是:繼續完善中文數字資源建設,著力加強外文數字資源建設。在具體措施上,首先,成立數字資源建設部,專門對數字資源的試用、采購等進行管理,保障數字資源采購工作的專業化與規范化;其次,提高數字化資源采購的資金比重,爭取實現數字化資源與紙質資源所用資金比達到1:1;再次,著重加強外文數據庫,尤其是那些權威性高、時效性強、與學校學科專業聯系緊密的外文數據庫的采購。
此外,在數據庫采購方案的決策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也積極進行創新,不僅對同類高校中、外文數據庫的試用情況進行廣泛調研,還開展院系大走訪活動,征求廣大教師的看法,在綜合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滿足讀者需求、兼顧學術價值的數據庫決策方案,有針對性的彌補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不足。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為主的多學科性大學。有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法學、哲學、地理學等8個省級重點建設一級學科;另有2個省級重點建設二級學科。圖書館的資源建設以學校的學科建設為核心,在覆蓋全部學科領域的基礎上,著力發展特色、重點和優勢學科的資源建設。針對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等重點學科的文獻,不論文種、水平、載體形式均作重點收集,還收集與重點學科相關的交叉學科及邊緣學科文獻,努力做到收集齊全,盡可能保證文獻資源的完整性、連續性、系統性,突出重點學科的文獻特色,滿足該學科不同層次讀者的教學、科研需求。
1.3.1 學位論文數據庫建設
學位論文作為高校博士、碩士及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不僅是高校教學、科研的重要學術成果,亦是反映高校學術特點和學術水平的文獻資源。學位論文因其具有觀點新穎、數據翔實、信息量大、學術性強等特點,逐漸成為當前學術研究、學科建設的重要推動力,也因此受到了圖書館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成為圖書館進行特色館藏建設的又一重要資源。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前期重點采集了學校博士、碩士及本科生的學位論文,目前正在積極進行后續建設,擬開發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打造學位論文資源共建共享的平臺,實現對學位論文提交、存儲、發布、檢索、下載等的綜合管理,促進學位論文的開放與使用,使其在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1.3.2 科研資源建設
為科研提供可靠的資源保障是高校圖書館的一項核心任務。兩校合并之前,兩校圖書館一直把資源建設的工作重心放在為教學工作服務上,專、深的科研資源建設明顯不足。兩校合并之后,為了更好地滿足學??蒲行畔⒌男枨?,圖書館積極與學校科研處、各院系聯系,及時把握學校的科研項目情況,認真聽取各院系專業教師對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建議,并經常邀請他們一起購買資源,真正做到“買什么書教師說了算”,對專業研究前沿、熱點書刊不斷補充收藏,尤其是對重點學科中連續性的、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的資源,如科技報告、專題報告等,給予了更多的重視,使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逐漸凸顯學術性、專業性的特點。
未來,圖書館還將結合學??蒲许椖啃畔?,開發出科研項目特色數據庫,內容不僅包括近年來學校承擔的科研項目的檔案信息,還包括與科研課題相關的學科期刊目錄、反應國內外相關學科最新動態的專題書目、圖書館新購中外文文獻等信息。
1.3.3 區域特色資源建設
“立足本地,服務地方”是地方高校圖書館的一個主要特征。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在為學校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同時,也主動承擔起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責任,在進行學校學科文獻資源建設的同時,不斷整合河南省特色資源,為推動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努力。
河南省是一個農業、工業、旅游大省,有著豐富的科技、經濟、旅游、農業資源。結合河南省的實際情況,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在日常資源采購時也關注當前省內科技、經濟、旅游、農業建設中的熱點、重點,及時補充相關的文獻資源,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館藏文獻體系,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資源儲備。除紙質文獻外,圖書館還計劃搜集、整合有關河南省科技、經濟、旅游、農業等方面的網絡信息資源,并將相關館藏資源數字化,形成特色專題數據庫,提供網上瀏覽、檢索服務,在滿足學校師生學習、科研需求的同時,盡力滿足校外用戶的信息需求,為宣傳河南優勢資源、指導區域經濟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
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圖書館逐步實現了由“重藏輕用”向“重用輕藏”的轉變,圖書館服務在此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以新館建設為契機,在做好傳統服務的同時,不斷創新服務理念,積極拓展新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
