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23例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療效分析

2014-04-04 15:54:21劉光強張麗何勇許發珍王茂生李中杰陳沖邱龍興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4期

劉光強 +張麗 何勇 許發珍 王茂生 李中杰 陳沖 邱龍興

【摘要】 目的 研究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123例患者采用Metronic雙極射頻消融系統在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全部資料,探討其治療效果。結果 123例患者其中死亡1例, 消融時間10~15 min, 主動脈阻斷時間(42±15)min, 體外循環時間(105±35)min, 24 h引流量為(455±280)ml, 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及食管損傷、腦梗死等并發癥, 心臟復跳后100例患者為竇性心律、20例為節性心律、3例為房顫心律, 術后住院15~20 d, 全組均順利出院, 出院后120例獲得隨訪, 隨訪3~36個月, 隨訪率為97.6%, 隨訪期間98例維持竇性心律, 占79.7%, 房顫標測患者消融成功率顯著提高(P<0.05)。 結論 二尖瓣置換術中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安全簡便有效的操作。

【關鍵詞】 二尖瓣置換術;房顫;射頻消融術

需要行二尖瓣置換術的房顫患者都多屬慢性房顫, 自1991年COX提出迷宮術以來, 醫學工作者經過不懈的努力, 終于發現應用射頻消融技術與外科合作在瓣膜手術同時進行改良迷宮術治療房顫確實可行[1, 2], 近年來, 二尖瓣置換術中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大量應用, 使術后房顫的發生率下降至30%左右, 本文研究了二尖瓣置換術中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療效, 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123例患者采用Metronic雙極射頻消融系統在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房顫射頻消融術的全部資料, 其中男86例, 女37例, 年齡43~86歲, 平均年齡57歲, 體重(53.7±7.6)kg, 二尖瓣狹窄80例、二尖瓣關閉不全27例、二尖瓣狹窄合并關閉不全16例, 術前房顫持續時間為(25±12)min, 其中陣發性房顫20例, 持續性房顫68例, 永久性房顫35例。左心房直徑36~72 mm。心功能Ⅱ級73例, Ⅲ級50例。

1. 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中低溫體外循環下手術, 采用胸正中切口, 劈開胸骨后給予肝素400U/kg, 于上、下腔靜脈及主動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按照Maze IV的路徑進行左、右心房雙極射頻消融。體外循環前, 20 J/s電擊右房一次觀察房顫能否轉復竇性以了解竇房結功能, 應用Metronic雙極射頻消融系統行射頻消融。心臟停搏后先行左心房Maze術(包括肺靜脈隔離、肺靜脈之間連接消融線、左肺靜脈左心耳連線及二尖瓣峽部消融線)、自主神經節消融, 右心房Maze術(包括右房游離壁消融線、三尖瓣峽部消融線), 射頻消融完畢, 完成房顫消融后行二尖瓣置換, 合并三尖瓣關閉不全行三尖瓣成形術, 復溫復跳前靜脈應用胺碘酮150 mg, 然后持續泵入, 術畢常規置心外膜臨時起搏導線, 連接起搏器, 調整合適參數, 血流動力學平穩后停體外循環。術后常規應用胺碘酮3~6個月。

1. 3 觀察指標 ①24 h ECG:術前, 術后1周、1、3個月檢查(如果房顫再發, 隨時做24 h ECG, 確診房顫后停止ECG檢查)。②心臟彩超:術前, 術后1周, 術后3個月, 檢查左房內徑(LA), 左室內徑(LV), 肺動脈平均壓(PAP), 左、右房收縮, 房顫治愈標準:①房顫消除, 恢復竇性心律;②保持房室協凋同步功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組間均數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兩兩比較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23例患者均在二尖瓣置換術中行房顫射頻消融術, 射頻消融時間15~30 min, 主動脈阻斷時間(42±15)min, 體外循環時間(105±35)min, 24 h引流量為(455±280)ml, 圍手術期死亡1例(0.81%), 為術后第4天死于腎功能衰竭。2例患者術后再次開胸止血。2 例出現低心排綜合征, 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及食管損傷、腦梗死等并發癥, 心臟復跳后100例患者為竇性心律、20例為節性心律、3例為房顫心律, 術后住院15~20 d, 出院后120例獲得隨訪, 隨訪3月到36個月, 隨訪率為97.6%, 隨訪期間98例維持竇性心律, 占79.7%, 治療效果顯著, 恢復竇性心律的患者術后1周心臟的左房和左室內徑明顯減少, 平均肺動脈壓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3 討論

