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培福武 江陳茂林
(1.陜西省漢中市洋縣金水鎮畜牧獸醫站,陜西漢中 723305;2.陜西省漢中市洋縣長溪鎮農業綜合服務站,陜西漢中 723305;3.陜西漢中洋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陜西漢中 723300)
開展健康養殖 保障食肉安全
武培福1武 江2陳茂林3
(1.陜西省漢中市洋縣金水鎮畜牧獸醫站,陜西漢中 723305;2.陜西省漢中市洋縣長溪鎮農業綜合服務站,陜西漢中 723305;3.陜西漢中洋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陜西漢中 723300)
隨著傳統養殖方式向現代規模化養殖的迅速轉變,養殖業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養殖區域化也越來越明顯,但是這種現代化的養殖模式由于發展不合理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問題,如環境污染、食品安全、藥物殘留、動物疫病等。如何健康合理的開展養殖?本文旨在從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飼料結構調整、糞污處理降低污染度、積極推進健康的養殖模式三方面對健康養殖進行討論。
健康養殖;環境污染;糞污處理;飼料結構;人類健康
如果我們能夠對養殖場進行科學的生態規劃設計、有效控制養殖場糞污排放,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且還會美化環境,但事實上規模化養殖場的糞尿及有毒有害氣體排放在有限的土地上,這些超負荷污染物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延長了生態恢復周期。據洋縣2008年全國污染源調查統計:一個萬頭養豬場每年要排放3t噸糞尿,其中糞1.26萬t,尿1.74萬t,全年將向豬場周圍排放107t氮,31t磷,按最高水平施肥量計算,至少需要1300~4000hm2農田。如此大的糞尿排放量單純依靠土壤等自然消化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故發展環保畜牧業勢在必行。畜牧業產生的糞污對環境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水質下降
(2)空氣質量下降
(3)導致疾病傳播
(4)影響畜產品安全
近年來,人們為了促進環保畜牧業的發展,降低糞尿污染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做了一些措施:一是通過營養調控降低畜禽對有毒有害物質的排出量,二是對畜禽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
2.1 飼料中使用合成氨基酸,降低糞尿中氮的排出量
在動物日糧中使用合成氨基酸,如賴氨酸、蛋氨酸,可以降低飼料粗蛋白水平,提高日糧中氮的利用率,減少糞尿中氮的排出量。
2.2 飼料中使用植酸酶,降低糞尿磷的排出量
日糧中添加植酸酶,可釋放出動物可以利用的磷,從而使原先經糞便排泄的磷被消化利用,糞便中磷的排泄量減少30~50%,大大降低養殖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
2.3 飼料中使用益生素和非淀粉多糖降解物,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不可消化營養素的排出量
益生素在動物體內參與腸道內微生物群落的阻礙作用,或通過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來預防疾病而間接起到促進生長作用和提高飼料效率的活的微生物培養物。
2.4 飼料中使用有機微量元素,降低微量元素的排出量
在飼料中用有機元素替代無機元素可以減少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減輕畜禽糞便中的微量元素對環境的污染。
2.5 飼料中使用防臭劑,降低有害氣體產生
在畜禽日糧中添加酶制劑、活性炭、酸化劑、凍干酵母培養物等,可以提高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率并具有一定的防臭效果。對畜禽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變廢為寶。
3.1 科學管理,集約化生產,保持適度規模
養殖密度與養殖場的規模大小要協調,根據養殖場的性質和規模、不同畜禽的要求,生產方式生產過程的集約化程度,對養殖場進行科學管理,充分考慮經濟效益和養殖的高效性,集約化生產是正確的選擇,既節約成本又提高效益,是高效養殖的重要途徑。
3.2 選擇和引進優良品種,推廣繁殖、配種等實用技術
選擇抗病性強,抵御不良環境能力高的品種,不但能減少病害發生機會,降低養殖風險,增加養殖效益,同時也可避免大量用藥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3.3 實行標準化生產,生產無公害產品
生產場地和周圍環境要符合農業部的部頒標準,而且所用的飼料、飲水、獸藥、添加劑等投入品也應符合國家相關的標準,嚴禁使用有毒有害、禁用藥物。只有動物健康了,人的健康才有保證。這是健康養殖的重要標志。
3.4 科學合理的飼料投喂
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確保飼料中無任何超標、禁止添加的成分威脅動物和人類的健康。
3.5 關注動物福利,善待動物,規范養殖行為,讓畜禽健康生長
關注動物福利,合理、人道的利用動物,保證為人類作出貢獻和犧牲動物享有最基本的權利。降低集約化生產的風險和負面影響。
3.6 采用污染小的養殖技術,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養殖與環境要協調,不能以犧牲環境來發展養殖,在養殖過程中盡量將污染降到最小,積極探索有機養殖技術和提高養殖場的疾病防控能力。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落實疫病防控與驅蟲措施的實施,搞好養殖場的消毒等具體工作,防止疫病發生。
養殖場的廢棄物包括糞料、墊料、病害尸體等組成的廢渣、廢水及其代謝產物。這些都是嚴重的污染源,加強對這些廢棄物的管理與處理,對于保護環境、促進健康養殖與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對于廢棄物的處理方式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達標排放,更應做到污染物的資源化利用。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好多地方已經利用畜禽糞便采用沼氣池發酵的能源工程,沼液澆灌作物,沼渣送田肥沃土地,這是一種新型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養殖業與種植業的協調發展,能夠有效處理養殖業內部的廢物,達到對各種資源的最佳利用,減少養殖過程中廢物對環境的污染,保證養殖效果和經濟效益的同時,達到最佳的環境生態效益,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養殖方式。
健康養殖模式是變化的,我們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農業生產特點、養殖規模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兼顧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總而言之,健康養殖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以保護動物健康、人類健康,生產無公害的畜禽產品為目的,核心在于保證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推動我國養殖業的穩定、高效健康發展。
武培福(1956-),男,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