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明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同德 513200)
牛羊肝片吸蟲病診治技術要點
黃文明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同德 513200)
肝片吸蟲病在國內流行較為普遍,但是污染和危害程度卻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此病有著較強的季節性,通常情況下,雨水多的春夏交接時是此病高發期。文章在牛羊肝片吸蟲病流行病學、感染癥狀、病理剖檢的基礎上,就診治要點進行匯總介紹,為今后科學防控牛羊肝片吸蟲病提供技術借鑒。
肝片吸蟲病;防控;流行病學
肝片吸蟲病是牛羊等反芻動物主要的寄生蟲病。病原是吸蟲綱片形科片形屬的吸蟲,在我國有兩種,即肝片吸蟲和大片吸蟲。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膽管炎,并伴發全身性的中毒現象和營養障礙。文章介紹牛羊肝片吸蟲病流行病學、感染癥狀、病理剖檢的基礎上,就診治要點進行匯總介紹,為今后科學防控牛羊肝片吸蟲病提供技術借鑒。
肝片吸蟲病在國內流行較為普遍,但是污染和危害程度卻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可以說,及時在同一省份,不同的年份流行情況也是各有差異。一般情況下,于多雨時節流行最為嚴重。因為雨水多,禽畜糞便中的蟲體更容易被沖到水中。當水位高時,螺螄更容易繁殖,導致囊幼廣泛散布,更容易誘發牛羊感染。所以說,此病于低洼潮濕地較高燥之處更容易被感染。此病有著較強的季節性,通常情況下,雨水多的春夏交接時,此時氣候較為適宜,更有利于螺螄大量繁殖,也更加適合肝片吸蟲卵的發育和毛幼的孵化。待到夏秋時節,大量的尾幼逸出后,可導致大批牛羊被感染,也是此病高發期。
輕度感染不會出現明顯臨床癥狀,但是感染數量較多時(牛在250條以上,羊在50條以上),就會出現典型臨床癥狀。對于幼仔而言,及時感染少量蟲體,也會出現典型的有害作用。
急性型肝片吸蟲病多發生于羊,時間多在夏末和秋季,這主要是在一個短時間內集中地吞咽了大量囊幼,幼蟲在肝實質內移行時所致。病羊精神沉郁,體溫時常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瀉現象;肝臟叩診時,半濁音區擴大,敏感度增強;而后迅速發牛貧血,黏膜蒼白。常在3~5日內死亡。
慢性型肝片吸蟲病最為常見,主要是寄生在膽管中的成蟲引起的。病羊貧血,粘膜蒼白,眼瞼、頜下、胸下及腹下水腫。被毛租亂,無光澤,干枯易斷。有部分脫毛現象。消化障礙,瘤胃蠕動無力,有卡他性腸炎。食欲減退或皮絕,逐漸消瘦,最后出于極度衰竭而死亡。
牛患肝片吸蟲病,常至慢性經過。
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肝臟,其變化程度與感染數量和病程長短有關。如在原發性大量感染、取急性經過的病例中,可見到急性肝炎,肝腫大、出血等病灶;其中有長達2~5mm的暗紅色索狀物,質軟,擠壓切面時,有粘稠污濁黃色液體流出,其中雜有尚未成熟的幼齡蟲體。腹腔內有血色的液體和有腹膜炎病變。
慢性病例,主要呈現慢性增生性肝炎。被破壞的肝組織形成腋痕性的淡灰白色條索,肝實質萎縮、退色、變硬,邊緣鈍圓,小葉間結締組織增生,膽管增厚,擴張成繩索樣突出于肝表面。膽管內壁租糙而堅實,內臺大量血性粘液和蟲體以及黑褐色或黃褐色成粒狀或塊狀的磷酸鹽結石。
5.1 診斷要點
根據癥狀、流行病學資料、蟲卵檢查及病理剖檢結果作綜合判斷。
5.2 防治要點
5.2.1 治療措施
肝片吸蟲病臨床治療,在做好驅蟲工作的基礎上,還要做好對癥治愈措施,尤其是對于那些體弱病重患畜。
日常常用的驅蟲藥有:(1)硫雙二氯酚——羊用量為80~100mg/kg,牛用量為40~50mg/kg,1次性灌服。一般情況下,在用藥后2~3d可出現拉稀癥狀。之后4~5d可恢復正常;(2)硝氯酚——口服用藥,牛每5~8mg/kg,羊用量為4~6mg/ kg,1次性口服;(3)碘醚柳胺——牛、羊用量為7.5mg/kg,1次性口服,治愈效果較好;(4)硫溴酚——黃牛用量為30~50 mg/ kg;綿羊用量為60mg/kg;山羊用量為30mg/kg,1次性口服,康復效果較好;(5)硝碘酚腈——牛羊用量為10mg/kg,1次性皮下注射,康復效果較好;(6)丙硫苯咪唑——口服用藥,牛羊用藥20 mg/kg,殺滅成蟲效果較好,但是對幼蟲殺滅效果不是很好;(7)科里班——用量黃牛75~100mg/kg,綿羊用量為80~120mg/ kg,1次性口服,無論是成蟲還是幼蟲殺滅效果都很好。
5.2.2 預防措施
預防牛羊肝片吸蟲病,必須要根據其流行特點及發育史情況,制定綜合性的防治措施:
第一,做好驅蟲工作。
肝片吸蟲傳播主要載體為病畜和帶蟲畜,所以,做好驅蟲工作,既有利于臨床治療,對于預防此病也有很好的效果。具體驅蟲時間和次數的確定,必需要結合疾病流行地區具體情況而定。在國內北方地區,每年至少要驅蟲2次,首次驅蟲安排在秋末冬初,主要是用于預控冬季發病;第二次安排在冬末春初,防控重點在于減少外出放牧次數,減少病原散播機會。
第二,糞便無公害化處理
定時清掃圈舍,集中發酵處理,以便殺死蟲卵。牛羊被驅蟲后,排出的糞便更應該嚴格處理,做好一切防病害傳播的可能。
第三,優選放牧地
關于放牧地盡量安排在地勢高燥處,這樣可有效遏制蟲害侵蝕。如果選擇牧場在低洼潮濕之處,可有計劃地分段進行使用。通常情況下,夏季在某地放牧時間不能超過2個月,之后可遷徙到另一地段進行放牧活動。
第三,加強飼養管理
舍養補料,必須要營養全價,確保牛羊生長發育必須的營養物質。供給飲水水源需清潔衛生,嚴禁水源有蟲體污染,杜絕一切存在的致病因。
[1] 宗澤君.雨季牛羊肝片吸蟲病的防治[J].當代畜禽養殖業,1999,(4):81.
[2] 李劍,蔡進忠,李扎西才讓,等.三氯苯咪唑混懸劑對牦牛肝片吸蟲的驅蟲試驗[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