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京 安 娜 劉成源 楊永升 王 影 吳寧玲 吳正正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眼科門診,北京,100040)
思路與方法
基于網絡平臺開展青少年防近健康信息管理探析
嚴 京 安 娜 劉成源 楊永升 王 影 吳寧玲 吳正正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眼科門診,北京,100040)
青少年近視的防治作為社會熱點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當前,健康信息管理事業和網絡技術蓬勃發展,為青少年防近工作提供了新技術和新手段。本文探析了構建北京市青少年防近健康管理網絡平臺的可行性、應用和社會效益,為深入開展青少年防近和健康信息管理提供依據,提升近視防治水平。
健康信息管理;青少年近視;網絡平臺;防治
中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的多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學生和普通人群中近視眼發病率正在逐漸提高,高度近視的患病率亦不斷升高,因高度近視引起的眼底黃斑病變而致盲的人數也在增加[1-6]。我國近視發病率現已居世界第二位,早期干預對于近視的防控尤為重要,以免形成高度近視而致盲。近視以其高發病率已經成為影響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疾病,隨著醫學健康信息管理的不斷完善,探索新的保健模式,建立青少年防近健康管理網絡,進行近視健康信息管理已勢在必行。為此,“首都醫學發展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北京市青少年防近健康管理網絡平臺建設”研究,以北京市在校小學生作為監測對象,以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為運作模式,建立政府-醫院-學校-家庭一體化平臺,多層次,多部門共同參與的長效管理體系,以期切實推進北京市青少年防近工作,降低近視發病率,本研究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1 堅實的學術和社會資源優勢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是一所以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眼病的三級專科醫院,并于2008年初和2008年下半年先后被批準為北京市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試點單位,為北京市青少年防近信息服務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青少年近視為“治未病”工作的重要切入點,主要開展青少年近視的防治,各項青少年近視的課題研究為網絡平臺的建立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學術經驗。本平臺是由北京市中醫局、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和北京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項目,屬政府公益行為,不增加學校、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同時視力健康關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每一個家庭對此都十分重視,愿意積極參與。
1.2 人員配備專業性強 在近視監測方面,醫院內部建立了青少年近視的三級監測網絡,第一級為監測管理小組,下設監測管理辦公室;第二級由視光中心主任和眼科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第三級由眼科各科室護士長、住院總醫師組成。同時,設立防近專家委員會,下設于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之下,由分管院長和眼科專家等組成,負責青少年近視技術和監測的相關事宜。在近視防治方面,配備了由眼科專家、針灸專家、統計學專家等組成的專家團指導研究的有序實施。
1.3 先進的信息技術與設備 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采用SOA、Ajax、Java、XML、Web3.0、SaaS等先進的軟件開發技術、可視化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以保證系統的功能實現與性能的穩定可靠,全面實現了計算機系統管理和辦公自動化,為各級部門利用平臺電子資源提供了不受時空限制的有利條件;另一方面,隨著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無處不在,為學校、學生和家長查詢、使用相關醫學信息提供了便利。
健康信息管理的任務是處理衛生保健機構的信息需求,具體包括衛生保健領域健康信息系統的開發、整合、評估和質量保障[7]。而一個好的健康信息平臺標準為能夠有效緩解社會健康信息供求失衡、能夠整合醫療信息資源、能夠嚴把健康信息質量關,引導人們樹立正確健康觀、能夠通過信息獲得減輕患者醫療負擔、能夠普及健康知識,利于醫患溝通和能夠發現和挖掘有用信息[8]。本網絡平臺通過構建健康管理、系統管理和宣傳平臺,較好的完成和實現了健康信息管理的要求。
2.1 構建健康管理平臺 平臺為中小學生和家長提供近視健康管理服務。以信息采集、個體化評估指導、系統干預,包括多套干預措施,尤其是中醫特色的經絡按摩、梅花針等干預措施,學生可通過回答問題,實時了解自己的眼部癥狀表現和用眼習慣,并根據給出的保健預防措施及時調整不良習慣、按照規范進行眼保健操、體育活動、功能訓練等健眼措施,指導學生和家長掌握護眼愛眼知識,養成健眼防近好習慣。數據庫保存學生歷年眼科檢查檔案和學生和家長定期填寫的護眼日志,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和挖掘,觀察學生個體化視力變化,評價診療方案。同時,對北京市青少年近視的發病率,年齡、性別等情況進行分析,全面掌握青少年近視的綜合信息,實現總體評估、狀態評價、預警。各級領導可以通過統計分析的數據、報表了解各自管轄范圍內的青少年近視情況。同時可以了解到政府指令在各級單位執行的情況,便于逐級監管。
2.2 構建系統管理平臺 該平臺是一個面向全北京200多萬青少年的大型健康管理系統。系統管理功能齊全,通過角色、權限、功能,系統配置、資源的綁定實現系統的可訂制化。主要包括:數據維護備份功能;多種主題的統計報表與圖形化分析;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展示區縣近視分類、分層匯總信息;利用知識庫,實現知識編輯、發布,導航、搜索;利用智能問答技術,實現常見問題自動回答;利用人工智能專家系統,實現每個學生健康評價、預警、建議,提供個性化近視預防服務。
2.3 構建宣傳平臺 平臺利用網站不同欄目和多層次網頁,進行近視防治知識的宣傳。主要包括:1)北京市各級政府關于近視防治的政策法規;2)醫學知識,主要有眼科知識、近視防護、近視防治操作技術規范;3)互動交流;4)通過專家問答的形式提供近視防治指導;5)宣傳政府推動眼睛健康活動;6)就醫指南,提供干預建議、設備推薦、醫院推薦等;7)提供分析數據,動態展示北京青少年近視發病和防止情況。在健康領域,可將健康信息歸于三類,一類是與學生的健康相關的信息,也是健康信息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一類是指能夠被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利用的信息,這些信息不會具體到某個人,相對而言是一個群體的健康信息,衛生管理部門根據這些信息做出相應的行政決策;第三類是與每一次的健康信息都相關的財務信息[9]。本網絡平臺的構建整合了前兩類類信息,實現了北京市青少年近視的實時監控和長效管理。
