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忠
(甘肅臨洮縣漫洼鄉畜牧獸醫站,甘肅臨洮 730500)
奶牛保健技術要點
楊志忠
(甘肅臨洮縣漫洼鄉畜牧獸醫站,甘肅臨洮 730500)
奶牛保健是運用預防醫學的觀點,對奶牛實施各種防病和衛生保健的綜合措施,是保證奶牛穩產、高產、健康、延長使用壽命的系統工程。
1.1 適時配種
育成牛生長到15~18個月齡或體重達到350kg、生產牛產后2~3個月進行適時配種,可以提高繁殖率,獲得較大的經濟收益。首先注意觀察牛的發情,發情時外表興奮,舉動不安,常常爬跨其他牛,也接受其他牛的爬跨,陰門有透明黏液流出。其次告知配種員準確的發情時間(發情結束10~12h排卵,精子在生殖道存活24h,卵子存活6~12h),可有效提高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從發情初期算起24h左右采用手握子宮頸的方法進行人工授精。
1.2 營養均衡
營養均衡是奶牛保持健康和延長利用年限的物質基礎,能維持正常食欲,達到良好膘情,提高綜合產奶潛能。不致因部分營養缺乏,導致整體營養吸收差,造成飼草料浪費,生長發育受阻,出現疾病,影響正常的生產。喂草遵循少給勤添的原則,青干草與青貯料搭配飼喂。精飼料飼喂量按產奶量和粗飼料的質量來確定。
1.3 乳房保健
(1)保持安靜的擠奶環境。用45~50℃的溫水按順序將有機奶牛乳房、乳頭洗凈,并將其由上而下擦干。夏季(7月~9月)可在水中加入3~4%次氯酸鈉。
(2)乳房洗凈后應進行按摩,使其膨脹后即應擠奶。機器擠奶,真空壓力應控制在350~380mm汞柱,搏動器搏動控制在60~80次/min,要防止空擠。
(3)有機奶牛擠奶必須擠凈。奶擠凈后,擦干乳房,用3~4%次氯酸鈉或0.5~1%碘伏,侵泡乳頭。
(4)奶具使用前后必須徹底清洗。洗滌時先用冷水沖洗,后用溫水沖洗,再用0.5%熱堿水刷洗,最后用清水沖洗;橡膠制品清洗后用消毒液浸泡。
(5)擠奶器的內鞘每周消毒一次,用0.25%苛性鈉溶液煮沸15min,并繼續浸泡一夜,干燥后備用。擠奶杯每日用85℃以上熱水侵洗,如內鞘不能煮沸者,可用5%苛性鈉溶液侵泡后,干燥使用。
(6)先擠健康牛,后擠病牛。分娩10d以內的有機奶牛,乳房炎患牛,要用手擠,不能上機。病牛乳不能擠在牛床上,要集中處理。
1.4 夏常水
牛奶中水分占86~89%,蛋白、脂肪、乳糖、礦物質和維生素占11~14%。炎熱的夏季,奶牛所需飲水量都超過春秋季節及冬季,成年奶牛每飼喂0.5kg干物質需飲水1.5kg,每生產0.5kg牛奶需飲水1.5~2kg。充足的自由飲水,有助于牛奶的正常合成,有利于降低體溫,減少夏季氣候炎熱引發的疾病。因此,牛場為了滿足奶牛的飲水需求,都要在牛舍內或運動場設置自動飲水器。
1.5 冬溫水
研究證明,牛的飲水量受干物質進食量、氣候條件、日糧組成和牛的生理狀況的影響。干乳期奶牛每天需飲水35kg,日產奶15kg的奶牛每天需飲水50kg,日產奶40kg的奶牛每天需飲水100kg。奶牛正常體溫為38.5~39℃,冬春季節飲水溫度在10~19℃,能滿足奶牛生產所需的最大飲水量,減少牛體應激反應,降低飼料消耗,增加產奶性能。
1.6 夏遮陽
夏天雖然飼草料條件好,但由于氣溫高,空氣悶熱,奶牛食欲不振,呼吸頻率加快,影響泌乳。通過在牛舍屋頂或運動場搭涼棚、遮陽可以降低體溫,防止中暑,必要時可以通過淋洗冷水、噴霧水來降低牛的體溫。
1.7 冬曬陽
冬季奶牛身體中的鈣缺乏和鈣、磷比例失調,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繁殖。曬太陽能促進有機鈣的合成,增加飼料磷的吸收,提高受胎率,防止成年牛的骨質疏松癥,降低產后癱瘓和胎衣不下等疾病的發生。
1.8 刷牛體
增強奶牛與人的親合力,培養牛溫順的習性,便于飼養。增進皮膚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防止疾病互相傳染,有利于牛體健康。
1.9 巧運動
每頭牛應有20~30m2的運動場可供奶牛自由運動,不僅能鍛煉體質,加快新陳代謝,增進健康,而且能增進食欲,促進采食,提高產奶量和乳脂率,防止難產和奶牛肢體變形。良好的奶牛保健可以延長高產奶牛飼養年限,增加產奶胎次。如果條件限制沒有運動場,驅趕運動2~3h也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
1.10 重科學
影響奶牛生產能力的因素有遺傳、生理和環境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在外界環境因素中,飼養管理是影響奶牛生產能力的重要因素,科學的飼養管理是發揮奶牛生產能力的關鍵,同一頭奶牛不同的飼養管理方式,產奶量相差30%~60%。所以根據其生長階段、體況、體重、產奶量、乳脂肪成分等情況進行合理的供給全價飼草料進行飼養,科學管理,創造舒適的環境,以最低的資金投入,可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2.1 嚴格監測,檢出病牛
奶牛由于個體的差異,發病有早有晚,癥狀有輕有重,外部表現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為 盡早檢出病牛,應對每頭牛測溫,并對食欲、產奶、精神、糞便等仔細觀察,綜合判定,凡可疑者,應及時從牛群中隔離出來。
2.2 及時隔離,集中治療
在生產中,應根據每個牛場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地點,建立臨時病牛隔離站。
2.3 嚴格封鎖,消毒處理
①控制牛只流動,嚴禁外來車輛、人員進入。②對污染的用具、飼草、墊草、糞便、圈舍等進行徹底消毒,病死尸體深埋、化制。③每7~15d全場用2%火堿液大消毒1次,夏季應做好滅蚊蠅工作。④必要時牛群可做預防接種。⑤在最后1頭病牛痊愈、急宰或死亡后,經過一定的封鎖期,再無疫病發生,經全面的終末消毒,報有關單位批準后,才可解除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