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智彪 吳炳理 王 翠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7)
高等職業院校是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而實訓基地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主陣地, 是以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為目標,對學生進行崗位技能訓練、職業技能鑒定的重要場所,其教學設施與使用現狀直接反映學校的教學水平。 加強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努力營造與工作環境相一致的實訓場所,是專業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為行業、企業培養優秀人才的基本保證。
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背后是中國急劇擴大的汽車市場,高級汽車維修人才成為國內緊缺型人才之一。在這一大背景下,高職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進入高潮期,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通過各種項目建設, 投入大量的專項資金來支持汽車實訓基地建設。 教學基礎配套設備得以大量增加,實訓場地面積也是大幅擴大,特別是新技術、高端設備的大量購入,使得專業在硬件上明顯處于先進地位。 但很多院校汽車專業實訓基地存在諸多問題:場地大,功能定位不明確;設備多,閑置率高;管理亂,管理體制不清晰;對外服務少,運行機制不順暢等。
同時,部分學校將實踐教學置于學校教學管理體系中的次要地位(甚至可以說是附屬地位),配置的專職教師少,層次低,更有甚者只進行實訓場地開關門、考勤、清潔衛生等基本教學秩序維持管理工作,設備維護也需廠家到校進行;表面上有院系、國資、科研、教務等多部門管理,其實質處于誰都不管的地位。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九江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保┢嚲S修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情況,筆者從實訓基地的硬件、軟件建設兩方面提出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思路,以供參考,以此促進提升專業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任何實訓基地的建設都離不開一系列設備的購入,設備是實習學生技能學習的基本工具。 實訓設備的購置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項目申報是獲得資金的主要途徑。 我校通過中央與地方共建建設項目、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以及學校其他配套項目等累計在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基地建設中投入資金近1 000 萬元。 并通過一系列科學論證、政府采購,優化購置了相應的實驗、實訓設備,切實滿足了專業需求。
同時,加強與區域的汽車維修行業、企業合作,建立起了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在達成學生頂崗實習協議的同時,校外實訓基地的設備亦成為專業教學過程的良好補充。并且,我校汽車維修專業在多年的校企合作中,得到了合作企業的設備捐贈,累計達20 余萬元,提升了實訓基地的設備配置。
2.1.2 場地建設
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基地建設不同于一般其他專業實訓場地建設,其場地要求普遍在一樓。 目前,我校汽車專業實訓基地一樓面積達2 000 平方米, 其他實訓場地面積近600 平方米,具體實訓場地劃分為:汽車認識與維護實訓室、汽車底盤系統檢修實訓室、發動機機械構造實訓室、發動機運行與檢修實訓室、汽車電器系統檢修實訓室、汽車虛擬仿真實訓室、汽車故障診斷實訓室、整車拆裝與檢修實訓室等。
每個實訓室要求基本配置滿足30-40 人/班的教學,教學環境要充分體現教、學、做一體化。 實訓設備的配置突出了適合職業及崗位技能要求,并兼顧教學、科研、職業技能鑒定、設備服務等功能,發揮實訓基地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為社會輸送需要的優秀人才。
2.2.1 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因素是師資,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功能決定了高職院校教師。 首先必須具備“雙師”素質,即教師不但要做好指導、講解、示范具體的操作過程,還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理論知識, 故在人員管理上就無需區分實驗員與教師這兩類師資。
其次,做好外聘兼職教師的聘用工作。 外聘兼職教師是專業教學力量的有效補充, 聘請行業企業的能工巧匠到校給學生傳授,使用先進的技術、工藝,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能,訓導學生的職業素養,把學校與行業的距離縮至最短。
1.3.2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 記錄患者用藥后出現不良反應情況,包括血小板減少、肝功能損害、體質量異常、胃腸不適等。
最后,創造環境鼓勵教師利用實訓基地的條件走教科研道路,設計、改造實驗和實訓設備,既鍛煉師資,又為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2.2.2 實訓教材建設
實訓教材是實現實訓目標的基礎和平臺。 為了完成實訓任務,達成實訓目的,使實訓基地得以更好地建設,必須要加強對實訓教材的建設,不斷擴展開發新的培訓項目,使學生的智力技能和運動技能協調發展。
教材建設一定要緊密結合崗位實際,配合設備,要有針對性地編寫實訓教材、實訓指導書、操作規程、實訓報告等教學文件。 同時在編寫過程中,還應邀請行業、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把生產應用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補充到實訓教材中,這樣編寫出來教材能更加符合崗位工作實際,更實用,也更先進。
2.2.3 產、學、研結合建設
產、學、研相結合,強調的是理論聯系實際,把教學與生產結合起來,把教學與科學技術應用結合起來。
實訓基地的建設,使得專業與行業、企業的聯系更為緊密。學生的實訓環節可以設置在企業, 使學生在合作企業的真實生產環境中鍛煉技能,提升職業能力;教師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合作企業兼職,了解汽車維修行業發展動態,學習前沿技術;實訓基地可以根據行業、企業要求,實現職業培訓、再教育、職業技能鑒定等職能;企業可聯合學校師資共同攻關技術難題,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也為學校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2.4 基地運行管理機制建設
高職院校實訓基地肩負培養高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的使命,學校相關主管部門應從戰略高度,運用政策導向和競爭激勵機制,對實訓基地進行規范化管理。
專業教師應全程參與、深度介入實訓基地的管理、運行工作,制定各項實習、實訓管理制度,建立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實訓基地主任領導下的主管責任制。各實訓室、車間設置專人負責,實行目標責任制,并有完善的安全、操作及設備運行規程;對大型、貴重設備、儀器,采用專人負責制。切實做好設備的有效使用與管理,建立好設備的臺賬和技術檔案,對設備完好率和使用率做到定期檢查。
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是為學生更好地掌握汽車維修專業技能創造條件,為面向行業、企業開展職業培訓、技能鑒定以及提升教師自身專業水平搭建平臺。 在建設過程中要不斷積累經驗, 探索出高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新理論和新思路,只有這樣,才能推進汽車維修專業改革,才能更好地培養適合地方經濟、行業發展的優秀人才。
[1]孫興民,趙蘭庚.高職高專院校實訓室建設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06):120-123.
[2]楊梅,侯勇,王會,高呂和.汽車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4):92-96.
[3]劉洪峰.淺議高職汽車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業家,2013(05):210,212.
[4]趙建寧.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探索[J].職業時空,2011(05):38-40.
[5]周婷.汽車實訓室建設模式的探索[J].現代企業教育,2013(12):183.
[6]宋艷慧.工學結合背景下汽車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9):231-232.
[7]郭文洋.高職汽車維修專業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