有文獻報道在進行二尖瓣置換術中有40%~60%的患者伴有房顫, 房顫主要的危害是影響心臟的輸出量, 心臟輸出量可降低30%, 影響術后心功能恢復, 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栓塞的風險、降低患者的長期生存率, 自1991年COX提出迷宮術以來, 應用射頻消融技術與外科合作在瓣膜手術同時進行改良迷宮術治療房顫是一種安全簡便的方法, 取代迷宮手術中的大量切口, 從而避免縫合, 給外科醫生提供了明顯縮短和簡化手術過程的機會, 此外還允許外科醫生變化迷宮的模式, 特別在心房較大時, 不增加出血的風險, 雙極射頻消融改良迷宮術治療房顫的原理是通過鉗夾心肌組織同時進行心內膜面和心外膜面消融, 從而確保了組織的透壁性, 射頻的能量通過加熱和收縮心肌細胞破壞組織, 所造成的疤痕組織阻斷了導致房顫的折返通路, 限制從肺靜脈發生的到左心房后部的重復電活動, 并通過制造多個心房切割線中斷潛在微折返環, 射頻消融術后會出現心肌頓抑、心肌損傷[3, 4], 影響房顫療效的因素很多, 其中左房內徑、房顫病史、陣發性房顫等多個因素均與房顫消融的成功率相關;當左房內徑>60 mm時, 房顫復發率就會增高[5, 6], 本報告中2 例出現低心排綜合征, 經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后治愈, 本研究123例患者中, 射頻消融時間10~15 min, 主動脈阻斷時間(42±15)min, 體外循環時間(105±35)min, 24 h引流量為(455±280)ml, 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及食管損傷、腦梗死等并發癥, 心臟復跳后100例患者為竇性心律、20例為節性心律、3例為房顫心律, 術后住院15~20 d, 122例出院, 出院后120例獲得隨訪, 隨訪3~36個月, 隨訪率97.6%, 隨訪期間98例維持竇性心律, 占79.7%, 治療效果顯著, 恢復竇性心律的患者術后1周心臟的左房和左室內徑明顯減少, 平均肺動脈壓下降, 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二尖瓣置換術中行房顫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安全簡便的操作, 安全可行, 應該考慮在接受二尖瓣置換術的房顫患者治療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許春雷,李巖,郭可泉,等.心臟瓣膜手術同期行射頻消融術后血栓和出血事件發生率的研究.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0, 29(4): 312-315.

[2] 鄭磊,韓珂,魏振宇,等.心臟瓣膜手術同期雙極射頻消融治療心房纖顫.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09,6(6):424-425.

[3] 胡盛壽,宋云虎,劉盛,等.心臟瓣膜手術同期微波消融治療心房顫動.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1,8(11):66.

[4] 杜日映,蔡振杰,王毅.射頻迷宮術治療心房顫動.中國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雜志, 2009,10(2):62.

[5] Je HG, Lee JW, Jung SH, et al. Risk factors analysis on failure of maze procedure: mid-term results.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9(36): 272-278.

