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麗劉銅華趙百孝俞若熙王 晶楊 佳劉鈞天邢 敏
(1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養生研究所,北京,100029;2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北京,100029;3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北京,100101)
艾灸用于養生延緩衰老的研究進展
韓 麗1,2劉銅華1趙百孝2俞若熙1王 晶3楊 佳2劉鈞天2邢 敏2
(1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養生研究所,北京,100029;2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北京,100029;3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北京,100101)
人口老齡化是各國將要面臨的一大難題,延緩衰老的研究也一再成為養生學研究的熱點,古今臨床及現代文獻均證實中國的傳統醫學艾灸具有確切的延緩衰老的作用。查閱近年來艾灸延緩衰老相關的文獻,分別從艾灸延緩衰老的不同理論及相關的調控通路進行綜述。艾灸分別通過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調整脂質代謝,改善血液流變性質,調節內分泌,調節微量元素,調節神經遞質,并通過細胞凋亡、細胞周期及學習記憶等相關的調控通路發揮延緩衰老的功效,對延緩衰老研究的具有重要意義,為艾灸在臨床的應用提供有利的依據。
艾灸;抗衰老;老齡化;延緩衰老
據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比重在快速增加,2010年較2000年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上升1.91個百分點[1]。人口的老齡化將是21世紀全球的一大社會難題,延緩衰老一再成為研究的熱點,探尋養生保健、延緩衰老、益壽延年的藥物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老齡化導致一系列衰老相關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代謝綜合征等,帶動龐大的醫療費用支出,成為社會負擔。艾灸可強身健體,祛病防病。艾灸因其經濟實用、簡便易行、安全有效而被廣泛應用。近年來艾灸延緩衰老的研究報道日益增多,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其延緩衰老的作用機制,現綜述如下。
衰老是在生命后期出現的進行性的、全身性的、多系統的、生理和病理綜合作用的復雜的退化過程,涉及面廣,內容復雜。艾灸可強身健體,祛病防病,用于養生延緩衰老已有大量的古代文獻記載,如《外臺秘要》中提到“三里養先后天之氣,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故稱長壽之灸”;《類經圖翼》說:“神闕行隔鹽灸,艾灸至三五百壯,不惟疾愈,亦且延年”;《扁鵲心書》中認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艾灸延緩衰老的研究也涉及不同的理論學說。
1.1 艾灸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是細胞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具有強氧化性,可損害機體的組織和細胞,進而引起慢性疾病及衰老效應。隨年齡增長,自由基水平逐漸升高,在體內發揮強氧化劑作用導致細胞不可恢復的損害,導致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顯著降低,過氧化脂質增多,生物膜的通透性增加,衰老進程漸漸加速。自由基學說能比較淸楚地解釋機體哀老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癥狀,如老年斑、皺紋及免疫力下降等,為人們所普遍接受。劉瑩瑩等[2]通過溫和灸400例老年患者發現艾灸組血清SOD等參數變化優于對照組。靳聰妮等[3]制藥餅施灸50例適齡健康人員,結果隔藥餅灸可增強SOD清除體內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強機體紅細胞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斯欽圖等[4]灸療大鼠發現大鼠血清CAT、SOD含量上升,血清MDA含量降低。封麗華等[5]艾灸亞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結果治療組與模型組比較,各類抗氧化酶的活力明顯上升。