3.1 整合資源,節約成本 對于學生和家長而言,通過網絡平臺的手段能夠實現個人近視健康信息在線查閱、在線防近教育和近視相關信息的推送服務,促使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達到主動、自我近視健康管理的目標。此外,通過提供準確、全面的個人近視健康信息,就診建議和就診記錄,有助于視光醫生了解學生近視防控和發展信息,為臨床診治提供有力支持。如此則有效地整合了衛生信息資源,減少資源浪費,降低了醫療成本。對于政府和醫院來說,通過有效的管理近視健康信息,能夠追蹤學生的視力變化、防近措施的實施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獲取更全面、更深層次的信息,不僅為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和防治手段提供強有力的依據,同時也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資源。
3.2 轉變醫療模式,促進健康管理 在疾病的防治中,中醫強調“治未病”,而現代醫學也從傳統以疾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以人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如此,“治未病”思想與健康管理就有了異曲同工之妙,二者均以維護和促進健康為目標,均以預防為原則。通過數字化健康管理,不僅為個體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從被動的求醫問藥,到主動的預防保健,實現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務,也為中西醫結合提供了新思路。
3.3 協調合作,培養人才 青少年近視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必須動員和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多部門協作推進。健全的防近體系是綜合措施得以順利實施的必要保障。本平臺促進了文教衛生有機結合,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有機整合,產學研有機結合,眼科學與學校衛生學有機整合,通過不斷學習實踐,必將培養出一批掌握近視防治知識和適宜手段的醫師以及相關的配套人員。
[1]Xu L,Li Y,Wang S.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myopic eyes:the Beijing eye study[J].Ophthalmology,2007,114(1):121-126.
[2]Yamada M,Hiratsuka Y,Roberts CB,et al.Prevalence of visual impairment in the adult Japanese population by cause and severity and future projections[J].Ophthalmic Epidemiol,2010,17(1):50-57.
[3]DiraniM,Chan Yh,Gazzard G,et al.Prevalence of refractive error in Singapore Chinese children-The strabismus,amblyopia and refractive error in young Singaporean children(STARS)study[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0,51(3):1348-1355.
[4]Shiuh-Liang Hsu,Cheng-Hsien Chang,Yu-Hung Lai,etal.Refractive status ofmountain aborigine schoolchildren in southern Taiwan[J].Kaohsiung JMed Sci,2008,24(3):120-125.
[5]Barbara M Junghans,Sheila G Crewther.Little evidence for an epidemic of myopia in Australian primary school over the last30 years[J].BMC Ophthalmology,2005,11(5):1.
[6]Nangia V,Jonas JB,Sinha A,et al.Refractive Error in central Indian The central India eye and medical study[J].Ophthalmology,2010,117(4):705-710.
[7]Kireh,Wilhelm.Encyclopedia of Public Health[M].Heidelberg:Springer -Verlag,2008:603.
[8]程志舫,陳玉文.對構建以醫藥信息為主導的公共健康信息平臺的建議[J].中國藥房,2013,24(5):392-394.
[9]NADīYE?ZLEM ERDīL.Systems analysis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adoption in the U.S.healthcare systems[D].New York: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Bingham ton University,2009.
(2013-10-30收稿 責任編輯:王明)
Research on Web-based Platform to Carry out AntiMyopia Health Information M anagement
Yan Jing,An Na,Liu Chengyuan,Yang Yongsheng,Wang Ying,Wu Ningling,Wu Zhengzheng
(Ophthalmology Clinic of Eye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40,China)
As a hot spot,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juvenilemyopia needs the whole society's attention and participation.Currently,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formationmanagement and network technology provide new technology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juvenilemyopi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application and social benefits of constructing Beijing adolescent anti myopia health management network platform to provide basis for antimyopia and health informationmanagement,and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myopia.
Health informationmanagement;Juvenilemyopia;Network platform;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779.7;R179;R195.2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4.01.036
“首都醫學發展基金”重點支持項目(編號:SF-2007-Ⅱ-12)“北京市青少年防近健康管理網絡平臺建設”
劉成源(1963.3—),男,醫學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青少年近視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及衛生信息化的研究,E-mail:chengyuanliu@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