[6] Beukema WP, Sic I-IT, Misier AR, et al. Predictive factors of ustained sinus rhythm and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a radiofrequency modified Maze rocedure.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8(34):771-775.endprint

【摘要】 目的 研究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123例患者采用Metronic雙極射頻消融系統在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全部資料,探討其治療效果。結果 123例患者其中死亡1例, 消融時間10~15 min, 主動脈阻斷時間(42±15)min, 體外循環時間(105±35)min, 24 h引流量為(455±280)ml, 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及食管損傷、腦梗死等并發癥, 心臟復跳后100例患者為竇性心律、20例為節性心律、3例為房顫心律, 術后住院15~20 d, 全組均順利出院, 出院后120例獲得隨訪, 隨訪3~36個月, 隨訪率為97.6%, 隨訪期間98例維持竇性心律, 占79.7%, 房顫標測患者消融成功率顯著提高(P<0.05)。 結論 二尖瓣置換術中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安全簡便有效的操作。

【關鍵詞】 二尖瓣置換術;房顫;射頻消融術

需要行二尖瓣置換術的房顫患者都多屬慢性房顫, 自1991年COX提出迷宮術以來, 醫學工作者經過不懈的努力, 終于發現應用射頻消融技術與外科合作在瓣膜手術同時進行改良迷宮術治療房顫確實可行[1, 2], 近年來, 二尖瓣置換術中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大量應用, 使術后房顫的發生率下降至30%左右, 本文研究了二尖瓣置換術中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療效, 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123例患者采用Metronic雙極射頻消融系統在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房顫射頻消融術的全部資料, 其中男86例, 女37例, 年齡43~86歲, 平均年齡57歲, 體重(53.7±7.6)kg, 二尖瓣狹窄80例、二尖瓣關閉不全27例、二尖瓣狹窄合并關閉不全16例, 術前房顫持續時間為(25±12)min, 其中陣發性房顫20例, 持續性房顫68例, 永久性房顫35例。左心房直徑36~72 mm。心功能Ⅱ級73例, Ⅲ級50例。

1. 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中低溫體外循環下手術, 采用胸正中切口, 劈開胸骨后給予肝素400U/kg, 于上、下腔靜脈及主動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按照Maze IV的路徑進行左、右心房雙極射頻消融。體外循環前, 20 J/s電擊右房一次觀察房顫能否轉復竇性以了解竇房結功能, 應用Metronic雙極射頻消融系統行射頻消融。心臟停搏后先行左心房Maze術(包括肺靜脈隔離、肺靜脈之間連接消融線、左肺靜脈左心耳連線及二尖瓣峽部消融線)、自主神經節消融, 右心房Maze術(包括右房游離壁消融線、三尖瓣峽部消融線), 射頻消融完畢, 完成房顫消融后行二尖瓣置換, 合并三尖瓣關閉不全行三尖瓣成形術, 復溫復跳前靜脈應用胺碘酮150 mg, 然后持續泵入, 術畢常規置心外膜臨時起搏導線, 連接起搏器, 調整合適參數, 血流動力學平穩后停體外循環。術后常規應用胺碘酮3~6個月。

1. 3 觀察指標 ①24 h ECG:術前, 術后1周、1、3個月檢查(如果房顫再發, 隨時做24 h ECG, 確診房顫后停止ECG檢查)。②心臟彩超:術前, 術后1周, 術后3個月, 檢查左房內徑(LA), 左室內徑(LV), 肺動脈平均壓(PAP), 左、右房收縮, 房顫治愈標準:①房顫消除, 恢復竇性心律;②保持房室協凋同步功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組間均數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兩兩比較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23例患者均在二尖瓣置換術中行房顫射頻消融術, 射頻消融時間15~30 min, 主動脈阻斷時間(42±15)min, 體外循環時間(105±35)min, 24 h引流量為(455±280)ml, 圍手術期死亡1例(0.81%), 為術后第4天死于腎功能衰竭。2例患者術后再次開胸止血。2 例出現低心排綜合征, 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及食管損傷、腦梗死等并發癥, 心臟復跳后100例患者為竇性心律、20例為節性心律、3例為房顫心律, 術后住院15~20 d, 出院后120例獲得隨訪, 隨訪3月到36個月, 隨訪率為97.6%, 隨訪期間98例維持竇性心律, 占79.7%, 治療效果顯著, 恢復竇性心律的患者術后1周心臟的左房和左室內徑明顯減少, 平均肺動脈壓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3 討論