提示艾灸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此外還有大量的文獻[6-11]提示,艾灸后機體內清除體內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SOD)活性提高,過氧化脂質的主要降解產物MDA降低,LPO含量降低,從衰老理論自由基學說的角度證實艾灸延緩衰老;另外,趙利華等[12]艾灸衰老模型小鼠,結果艾灸抑制了增高的NO產生的細胞毒性,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韋良玉等[13]實驗結果提示艾炷灸可以提高腦組織總SOD、CuZnSOD的活力,降低NO含量,延緩腦組織老化。
1.2 艾灸提高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反映集體抗病能力,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免疫系統T細胞與B細胞的數量和功能都逐漸降低,抗感染能力降低,并發生體液免疫性改變,自身免疫陽性率增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癥的發病率增高,因此,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可以延緩衰老。廖運新等[14]為120例老年患者施灸,紅細胞免疫功能得到明顯加強,各指標與灸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李麗紅、文梅等[15-17]發現艾灸后,小鼠的胸腺、脾臟指數和體力能力明顯升高,表明該治療能增強免疫力,強身健體。高希言等[18-19]艾灸衰老小鼠強壯要穴,發現艾灸通過調節細胞因子及其受體功能,延緩免疫器官的萎縮,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斯欽圖等[4]灸療大鼠可提高大鼠脾臟指數和胸腺指數。前期研究[20-21]發現艾灸后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增強,T淋巴細胞總數增加,CD3、CD4細胞數目增高,CD4CD8比值也隨之升高,白細胞介素2合成分泌增加,免疫調節神經遞質血漿含量也明顯增加,紅細胞C3b受體及免疫復合物百分率顯著提高,從免疫功能退化學說的證實艾灸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1.3 艾灸調整脂質代謝 脂質代謝紊亂是衰老的重要病理生理表現,是老年人常見心腦血管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脂質代謝功能障礙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密切相關,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高密度脂蛋白則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解秸萍等[22]發現逆灸關元可有效地預防更年期大鼠脂質代謝的異常變化,該作用具有明顯的后效應,與艾灸“延年益壽”功效有很大的關系。蘇妝等[23]艾灸更年期雌性大鼠,艾灸組血清中TC、TG、LDL-C含量下降,HDLC含量升高,提示艾灸改善脂質代謝延緩衰老。李建萍等[24]通過艾灸血脂異常患者,觀察臨床療效提示艾灸隊治療血脂異常有較好療效。
1.4 艾灸改善血液流變性質 老年人普遍存在著血液循環和微循環障礙,從而出現血液黏稠度異常、纖維蛋白原增高等,呈現一種嗜血栓狀態,使人體在衰老過程中出現多臟器和組織的功能減退。而血液流變性質在衰老與抗衰老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張周良等[25]艾灸健康人后,發現紅細胞聚集程度改善,血液黏度降低,血流速度加快,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1.5 艾灸調節內分泌 人體內內分泌腺體,如甲狀腺、腎上腺、男性的睪丸和女性的卵巢與人體的生長、發育、成熟、老化密切相關。老年前期,隨著年齡增長,內分泌腺體的分泌細胞減少,分泌的激素降低,激素的效應減弱。衰老時垂體—甲狀腺、垂體—性腺、垂體—腎上腺皮質三個軸的功能衰退,導致衰老的發生。梁欣等[26-27]研究發現艾灸可增強松果體SODmRNA表達、降低松果體中LF堆積,上調腦區松果體中HSP70表達、減緩機體衰老過程中松果體細胞減少的速度,從而延緩松果體衰退,進而延緩機體衰老,提示其可能為艾灸抗衰老機制。ZHAO Cui-ying等[28]研究發現艾灸后老人衰老積分明顯下降,在臨床癥狀改善同時β-內啡肽明顯提高。任幼紅等[29]艾條灸老年人神闕穴發現可改善衰老臨床癥狀,并提高血清中褪黑素含量。蘇妝等[23]艾灸更年期雌性大鼠保健灸組血清中E2含量升高,FSH、LH含量下降認為艾灸可有效調節更年期大鼠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延緩衰老的發生。吳中朝[30]艾灸干預老年小鼠發現艾灸改善輸精小管的直徑和功能,進而延緩了衰老。