服務的創新首先源于服務理念的創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開展服務創新,首先是在服務理念上實現兩個轉變,即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靜態服務為動態服務。具體來講,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主動把握各類讀者需求,搭建起與各層次讀者之間溝通的橋梁,除常規靜態借閱服務外,還要積極主動利用圖書館現代化基礎設施開展多元化的動態服務,增強與讀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為讀者提供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服務。
基于不同層次讀者的信息需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不斷深入挖掘和延伸服務內容,提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務的思路。
面向學生的特色服務包括:成立由各院系學生代表組成的“讀者協會”,建立起圖書館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及時將圖書館的各項信息和服務傳遞給讀者,及時獲取讀者的反饋信息;組織開展“會心書屋”,實踐閱讀療法,將閱讀和大學生心理疏導結合起來,引導讀者通過閱讀和交流來調動和強化自身力量,走出心理困境,保持心理健康;新館建成后,將開辟一個供讀者學習、交流與共享的空間——“知新議場”,讓讀者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中通過學習與共享來獲取新知。面向教師的特色服務包括:根據學校學科建設的需要,建立學科館員制度,建立起圖書館與院系教師之間溝通的紐帶,主動向院系推介資源,開展數據庫培訓,征求院系意見和建議等;針對主持重大科研項目的科研人員、學科帶頭人等重點對象,開展一對一的嵌入式定題服務,及時掌握重點科研人員不同時期的文獻需求動態,主動為其提供所需的高質量的二、三次專題文獻信息。除此之外,圖書館還將經常邀請相關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學術沙龍活動,介紹學科研究前沿、動態,分享學術知識、觀點與經驗,為全校師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學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借助于新館建設的良好時機,在延伸服務內容的同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也將積極拓展服務方式,有效支持和保障多元化服務的開展。首先,新館將大力加強現代化、數字化基礎設施的配備,如電子防盜設備、圖書自助借還設備、打復印一體機、無線網絡設備等,為讀者服務提供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其次,新館還將建立具有特色的錢幣、計量、刑具特藏室及會展廳。特藏室的建設旨在挖掘和打造具有學校辦學特色的精、尖資源,是學校特色珍貴資料的一個保存基地,同時也為師生的教學、科研提供珍貴的一手資料。會展廳定期展出館藏精品資源以及學校教師生及社會名家的作品和收藏,旨在起到宣傳館藏資源、活躍校園文化氛圍、啟發讀者創新思維的作用。此外,新館還將合理配置館內各方面的資源與空間,構建信息共享空間,為用戶提供集借閱、交流、咨詢為一體的一站式信息服務空間,讓讀者方便地在此空間里獲取所需要的幾乎所有信息,有效拓展讀者服務工作的深度與廣度。
伴隨著館藏資源的延伸和信息服務的拓展,圖書館也必須進行管理機制的創新,構建新的管理運作方式,以適應圖書館均衡發展的要求。管理創新的重點在于機構的重組。目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內設機構是按兩個校區(文北校區和新校區)的模式設立的,有圖書借閱一部(文北校區)、圖書借閱二部(新校區)、報刊閱覽一部(文北校區)、報刊閱覽二部(新校區)、圖書閱覽部、資源建設部、網絡技術服務部、編目典藏部、特色服務部、信息咨詢部、衛生保衛部等部門,機構較為龐大、臃腫,機構之間缺乏溝通且權責不清,還缺乏對未來新業務、新功能的管理。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新館建成后,圖書館將對內設機構進行大力調整,調整后的部門有采編部、數字資源建設部、系統與多媒體服務部、借閱部、閱覽部、信息咨詢部、外聯與培訓部、特藏與會展部以及文北讀者服務部。
其中,大部分部門都是在原有機構的基礎上重組而來的,如采編部、數字資源建設部、系統與多媒體服務部等,但值得說明的是,這些部門的重組不是對原有業務流程簡單分拆、增減,更主要的是帶來了管理思維模式的變革,以及隨之而來的管理手段、方法的改進,在此基礎上共同推進圖書館的革新與發展。例如,數字資源建設部從資源建設部獨立出來,不僅僅負責數字資源的采購,還有數字資源使用過程管理、使用培訓、使用統計、讀者咨詢、讀者反饋等一系列的工作都將屬于該部門的范疇;信息咨詢部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文獻傳遞、定題服務、參考咨詢服務等深層次、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外聯與培訓部、特藏與會展部則是結合讀者的需要和圖書館新的發展而增設的兩個部門。外聯與培訓部是結合圖書館對外工作需要和讀者的培訓需求而產生的,主要承擔圖書館對外與社會各界(個人或組織)建立廣泛聯系,以及對讀者進行資源獲取與利用培訓的任務,它是圖書館從靜態走向動態、從被動走向主動的重要渠道。主要工作包括:邀請專家、學者來館開展學術講座,邀請社會知名藝術家舉辦作品展覽,聯系數據庫商對讀者進行數據庫檢索與利用培訓,以及自行組織開展新生入館導航、圖書館信息技術使用方法、學科資源檢索方法與技巧培訓等。特藏與會展部是對特藏室、會展廳等新增服務項目進行管理的部門,肩負著特色資源的收集、開發、整理、陳列、開放以及展覽的搜集、策劃、宣傳、布置、講解等工作任務。其職責一方面搜集、保存和挖掘特色資源;另一方面對特色資源進行有效地推廣和展示,促進讀者對有價值資料的使用。
[1]王芳玲.關于高校圖書館創新的思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4(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