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敏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嚴陵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內江 642450)
如何在夏季預防牛流行熱病
羅 敏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嚴陵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內江 642450)
在諸多研究調查和實踐中證明,夏季與其它季節相比是牛發生疾病最高的季節,其中牛流行熱是彈狀病毒所引發造成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這種并并不是僅僅限與肉牛,還表現在不同品種、不同性別、年齡不限的牛,可以說只要屬于牛這個種群,基本都難逃牛流行熱的侵害,當然防范措施做好,可以很大程度上減低牛的發病率。牛流行熱多發生在夏季,其具體時間表現為7~9月份,例如:在陰沉悶熱且空氣潮濕或者晝夜溫差大,而這正是適合其牛流行熱生長的環境,此病表現為發高熱、呼吸和消化器官發生嚴重卡他性炎癥。倘若牛流行熱在牛群中發生,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傳染,給牧民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盡管患病的牛呈良性,3d左右即可康復,如若重病患牛在短時間內沒有進行治療,很容易引起并發癥等其它疾病,本文在研究牛流行熱病的同時,結合其癥狀和其它因素,從而找出預防牛流行熱病的有效措施,為廣大醫療工作者和牧民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
夏季;牛流行熱病;預防
牛流行熱屬于彈狀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屬的成員,牛流行熱的其主要特征體現在突發高熱,呼吸加快,消化功能退化、關節僵硬,發病率較高,死亡率則相對較低。縱觀牛流行熱病的發展歷史,溯源于1955年至今就已經在我國20多個省市范圍內出現過7次,牛患牛流行熱病的可,很大能性高。死亡率低,但是其傳播速度卻是驚人,牛群大量發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護理不當,沒有在短時間內進行治療,而這也是牛患牛流行熱病死亡率上升的根本原因所在,從深層次上來說,也影響著奶牛的產奶量和其品質,使得牧民蒙受損失,部分孕牛因為患上了牛流行熱病,致使其體質弱不能夠滿足牧民發展的需要因而被淘汰,這些都是直接造成牧民經濟損失的原因所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挫傷了牧民養牛積極性。
牛流行熱是由節肢動物傳播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一般在夏季發病率高,但是由于地域等諸多因素的不同,在南方一般表現為初夏或者盛夏。由于這個季節是昆蟲大肆繁殖的時期,同時也是牛流行熱病快速傳播的媒介。據研究調查,人們普遍認為按蚊和庫蠓是牛流行熱病得到快速傳播的根源。在查閱相關資料后結合近幾年牛流行熱病發生的實際情況來看,流行周期已經逐漸縮短3~5年,在一部分地區甚至是更短,當然本身養殖業快速發展也占據著重要一部分。新生牛群的不斷壯大,各地區之間交流合作也逐漸增強,受人工免疫接種、牛生命周期縮短等諸多不可抗拒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現在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對牛患上牛流行熱病所存在的病狀進行綜合分析:
牛突然發病其表現跟以往明顯表現不同,其精神萎靡不振,被毛豎立起來,且出現厭食現象,反芻停止等。眼結膜有充血,流淚、口水呈黏糊液狀,體溫急劇升高可以達到41~42℃,呼吸不平穩,呈急促狀,平均在80次以上/min,肺部聽診,肺泡音高亮,不能夠平穩站起來,只能夠躺在地上,后肢存在浮腫,倘若強行驅趕其很容易倒在地上,因為后肢基本用不上力,致使其只能夠在平地行走。再者,從其排泄物來看,其糞便多為黑褐色,甚至還夾有粘液,尿產量較正常前相比明顯減少。而有的患牛出現便秘與腹瀉現象也不足為其,也可以通過觸摸牛皮層的方式,其表現為身體溫度不勻,間有肌肉震顫,嚴重時發生肌肉痙攣。孕牛患上牛流行熱病在出現上述出現癥狀的同時,還會伴有流產。
(1)做好牛流行熱病的疫情監測和相關預防工作。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本地區的監督,對牧民所,反映情況及時處理,以便于損失最低化。充分依據當地的流行特點及其發病規律,不定期監測牛群和抽取樣本,為監測預報工作更好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對常發病地區或可能發病地區及其周邊地區每年實施疫苗接種工作,牧民本身也應該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來防止病蟲害,減少按蚊和庫蠓等傳播滅街,根本性杜絕牛流行熱病的發生,這這些都是防止牛流行熱病發生的有效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
(2)對患牛進行隔離治療,并對其加強鍛煉。只有根據不同患牛的病癥,才能夠對癥下藥,減少病發或者繼續感染現象的發生。對患牛的畜舍進行全面消毒,確保其適應牛生長,消滅吸血昆蟲,限制與未發病區域間的交易和合作,從而減少牛患病的幾率。再者,對患牛流行熱病死亡的牛應該進行無害化處理,牛患了牛流行熱病盡管在治療后能夠痊愈,但是對于那些孕牛來說損失很大,鑒于此,可以對體質相對較弱的牛注射生理鹽水或者葡萄糖液,可以通過對其加強鍛煉的方式,來提升其體質,從而減少其淘汰的可能,生產出優質牛奶。
(3)在非疫區加強飼料管理,定期清理牛舍周圍的雜草和排泄物等,為牛提供一個衛生的環境,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吸血昆蟲的滋生。對高效無毒害的殺蟲劑,或者是飼養一些按蚊和庫蠓的天敵。改善飼養條件是要在炎熱夏季對其進行降溫減濕的措施,要求相關,或者牧民深入調查,研究適合牛生長的環境,以此來減少應激反應。在炎熱夏季,對殺菌消毒等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視,禁止外來人員進入牛舍,與外界貿易前應充分對牛進行檢驗。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止牛流行熱病的發生。
(4)在牛發病期間應做好的相關工作。在發病期間要停止放牧,防止蚊蟲叮咬一定程度上能夠限制傳播范圍。期間對于那些以臥為主的牛進行人工飼養,例如:可以使用一些青草、易于消化等飼料。對病牛要加強護理,避免長期摩擦地對皮膚造成損傷,再者對于那些患病較為嚴重的牛,要幫助其翻身,能夠有效防止其四肢僵化,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病牛多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等多種癥狀,尤其是在炎熱夏季,因此對于患牛應當給其服用安乃近、安痛定等鎮痛解熱藥,在最短時間幫助其恢復,從深層次上來說,這也能夠降低其它牛感染牛流行熱病的可能。
[1] 張哲構.提防牛流行熱病[N].農民日報,2014-08-27(T07).
[2] 劉忠葉.奶牛夏季產后保健[N].山東科技報,2014-07-25(15).
羅敏(1963-),男,漢族,研究方向,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