1.6 艾灸調節微量元素 近年來學者對衰老狀態下微量元素在體內的變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微量元素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質,一般認為人體內必需的微量元素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與人體衰老有密切關系。其中以鋅(Zn)、鈣(Ca)、錳(Mn)、銅(Cu)、鐵(Fe)等微量元素較為主要。鐘蘭等[31]研究發現電熱隔藥貼灸“神闕”穴能提高全血中微量元素Zn、Cu、Mn的含量,從微量元素方面為艾灸延緩衰老提供了一定的實驗依據。
1.7 艾灸調節神經遞質 神經遞質為在化學突觸傳遞中擔當信使的特定化學物質,在衰老的生命過程里,細胞逐漸失去對刺激的反應性,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衰老,如人類海馬區膽堿受體隨衰老減少,紋狀緣和尾核多巴胺受體減少等。田麗莉[32]隔藥灸臍衰老模型大鼠,發現艾灸能改善衰老大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增齡性變化,同時可提高衰老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鐘蘭等[33]研究表明電熱隔藥灸“神闕”穴也能夠對老年前期大鼠大腦皮質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增齡性改變產生良性影響,與傳統隔藥灸法的作用相似。盧巖等[34]研究表明隔藥灸臍可有效改善中樞神經遞質的合成,提高衰老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具有良好的延緩衰老的作用。Du Yan-jun等[35]研究發現對老年鼠進行艾灸治療之后,其乙酰膽堿(ACh)的含量及膽堿乙酰轉移酶(ChAT)的活性有所增高,而膽堿脂酶(AChE)活性則有所降低,說明艾灸能通過對中樞膽堿能損害的修復作用而達到延緩腦老化的功效。
2.1 細胞凋亡相關通路 杜艷軍等[36-38]艾灸老年大鼠發現艾灸組海馬線粒體膜電位、神經元凋亡陽性百分比均較老年組顯著降低,認為艾灸可以抑制線粒體膜電位的改變,減少神經元凋亡。并發現艾灸可以使Bcl-2表達顯著增強,Bax和caspase-3表達減弱,抑制14-3-3蛋白的隨增齡變化,提高14-3-3蛋白以抑制細胞凋亡的功效。趙果毅等[39]研究表明艾灸能通過促進衰老大鼠海馬神經元Bcl-2的表達,降低Bax的表達,進而抑制細胞的凋亡,減少神經元的丟失來實現延緩衰老。譚琳鎣等[40]研究結果提示溫和灸能抑制Rb、P53mRNA及其蛋白的表達,促進Bcl-2、PKCmRNA及其蛋白的表達。蘇妝等[23]艾灸更年期雌性大鼠,保健灸組腦組織caspase-3蛋白表達水平下降。提示艾灸抑制腦組織中caspase-3的表達,延緩衰老的發生。
2.2 細胞周期相關通路 細胞周期停滯是細胞衰老的關鍵。近年來研究發現衰老細胞在細胞周期中只能停滯于G0G1期,無法進入S期啟動DNA的復制以完成增殖活動。崔云華等[41-42]研究提示艾灸不僅可明顯改善老年人衰老癥狀,且可能通過調節衰老機體組織PKC、PP2A活性,降低細胞周期G0G1期細胞比例,升高增殖(PI)指數,增加有絲分裂原的反應能力和合成DNA的能力,使細胞進入S期,從而達到抗衰老的目的。杜艷等[43]艾炷灸治療D-半乳糖衰老小鼠,發現艾灸組P16蛋白表達的神經元密度降低,pRb蛋白表達的神經元密度升高,c-fos蛋白表達的神經元密度升高。提示艾灸可能通過影響P16Rb細胞周期調控信號通路,抑制P16的表達,促進Rb蛋白磷酸化,從而使其下游的c-fos蛋白高表達,腦神經元細胞從停滯期進入增殖期。
2.3 學習記憶相關通路 張全愛等[44]艾灸衰老模型大鼠,發現大鼠空間記憶能力明顯改善和提高。杜艷等[45]研究表明艾炷灸能提高D-半乳糖衰老小鼠的大腦皮質神經元細胞c-fos、pRb蛋白表達和海馬CA3區c-fos蛋白表達,抑制大腦皮質神經元細胞P16蛋白表達,從而抑制D-半乳糖小鼠大腦組織神經元細胞的衰老,改善大腦的學習記憶功能,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韋良玉等[46]研究提示艾炷灸、電針、尼莫地平灌胃治療從基因轉錄水平影響與學習記憶相關蛋白的c-fos表達,從而改善大腦的學習記憶功能,延緩腦衰老,另外,有實驗[47]得出艾燃燒生成物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延緩衰老。趙利華等[48-49]觀察艾灸衰老小鼠大腦組織形態的影響,發現艾灸組神經元密度均有顯著提高。并發現艾灸療法可能通過提高cNOS的活力,生成生理活性的NO,增加第二信使cGMP的含量,即通過NO-cGMP信號轉導系統,促進大腦皮質、海馬CA3區神經元細胞c-fosmRNA表達,維持長時程增強(LTP),改善學習記憶能力;盧圣鋒[50]等觀察艾灸百會穴對海馬神經基因表達的影響,發現衰老模型小鼠上調和下調的基因在艾灸組沒有明顯改變,但是基因變化歸屬很接近,均與凋亡調控、蛋白激酶、神經發生、轉錄調控、細胞黏附及角質細胞分化密切相關。