有文獻報道在進行二尖瓣置換術中有40%~60%的患者伴有房顫, 房顫主要的危害是影響心臟的輸出量, 心臟輸出量可降低30%, 影響術后心功能恢復, 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栓塞的風險、降低患者的長期生存率, 自1991年COX提出迷宮術以來, 應用射頻消融技術與外科合作在瓣膜手術同時進行改良迷宮術治療房顫是一種安全簡便的方法, 取代迷宮手術中的大量切口, 從而避免縫合, 給外科醫生提供了明顯縮短和簡化手術過程的機會, 此外還允許外科醫生變化迷宮的模式, 特別在心房較大時, 不增加出血的風險, 雙極射頻消融改良迷宮術治療房顫的原理是通過鉗夾心肌組織同時進行心內膜面和心外膜面消融, 從而確保了組織的透壁性, 射頻的能量通過加熱和收縮心肌細胞破壞組織, 所造成的疤痕組織阻斷了導致房顫的折返通路, 限制從肺靜脈發生的到左心房后部的重復電活動, 并通過制造多個心房切割線中斷潛在微折返環, 射頻消融術后會出現心肌頓抑、心肌損傷[3, 4], 影響房顫療效的因素很多, 其中左房內徑、房顫病史、陣發性房顫等多個因素均與房顫消融的成功率相關;當左房內徑>60 mm時, 房顫復發率就會增高[5, 6], 本報告中2 例出現低心排綜合征, 經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后治愈, 本研究123例患者中, 射頻消融時間10~15 min, 主動脈阻斷時間(42±15)min, 體外循環時間(105±35)min, 24 h引流量為(455±280)ml, 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及食管損傷、腦梗死等并發癥, 心臟復跳后100例患者為竇性心律、20例為節性心律、3例為房顫心律, 術后住院15~20 d, 122例出院, 出院后120例獲得隨訪, 隨訪3~36個月, 隨訪率97.6%, 隨訪期間98例維持竇性心律, 占79.7%, 治療效果顯著, 恢復竇性心律的患者術后1周心臟的左房和左室內徑明顯減少, 平均肺動脈壓下降, 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二尖瓣置換術中行房顫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安全簡便的操作, 安全可行, 應該考慮在接受二尖瓣置換術的房顫患者治療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許春雷,李巖,郭可泉,等.心臟瓣膜手術同期行射頻消融術后血栓和出血事件發生率的研究.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0, 29(4): 312-315.

[2] 鄭磊,韓珂,魏振宇,等.心臟瓣膜手術同期雙極射頻消融治療心房纖顫.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09,6(6):424-425.

[3] 胡盛壽,宋云虎,劉盛,等.心臟瓣膜手術同期微波消融治療心房顫動.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1,8(11):66.

[4] 杜日映,蔡振杰,王毅.射頻迷宮術治療心房顫動.中國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雜志, 2009,10(2):62.

[5] Je HG, Lee JW, Jung SH, et al. Risk factors analysis on failure of maze procedure: mid-term results.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9(36): 272-278.

