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預測
2015年關稅方案對化肥市場的影響
2014年12月16日,2015年化肥關稅方案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正式發布。總體來看,2015年化肥關稅政策相比于2014年進一步寬松,特別是取消了淡旺季差別關稅制度,尿素按80元/噸征收,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按100元/噸征收,采用全年統一關稅制度,這將對今后的化肥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我國自2005年開始采取季節關稅差別制度,不同季節征收不同關稅,先是純粹按季度分,如2005年尿素出口一季度征260元/噸關稅,二、三季度征30%關稅,四季度征15%關稅。后發展為淡旺季概念,在國內用肥旺季時出口關稅高,以保障國內供給;在國內用肥淡季時出口關稅低,可適量出口。
這種季節差別關稅的做法對保障國內化肥市場供給發揮了較大作用,也有效地防止了旺季化肥價格過快上漲,很好地保護了農民利益。但隨著國內化肥產能大量增加,保障國內供給已不再是問題,即使是旺季也不存在供不應求的問題,市場供需矛盾加劇,這種做法的負面效應也開始顯現。主要原因是,淡季低關稅時間短,一般只有4-5個月,旺季高關稅時間長,而國內化肥市場需求有限,大量的產能需通過出口來消化,導致低關稅期大量的化肥一窩蜂出口,這就為國外商家做空中國化肥提供了條件。每到中國低關稅期到來時,國際化肥價格就下跌,國內化肥只能以低價出口到國際市場,量增價跌,不僅使企業效益受損,而且也使國家稅收和利益受損,還造成了中國化肥是世界最低價的惡劣影響。
在這種狀況下,國內化肥界一直在呼吁取消化肥淡旺季差別關稅制度,改為全年統一關稅,不給外商提供做空中國化肥的條件,2015年化肥關稅方案采納了這一合理化建議,這是化肥界的一大盛事。
取消淡旺季制度,不會導致國內用肥旺季供不應求,也不會因為出口多而大幅拉升國內價格,因為現在國內化肥產能非常大,市場競爭激烈,保障國內供給綽綽有余,即使是在春耕用肥旺季也不會存在貨源不足的問題,價格也將在合理區間內運行。

表一 2015年化肥關稅與2014年對比表

品名2015年2014年變化情況硫酸銨0 0未變普鈣5% 5%未變重鈣,其他磷肥5% 5%未變鈣鎂磷肥5% 5%未變磷酸二銨全年按100元/噸征收旺季(1月1日-5月15日,10月16日-12月31日):15%,加上50元/噸。淡季(5月16日-10月15日):50元/噸取消淡旺季差別關稅,全年按100元/噸征收磷酸一銨全年按100元/噸征收旺季(1月1日-5月15日,10月16日-12月31日):15%,加上50元/噸。淡季(5月16日-10月15日):50元/噸取消淡旺季差別關稅,全年按100元/噸征收氯化鉀、硫酸鉀600元/噸600元/噸未變其他鉀鹽和鉀肥30% 30%未變氮磷二元肥全年5%旺季(1月1日-5月15日,10月16日-12月31日):15%,加上50元/噸。淡季(5月16日-10月15日):50元/噸取消淡旺季差別關稅,全年按5%征收磷鉀二元肥5% 5%未變三元復合肥30% 30%未變其他肥料5%旺季(1月1日-5月15日,10月16日-12月31日):15%,加上50元/噸。淡季(5月16日-10月15日):50元/噸取消淡旺季差別關稅,全年按5%征收制成片狀及類似形狀或每包毛重不超過10公斤的31章各貨品5%旺季(1月1日-5月15日,10月16日-12月31日):15%,加上50元/噸。淡季(5月16日-10月15日):50元/噸取消淡旺季差別關稅,全年按5%征收
2015年新關稅方案對化肥行業的利好是不言而喻的。雖然淡季時出口稅額比2014年增加1倍,如尿素在2014年淡季時每噸征40元關稅,2015年則提高到80元/噸,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也由50元/噸提高到100元/噸。但旺季時稅額則是大幅度下降,尿素降成本100多元/噸,磷銨降成本更是超過200元/噸,而旺季時間本身就比淡季時間長(尿素旺季8個月,淡季4個月;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旺季7個月,淡季5個月),所以整體而言,關稅明顯下降。更重要的是,全年都是一個關稅,企業可以根據國際市場行情自由出口,可以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靈活調節,大大增強了主動性。預計2015年我國化肥出口量將進一步增加,同時,由于降低了出口成本,企業的效益也有望得到提升,這對目前處于困境中的化肥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不僅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取消了淡旺季關稅,而且其他未列名氮肥、氮磷二元肥、制成片狀及類似形狀或每包毛重不超過10公斤的31章各貨品、其他肥料全部都取消了淡旺季關稅,改為全年征收統一關稅,均為5%。這對這些肥種的出口也是有利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氮磷二元肥,氮磷二元肥在2011年最高出口量達到了395.76萬噸,是當年的出口“明星”品種,后來由于關稅上調,出口量降至百萬噸以下,今年出口又有所恢復,前10個月出口量達到了64.49萬噸,同比增長30.6%,2015年在關稅利好作用下,預計出口量將超過百萬噸。
相比于氮肥、磷肥利好而言,鉀肥則有些失落,鉀肥2015年出口關稅與2014年相比,沒有任何變化,氯化鉀和硫酸鉀均按600元/噸征收,其他鉀鹽和鉀肥按30%征收。鉀肥關稅未下調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是個缺鉀國家,每年有幾百萬噸的鉀肥要從國外進口,自給率只有50%左右,對鉀肥出口應該采取限制政策,不應該鼓勵出口,所以還是采取了較高的關稅。氮磷鉀三元復合肥中因鉀含量較高,為避免變相出口鉀肥,2015年也是繼續采用30%的高關稅以限制出口。
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是我國主要的化肥出口品種,也是以前限制較多的品種,表二、表三是2015年新關稅政策對這三個品種影響的定量分析(人民幣與美元匯率按1:6.1計算)。