2.4 其他 李麗等[51]艾灸衰老模型大鼠,發現艾灸可減少肝細胞線粒體DNA的含量,從而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陳波等[52]艾灸衰老模型小鼠,結果小鼠外周血淋巴細胞DNA的拖尾率顯著下降,尾長顯著減短。推測艾灸能夠通過自身抗氧化能力,減輕DNA的損傷,達到延緩衰老。李麗紅等[16]艾灸、中藥干預SD健康清潔級大鼠,發現治療組大鼠肝細胞線粒體DNA和血清IL-6含量明顯減少、血清IL-2含量明顯增加。肖明良等[53]艾灸亞急性衰老小鼠發現艾灸組跳臺實驗成績優于模型組。脾重指數較高,端粒長度較長認為艾灸能延緩腦細胞染色體端粒的縮短,可能是艾灸抗衰老基因水平作用機制之一。馬曉芃等[54]研究表明溫和灸能降低衰老大鼠肝組織蛋白質羰基含量,下調肝組織p19ARF、p53mRNA的表達。
隨著國際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延緩衰老成為醫學衛生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我國艾灸養生保健延緩衰老的歷史悠久,艾灸在臨床應用也非常廣泛,古代灸法保健延緩衰老已有常用的穴位,主要集中于任督二脈、脾胃二經、膀胱經和腎經,如氣海、關元、命門、大椎、三陰交、足三里、腎俞、志室、太溪等。古今臨床及現代文獻均證實艾灸具有確切的延緩衰老的作用,文中大量的文獻分別從不同的衰老理論學說和延緩衰老的調控通路等方面,不同程度的解釋艾灸延緩衰老的可能機理,對于衰老學說中的生物鐘學說、誤差成災學說、剩余信息說、教練學說未見過多報道,但是艾灸重新充實了微量元素和神經遞質學說。最終達到補益元氣、扶助正氣、調和氣血、疏通經絡、調節人體功能,控制和延緩衰老的發生,減弱、抵抗并逆轉各種衰老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學術百家爭鳴,艾灸延緩衰老的實驗指標繁多,作用途徑多樣,艾灸抗衰老也尚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尚未找到延緩衰老的特異性的極具代表性的關鍵靶點,這與衰老本身的復雜性病理特點有關。因此艾灸延緩衰老還需要繼續探索和更多的嘗試,但作為已知的抗衰老療法的一種,艾灸延緩衰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研究結果將為更多的新的保健品和藥物的研發提供新視角,將會帶動人類衛生事業的發展。
[1]彭希哲,胡湛.公共政策視角下的中國人口老齡化[J].中國社會科學,2011(3):121-138.
[2]劉瑩瑩,李珍,張紅,等.艾灸對老年患者抗衰老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學,2009,15(4):431-433.
[3]靳聰妮,田岳鳳,李雷勇,等.隔藥餅灸對紅細胞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2):111-112.
[4]斯欽圖,于天源,阿古拉,等.蒙醫灸療法抗衰老組穴配伍規律實驗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2(6):675-680.
[5]封麗華,王巖,高希言,等.灸對亞急性衰老小鼠抗氧化酶活性影響的實驗研究[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4,19(3):14-15.
[6]譚杏,楊茜蕓,林亞平.艾灸“足三里”穴對衰老大鼠心、腦組織中SOD、MDA、LF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11):86-89.
[7]趙彩嬌,范郁山,李燦,陸燕萍.艾灸神闕穴對腎陽虛家兔腎組織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21):5386-5388.
[8]梁欣,周冬年.耳針,艾灸對D-半乳糖衰老大鼠血清中氧化相關指標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05,21(4):54-56.
[9]高樹中,王軍.隔藥灸臍法延緩衰老臨床觀察[J].中國針灸,2007,27(6):398-402.
[10]趙彩嬌,謝感共,盧獻群,等.命門穴艾炷灸對腎陽虛模型豚鼠SOD、MDA的影響[J].江蘇中醫藥,2007,39(10):76-77.
[11]趙彩嬌,范郁山,陸燕萍,等.艾灸“神闕”穴對腎陽虛家兔血清SOD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1,31(4):342-346.