[6] Beukema WP, Sic I-IT, Misier AR, et al. Predictive factors of ustained sinus rhythm and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a radiofrequency modified Maze rocedure.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8(34):771-775.endprint

【摘要】 目的 研究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123例患者采用Metronic雙極射頻消融系統在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全部資料,探討其治療效果。結果 123例患者其中死亡1例, 消融時間10~15 min, 主動脈阻斷時間(42±15)min, 體外循環時間(105±35)min, 24 h引流量為(455±280)ml, 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及食管損傷、腦梗死等并發癥, 心臟復跳后100例患者為竇性心律、20例為節性心律、3例為房顫心律, 術后住院15~20 d, 全組均順利出院, 出院后120例獲得隨訪, 隨訪3~36個月, 隨訪率為97.6%, 隨訪期間98例維持竇性心律, 占79.7%, 房顫標測患者消融成功率顯著提高(P<0.05)。 結論 二尖瓣置換術中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安全簡便有效的操作。

【關鍵詞】 二尖瓣置換術;房顫;射頻消融術

需要行二尖瓣置換術的房顫患者都多屬慢性房顫, 自1991年COX提出迷宮術以來, 醫學工作者經過不懈的努力, 終于發現應用射頻消融技術與外科合作在瓣膜手術同時進行改良迷宮術治療房顫確實可行[1, 2], 近年來, 二尖瓣置換術中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大量應用, 使術后房顫的發生率下降至30%左右, 本文研究了二尖瓣置換術中行雙極房顫射頻消融術的療效, 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123例患者采用Metronic雙極射頻消融系統在二尖瓣置換術中同期行房顫射頻消融術的全部資料, 其中男86例, 女37例, 年齡43~86歲, 平均年齡57歲, 體重(53.7±7.6)kg, 二尖瓣狹窄80例、二尖瓣關閉不全27例、二尖瓣狹窄合并關閉不全16例, 術前房顫持續時間為(25±12)min, 其中陣發性房顫20例, 持續性房顫68例, 永久性房顫35例。左心房直徑36~72 mm。心功能Ⅱ級73例, Ⅲ級50例。

1. 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中低溫體外循環下手術, 采用胸正中切口, 劈開胸骨后給予肝素400U/kg, 于上、下腔靜脈及主動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按照Maze IV的路徑進行左、右心房雙極射頻消融。體外循環前, 20 J/s電擊右房一次觀察房顫能否轉復竇性以了解竇房結功能, 應用Metronic雙極射頻消融系統行射頻消融。心臟停搏后先行左心房Maze術(包括肺靜脈隔離、肺靜脈之間連接消融線、左肺靜脈左心耳連線及二尖瓣峽部消融線)、自主神經節消融, 右心房Maze術(包括右房游離壁消融線、三尖瓣峽部消融線), 射頻消融完畢, 完成房顫消融后行二尖瓣置換, 合并三尖瓣關閉不全行三尖瓣成形術, 復溫復跳前靜脈應用胺碘酮150 mg, 然后持續泵入, 術畢常規置心外膜臨時起搏導線, 連接起搏器, 調整合適參數, 血流動力學平穩后停體外循環。術后常規應用胺碘酮3~6個月。

1. 3 觀察指標 ①24 h ECG:術前, 術后1周、1、3個月檢查(如果房顫再發, 隨時做24 h ECG, 確診房顫后停止ECG檢查)。②心臟彩超:術前, 術后1周, 術后3個月, 檢查左房內徑(LA), 左室內徑(LV), 肺動脈平均壓(PAP), 左、右房收縮, 房顫治愈標準:①房顫消除, 恢復竇性心律;②保持房室協凋同步功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組間均數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兩兩比較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23例患者均在二尖瓣置換術中行房顫射頻消融術, 射頻消融時間15~30 min, 主動脈阻斷時間(42±15)min, 體外循環時間(105±35)min, 24 h引流量為(455±280)ml, 圍手術期死亡1例(0.81%), 為術后第4天死于腎功能衰竭。2例患者術后再次開胸止血。2 例出現低心排綜合征, 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及食管損傷、腦梗死等并發癥, 心臟復跳后100例患者為竇性心律、20例為節性心律、3例為房顫心律, 術后住院15~20 d, 出院后120例獲得隨訪, 隨訪3月到36個月, 隨訪率為97.6%, 隨訪期間98例維持竇性心律, 占79.7%, 治療效果顯著, 恢復竇性心律的患者術后1周心臟的左房和左室內徑明顯減少, 平均肺動脈壓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3 討論

