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偉昉
(濱海縣家畜改良站,江蘇濱海 224500)
生豬人工授精的技術優勢及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顧偉昉
(濱海縣家畜改良站,江蘇濱海 224500)
人工受精比較自然交配,能夠有效提高良種利用率、克服公母豬之間的體型差異、便于疾病進行凈化、降低引種風險。同時,有研究認為人工授精與自然交配的產仔率和產仔數相當或更高。文章就優劣勢比較一一分析,同時就相關問題進行系統分析。
人工授精;優劣勢;受胎率
豬人工受精技術以豬培育及商品豬生產為主要目的,是現代化養殖的重要技術手段。人工授精比較自然交配,能夠有效提高良種利用率、克服公母豬之間的體型差異、便于疾病進行凈化、降低引種風險。同時,有研究認為人工授精與自然交配的產仔率和產仔數相當或更高。文章在比較分析自然交配優劣的基礎上,就人工授精成功的判定標準和提高受胎率的技術措施進行思考分析,為今后健康養殖、提升配種率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采用人工授精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并節省人力物力。一般如果采用自然交配,25~30頭生產母豬就要配置1頭公豬。而人工授精體系的1頭公豬則可以對應300~500頭母豬。在同期發情的生產體系中,更加可以減少公豬飼養的頭數。
2.1 優勢
用人工授精有利于進行品種改良。如果采用人工授精,優秀的公豬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從而提高良種利用率。
人工授精可以克服公母豬之間的體型差異,不用考慮因為公母豬體況不同所造成的交配困難,如太重的公豬與小母豬交配。
人工授精便于疾病進行凈化,減少生殖道疾病的傳播。雖然部分病毒仍然可以通過精液傳播,如口蹄疫、非洲豬瘟、豬水泡病、豬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病、豬藍耳病。但人工授精可以在配種前,對精液進行檢測。在引入新的品種或品系時,可以避免疾病的傳播。
人工授精可以降低引種風險,并促進聯合育種工作的開展。此外,有研究認為人工授精與自然交配的產仔率和產仔數相當或更高。
2.2 缺點
采用人工授精技術需要一定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如果技術不過關,可能會出現子宮炎增多、受胎率低和產仔數少等問題。
因為人工授精體系中1頭公豬可以影響較多母豬,使得疾病傳播的控制更為重要。人為因素對于配種效果起了更大的影響。
生豬人工授精成功的參照以本交為主,實際參照標準如下:
3.1 公母比例
自然情況,規模化養殖公母本交比例在1:30,超過此比例限定,將嚴重影響公豬使用年限,降低受胎率。在人工授精情況下,1頭公豬生產精液稀釋后1次可輸配5~10頭母豬。而實際規模化豬場養殖中,人工授精公母比例搭配一般在1:100為合格、1: 150為良好、1:200為優秀。
3.2 受胎率
一般情況下,規模化豬場本交受胎率平均值為85%,而在手工受精情況下,由于每次采集精子都要經過鏡檢篩選,選擇精子質量是可控的,而且人工授精次數要明顯多余本交1~2次,如此大大增加了卵子受精的機率。所以說,人工授精發情期受胎率總體要高于本交實際生產,規模化豬場人工授精受胎率一般85%為合格,90%為良好、95%為優秀。
3.3 窩產仔數
豬屬于多胎動物,排卵有先后。人工受精采用多次輸配的方式,保證了母豬生殖道內較長時間內有結合精子的能力,增加了母豬體內卵子與精子結合的機率。所以說,人工授精下母豬窩產仔數要明顯優于自然本交狀態。通常情況下,人工授精窩產仔數平均值達到本交窩產仔數為合格,平均值高于本交0.5頭為良好,平均值高于本交1頭為優秀。
4.1 提高精液數量和質量,確保人工受精的成功率
公豬生產精液的數量越多、質量越好,輸配母豬的頭數也會增加。而且,高質量的精子,直接關系到受胎率和窩產仔豬的數量。由此,提高精液數量和質量,對于人工精精技術來說尤為關鍵。要實現這一目標,具體應從如下方面著手進行:
(1)加強公豬飼養管理,確保公豬精液質量。公豬管理要精細,定期清掃豬舍,保證舍內清潔衛生。合理搭配日糧,注意公豬營養供給,不能過肥,也不能過瘦。日糧配合均衡,尤其注意蛋白質、維生素等配比比例。公豬適度運動,每天至少有1h的運動時間。飼養管理人員與公豬間建立良好的人畜關系,定期擦拭公豬體表,善待公豬,嚴禁打罵。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為公豬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嚴格消毒措施,潔凈公豬精子。注重消毒管理,是獲取潔凈精子的前提,也是預防生殖道疾病感染的重要前提。所用采精設備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消毒,操作人員雙手經清潔后方可操作。采精前,需將公豬的包皮、腹部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一次,之后溫水清洗干凈后,方可進行采精操作。采用精子需經四層紗布過濾后方可使用。
(3)檢查精液品質,為配種做準備。為了確保受胎率和窩產仔率,采用精子需詳細檢查一遍。首先是外部檢查,眼觀精子有無異常顏色、異常氣味,出現異樣舍棄不用。其次,顯微鏡鏡檢。主要檢查精液內精子成活率、畸形率、密度等等,活呂在0.7以下的,畸形率在10%以上的,不能使用。對于那些精子密度長期低下的種公豬,必須要淘汰不用。
4.2 規范配種服務標準,加強技術人員培訓
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嚴格參照人工授精員資格進行培訓考核,確保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對培訓合格的技術人員建立必要的管理檔案,同時于定期進行技術、服務等標準考核。建立統一的配種服務標準,分離精液與配種服務分離,所有服務項目明碼標價,做好宣傳工作,避免亂收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