[12]趙利華,文建軍,楊柯,等.艾灸對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針灸研究,2008,33(4):255-261.
[13]韋良玉,趙利華,陳煌,等.艾炷灸對D-半乳糖衰老小鼠大腦組織抗氧化和學習記憶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1,26(8):1853-1856.
[14]廖運新,李金華.附子餅灸對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響[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16(3):42-46.
[15]李麗紅,謝甦,賀志光,等.耳針加艾灸對衰老模型小鼠免疫調節因子的影響[J].中醫雜志,2004,45(9):654-654.
[16]李麗紅,李麗,趙志恩,等.艾灸、中藥對衰老模型大鼠線粒體DNA、血清IL-2、IL-6含量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8,28(9):681-684.
[17]文梅,于天源,斯欽圖,姚斌彬.蒙醫三穴灸療對大鼠海馬衰老因子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07):2016-2019.
[18]高希言,王燕.艾灸強壯要穴對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河南中醫,2005,25(11):24-26.
[19]高希言,王燕.艾灸督脈穴對D-半乳糖致亞急性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4,24(7):488-490.
[20]高希言,王燕.艾灸強壯要穴對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河南中醫,2005,25(11):24-26.
[21]鐘蘭,廖方正,艾雙春,等.電熱隔藥灸神闕穴對老年前期大鼠RBC-C3bRR和ICR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6):710-711.
[22]解秸萍,李曉泓,張露芬,等.逆灸調節大鼠更年期血脂,體重的效應規律[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9(1):67-70.
[23]蘇妝,王淑娟,王艷杰,等.艾灸關元,足三里穴對更年期大鼠血脂含量,性激素水平及細胞凋亡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8):2044-2046.
[24]李建萍,姚永年,何培達,等.艾灸治療血脂異常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針灸,2005,25(11):825-828.
[25]張周良,李斌,劉樹林,等.艾灸對血液流變性影響的研究[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4,14(4):554-555.
[26]梁欣,鐘愉.艾灸對亞急性衰老大鼠松果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mRNA表達及脂褐素含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醫學雜志,2012,32(2):347-349.
[27]梁欣,鐘愉.艾灸對亞急性衰老大鼠松果體細胞數及熱休克蛋白70表達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1,36(4):258-261.
[28]Li S.Clinical study on anti-aging action of herbal cake-partition moxibustion[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9,7(1):37 -40.
[29]任幼紅,鐘藍.艾灸神闕穴對衰老臨床癥狀與褪黑素的影響[J].世界針灸雜志(英文版),2013,23(2).
[30]鐘蘭,鐘育欣,廖方正,等.電熱隔藥貼灸“神闕”穴對老年前期大鼠全血中微量元素Zn、Cu、Mn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4,10(6):66-68.
[31]吳中朝,王玲玲,徐蘭風,等.艾灸對老年小鼠曲細精管直徑的影響(英文)[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1(4):209 -210.
[32]田麗莉.隔藥灸臍法對衰老模型大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06.
[33]鐘蘭,藍群,陳曉莉,等.電熱隔藥貼灸對老年前期大鼠大腦皮質單胺類神經遞質含量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4,24(4):275-278.
[34]盧巖,高樹中.隔藥灸臍對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水平的影響[J].山東中醫雜志,2011,30(10):733-735.
[35]DU Yan-jun,TIAN Qing,KANG Yu-ping,et al.Effects of Moxibustion on Cerebral Acetyl Choline Content and 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Activity in the AgedRats[J].WorldJ.Acu-moxi,2007,17(1):37-40.
[36]杜艷軍,孫國杰,康玉屏.艾灸對老年大鼠線粒體釋放蛋白Bc1-2、Bax在凋亡信號轉導通路中的影響[J].中醫藥學刊,2006,24(9):1679-1680.
[37]杜艷軍,宋杰,孫國杰,等.灸對老年大鼠Caspase-3蛋白在凋亡信號轉導通路中的影響[J].湖北中醫雜志,2006,28(7):3-4.
[38]杜艷軍,孫國杰,田青.艾灸對老年大鼠海馬14-3-3蛋白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7(2):101-103.
[39]趙果毅,梁瑞,葛曉靜,等.艾灸對衰老模型大鼠海馬神經元凋亡蛋白Bcl-2及Bax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5):587-588.