有文獻報道在進行二尖瓣置換術中有40%~60%的患者伴有房顫, 房顫主要的危害是影響心臟的輸出量, 心臟輸出量可降低30%, 影響術后心功能恢復, 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栓塞的風險、降低患者的長期生存率, 自1991年COX提出迷宮術以來, 應用射頻消融技術與外科合作在瓣膜手術同時進行改良迷宮術治療房顫是一種安全簡便的方法, 取代迷宮手術中的大量切口, 從而避免縫合, 給外科醫生提供了明顯縮短和簡化手術過程的機會, 此外還允許外科醫生變化迷宮的模式, 特別在心房較大時, 不增加出血的風險, 雙極射頻消融改良迷宮術治療房顫的原理是通過鉗夾心肌組織同時進行心內膜面和心外膜面消融, 從而確保了組織的透壁性, 射頻的能量通過加熱和收縮心肌細胞破壞組織, 所造成的疤痕組織阻斷了導致房顫的折返通路, 限制從肺靜脈發生的到左心房后部的重復電活動, 并通過制造多個心房切割線中斷潛在微折返環, 射頻消融術后會出現心肌頓抑、心肌損傷[3, 4], 影響房顫療效的因素很多, 其中左房內徑、房顫病史、陣發性房顫等多個因素均與房顫消融的成功率相關;當左房內徑>60 mm時, 房顫復發率就會增高[5, 6], 本報告中2 例出現低心排綜合征, 經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后治愈, 本研究123例患者中, 射頻消融時間10~15 min, 主動脈阻斷時間(42±15)min, 體外循環時間(105±35)min, 24 h引流量為(455±280)ml, 無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及食管損傷、腦梗死等并發癥, 心臟復跳后100例患者為竇性心律、20例為節性心律、3例為房顫心律, 術后住院15~20 d, 122例出院, 出院后120例獲得隨訪, 隨訪3~36個月, 隨訪率97.6%, 隨訪期間98例維持竇性心律, 占79.7%, 治療效果顯著, 恢復竇性心律的患者術后1周心臟的左房和左室內徑明顯減少, 平均肺動脈壓下降, 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二尖瓣置換術中行房顫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安全簡便的操作, 安全可行, 應該考慮在接受二尖瓣置換術的房顫患者治療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許春雷,李巖,郭可泉,等.心臟瓣膜手術同期行射頻消融術后血栓和出血事件發生率的研究.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0, 29(4): 312-315.

[2] 鄭磊,韓珂,魏振宇,等.心臟瓣膜手術同期雙極射頻消融治療心房纖顫.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09,6(6):424-425.

[3] 胡盛壽,宋云虎,劉盛,等.心臟瓣膜手術同期微波消融治療心房顫動.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1,8(11):66.

[4] 杜日映,蔡振杰,王毅.射頻迷宮術治療心房顫動.中國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雜志, 2009,10(2):62.

[5] Je HG, Lee JW, Jung SH, et al. Risk factors analysis on failure of maze procedure: mid-term results.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9(36): 272-278.

[6] Beukema WP, Sic I-IT, Misier AR, et al. Predictive factors of ustained sinus rhythm and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a radiofrequency modified Maze rocedure.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8(34):771-775.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毛片|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伊人网址在线| 九九热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欧美色图久久|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 午夜爽爽视频|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免费欧美一级|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www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色综合成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国产白浆视频| 毛片视频网|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地址|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亚洲无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青青草一区|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午夜视频|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91网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熟女AV|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亚洲最大综合网|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成人午夜网址| 在线国产91|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国产福利|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538国产视频|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亚洲性影院|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朝桐光一区二区|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