表二 2015年尿素關稅與2014年對照表(旺季)

表三 2015年磷酸一銨、磷酸二銨關稅與2014年對照表(旺季)
一、關稅調整只增加了出口可能性,并不意味著出口量一定增加。2015年化肥關稅政策是近幾年最寬松的,對化肥市場利好明顯,但也要看到,關稅政策利好只是為增加出口提供了可能性,真正要實現多出口還有賴于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現在國際化肥產能也在不斷增加,競爭激烈。以尿素為例,2015年國際市場尿素新產能投放仍在繼續,印尼新增60萬噸/年尿素裝置,并準備在2015年初增加出口量;沙特停檢的125萬噸/年尿素裝置計劃2015年2月復產并出口尿素;阿爾及利亞準備在2015年初出口大顆粒尿素;埃及一套年產66萬噸大顆粒尿素裝置將在2014年底復產。中東等地區也在興建大型磷銨裝置。
另外,由于中國是世界化肥出口第一大國, 2015年關稅下調后,有可能引發國際市場對中國貨源供給量增加的擔憂,從而下調價格,所以有分析說,2015年中國化肥出口關稅政策的出臺有利于本國行情,但是不利于國際行情走勢,到底會對國際價格產生多大的影響值得密切關注。如果導致國際肥價出現較大幅度下調,那將對我國出口不利。
二、不能把關稅降低當作出口殺價的籌碼。現在國內化肥出口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企業之間不團結,自我殺價,本來一家企業已談好合同,但另一家企業不惜以低價去搶單,導致出口價格越談越低,外商坐收漁利。2015年關稅下調,相當于降低了出口成本,如果有些企業把關稅降低當作出口殺價籌碼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化肥行業這么困難,降低關稅應該是企業增加盈利的好機會,而不是成為低價出口的又一借口。要做到這點,除了企業需要自律外,行業協會應多加強指導,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對于低價傾銷的惡劣行為要給予法律制裁。
三、新上化肥項目須謹慎。有些企業看到關稅利好,可能又在蠢蠢欲動想上新的化肥裝置。2014年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取消對化肥投資項目的核準,改為備案管理。今后新上化肥項目更多的是依靠企業自律。我國化肥行業產能過剩嚴重,2013年以來,化肥價格大幅下跌,許多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況,即使有目前這個關稅利好,也只能使企業的經營狀況有所改善,經濟效益出現大幅好轉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只是簡單地看到關稅利好,不對真實情況加以認真分析就盲目上項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