[40]譚琳鎣,趙天平,國蘭琴,等.溫和灸對自然衰老模型大鼠肝組織Rb、P53、Bcl-2、PKC表達的影響[J].環球中醫藥,2011,4(6):406 -412.
[41]崔云華,施茵,國蘭琴,等.艾灸對老年人衰老癥狀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細胞周期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5):758-760.
[42]崔云華,施茵,張衛,等.艾灸對衰老大鼠肝組織細胞周期及PKC,PP2A表達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08,27(6):41-44.
[43]杜艷,趙利華,吳海標,等.艾炷灸對D-半乳糖衰老小鼠大腦皮層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因子,視網膜母細胞瘤抑制蛋白及c-fos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0,35(4):250-254.
[44]張全愛,李彤,陳立章,等.艾灸百會,命門穴提高衰老大鼠空間記憶能力的行為學評價[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7,24(1):17-19.
[45]杜艷,趙利華,吳海標,等.艾炷灸對D-半乳糖衰老小鼠學習記憶能力和大腦皮質、海馬區c-fos蛋白表達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1):46-48.
[46]韋良玉,趙利華,王進聲,等.艾炷灸、電針對D-半乳糖衰老小鼠學習記憶能力和腦組織c-fosmRNA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7):3702-3704.
[47]孟笑男,許煥芳,劉平,等.艾燃燒生成物對SAM小鼠學習記憶行為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28):5413-5417.
[48]趙利華,韋良玉,陳煌,等.艾灸對D-半乳糖衰老小鼠學習記憶,大腦組織NOSNO-cGMP信號系統及c-fosmRNA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003):194-197.
[49]趙利華,韋良玉,王進聲,等.艾灸及電針對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大腦組織形態的影響[J].廣西中醫藥,2010,33(004):47-50.
[50]盧圣鋒,尹海燕,于美玲,等.艾灸“百會”穴對快速老化小鼠海馬神經發生基因表達的影響[C].北京: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1:10.
[51]李麗,趙志恩,徐瑤,等.艾灸對衰老模型大鼠線粒體DNA含量的影響[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8(5):11-13.
[52]陳波,呂宗華.艾灸對衰老模型鼠外周血淋巴細胞DNA損傷程度影響的實驗研究[J]吉林中醫藥,2007,27(6):56-57.
[53]肖明良,楊曉忱,鐘潤琪,等.艾灸對亞急性衰老小鼠腦細胞端粒長度影響的實驗研究[J].北京中醫藥,2013,32(1):65-67.
[54]馬曉芃,莫文權,趙琛,等.艾灸對亞急性衰老大鼠肝組織羰基毒化及p19ARF,p53mRNA表達的影響[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0,12(6):892-896.
(2014-02-12收稿 責任編輯:張文婷)
Review on Moxibustion for Health as an Antiaging Therapy
Han Li1,2,Liu Tonghua1,Zhao Baixiao2,Yu Ruoxi1,Wang Jin3,Yang Jia2,Liu Juntian2,Xing Min2
(1 Institute of Health Preserv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100029 Beijing,China;2 Schoo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Beijing University of CM,100029 Beijing,China;3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
The whole world is facing a big problem of the growing population aging,and how to postpone senescence is the hotspot in health study.Ancient and modern researches all confirmed that moxibustion was effective as an anti-aging therapy.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es and reports on moxibustion as an anti-aging therapy,so as to summarize the different theories and regulation pathway.Moxibustion could eliminate the free radical,improve immune function,adjust the disorders of lipid metabolism,improve hemorrheology,adjust internal secretion,improve some trace elements and regulate neurotransmitters by regulatory pathways of apoptosis,cell cycle and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to defer senescence.The study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to following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Moxibustion;Anti-aging;Aging;Delay senescence
R245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4.12.036
北京中醫藥大學創新團隊項目(編號:2011-CXTD-19);教育部中醫養生學重點實驗室;北京市中醫養生學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計劃:2009CB5229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81373730);北京中醫藥大學校級課題(編號:2014-JYBZZ-JS-018&0100604214)
韓麗,女,漢族,河北省新樂市,助理研究員,研究中醫養生方向,E-mail:doctorhanli@163.com
劉銅華,E-mail:thliu@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