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劉頗
自2001 年北京市首度審批醫保定點藥店以來,爭取醫保定點的藥店從開始緊張的準備、踴躍的申請,到12 年后的無聲無息,醫保定點藥店為何走向名存實亡?記者就此采訪了消費者、醫保定點藥店及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相關工作人員。
2001 年,北京市首次開始審批醫保定點藥店,當時各零售藥店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由于開辦醫保定點藥店的要求高,既要有《藥品經營企業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符合藥品監督和物價管理要求,經藥品監督管理和物價部門檢查合格,還要有與定點服務相適應的資金、場所和設備,包括注冊資金應在50 萬元(含)人民幣以上,流動資金應在80 萬元(含)人民幣以上;營業面積應在120 平方米(含)以上,倉儲面積在80 平方米(含)以上;并具有良好的儲藏設備和條件。同時還要符合能夠及時、準確供應醫療保險用藥,確保24 小時提供服務的能力等條件。最后,上千家藥店只有幾十家藥店通過審批,榮升為“醫保定點藥店”。
醫保定點藥店掛牌后,享受醫保的患者到定點藥店購藥若想通過醫保報銷,需要經過一個復雜的流程:首先要在醫院掛號看診并開具處方,然后到醫院相關部門加蓋“外購專用章”,再拿著蓋章后的處方去定點藥店買藥,患者自己先全額支付藥品費用,藥店給患者開具醫保專用發票,最后患者需將處方和醫保發票等相關材料交回單位或是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理報銷手續,這個過程相對復雜。北京金象大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區域經理張娜告訴記者,平日里常有一些人看到藥店門外貼出的“醫保定點”的標志,進店問能否直接用醫保卡買藥品。營業員告訴他們可以通過這個流程報銷之后,他們都表示太麻煩,寧可去醫院看了病直接在那買藥,也不想費時費力再回藥店買。
在醫院看病的患者如果想要辦理相應手續到藥店買藥,一般也很難實現,因為醫院多數不同意加蓋外購專用章。記者就此咨詢了幾家醫院,詢問如果想去藥店買藥,他們可不可以在醫生開具的處方上加蓋外購專用章,醫院工作人員表示只有在醫院沒有這種藥的情況下才可以,否則不能加蓋。而且醫生開的藥醫院藥房里都有,即使沒有醫生也會換張處方,患者也不會舍近求遠,去藥店購買。
隨著醫院醫保系統不斷升級,醫院和醫保部門實現了完全對接。現在患者去醫院看病使用醫???,只需要交納個人承擔的費用,剩下的部分,直接由醫保支付,不再用自己墊付。而曾經熱熱鬧鬧通過審批的醫保定點藥店卻遲遲不見動靜,沒有與醫保系統聯網對接的消息,依舊是傳統的報銷方法。同時,醫院系統升級,有些醫院還有了電子處方,醫生開具處方后,不再為患者提供紙質處方,患者直接到收費處劃價交費,就可以拿到藥品,在醫院報銷越來越方便的同時,醫保定點藥店想要從中分一杯羹似乎就更沒有可能了。
由于醫保定點藥店數量少,報銷不便捷,影響力很小,經過最初的熱鬧以后,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市還有醫保定點藥店這個說法,甚至一些藥店的店員也對醫保定點藥店一無所知。在記者走訪的幾家藥店里,有2 家藥店的店員表示不知道北京市有醫保定點藥店一說。
采訪中,一些醫保定點藥店的經營者對消費者不能在本店直接購藥的問題,態度很是消極。一家北京連鎖藥店(醫保定點藥店)店員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北京根本沒有醫保定點藥店,外地才有。北京的說白了就是掛牌,是一個擺設,根本買不了醫保藥?!绷硪患裔t保定點藥店店員也表示:“你沒法來這買藥,現在來醫保定點藥店買藥必須由醫院開外購單,你把外購單拿來我們給你開藥,然后你再拿著回單位報銷去,不可能從這直接走醫保。這都是賺錢盈利的好事,哪個醫院會把這種好事往外推啊!”某醫保定點藥店經理直言:“現在北京的醫保定點藥店有點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p>
據了解,北京市僅在2002 年前后審批通過了一批醫保定點藥店,此后的10年間,再也沒有審批過醫保定點藥店。
記者就醫保定點藥店的問題采訪了負責醫保的相關部門有關人士,該人士介紹說,盡管北京市有關部門為了醫保定點藥店的推行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由于種種問題,推行遇到很大困難,什么時候能實現醫保定點藥店聯網、即時報銷,目前還沒有時間表。
現在醫保定點藥店聯網仍然看不到希望,京衛大藥房質量管理中心總監馬慧成說:“現在的醫保定點藥店每年就是和社保局續簽一次醫保定點藥店服務的協議,別的什么也沒有?!?這些已經通過審批的醫保定點藥店仍在堅持,每年都會按時續簽協議,經常打電話打聽醫保定點藥店的新政,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他們的熱情也漸漸冷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