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鋒 范伯勝 戴亞松
(靖江市孤山畜牧獸醫站,江蘇靖江 214500)
淺談豬“高熱病”防控措施
吳劍鋒 范伯勝 戴亞松
(靖江市孤山畜牧獸醫站,江蘇靖江 214500)
近年來,我市豬不同程度的發生了以持續高熱、皮膚發紅或耳、腹等部位皮膚發紫為主要癥狀的“高熱病”。發病急、傳播快、發病率高、病程長、臨床往往治療效果不佳。由于該病的發生,給我市養殖戶及規模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使得不少養殖戶失去了對養殖業的信心。通過對臨床癥狀、發病情況和治療情況分析,對豬的“高熱病”采取了綜合防控措施。有效的控制了該病的擴大蔓延。
根據病的嚴重程度和病癥不同,臨床表現不盡相同。
1.1 母豬臨床癥狀
精神萎靡,厭食,發熱時高達41℃以上,呼吸困難,咳嗽。早期腹瀉,后期便秘,有時出現大便干結,病程長達10~15d,懷孕母豬后期易發生流產、早產、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這一現象持續一段時間后,又會出現重復發情的現象。但常造成母豬不孕和產奶量下降。部分豬全身發紅,少數豬皮下出現一過性血斑。有的母豬出現肢體麻痹性神經癥狀。
1.2 仔豬臨床癥狀
以呼吸癥狀為主要特征。呼吸加快、咳嗽、氣喘,有時呈腹式呼吸。肌肉震顫,后肢麻痹,共濟失調等,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常因二次感染癥狀惡化而死亡,發病率100%、死亡率50%。育成豬可見眼結膜炎,眼瞼水腫,伴有腹瀉,并出現肺炎。
病死豬多皮膚充血、出血,呈典型的敗血癥變化,病變表現為肺水腫,整個肺是紫紅色斑駁狀、褐色病變。全身淋巴結明顯水腫,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支氣管淋巴結,肺門淋巴結腫脹;有的病豬器官內充滿大量的粘液泡沫,喉頭有充血和出血現象。胃和小腸有不同的充血和出血,腎臟腫大顏色較深質地較脆。有淤血現象;胸腔、腹腔內有大量纖維性滲出物、呈現多發性漿液纖維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肝腫脹,質脆,表面有不規則的壞死灶。
通過對我市部分豬場的發病情況,該病一般在夏季發病較多,冬季也有發生。還要飼養戶飼養管理水平差,對防疫工作不夠重視,同時忽視了平時的消毒工作,甚至從外地調進未防疫的生豬。當發生疾病時 不能夠規范治療,頻繁更換和使用激素類藥物。另外豬的“高熱病”還有多種病毒與細菌、寄生蟲的混合感染和續發感染。包括豬瘟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豬流感病毒、豬偽狂犬病、圓環病毒病、豬鏈球菌病等多種病原體感染導致病豬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該病是由病毒和細菌等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目前沒有較好的控制措施的情況下,減少損失,我們重點采取了以下綜合防控措施。
4.1 加強飼養管理
(1)規模化養殖場采用“全進全出”養殖模式。
(2)在高溫季節做好通風和防暑降溫,控制蚊蠅滋生。
(3)保持豬舍干燥和合理的飼養密度。
(4)提高充足的飲水。
(5)堅持“自繁自養”,不到外地購豬,早期淘汰病死豬。
(6)不喂泔水,如要喂,要經高溫燒煮后才喂。
(7)避免外來人員隨意進出。
4.2 科學免疫,確保效果
根據當地豬的發病情況,合理制訂豬場免疫程序、合理免疫。尤其重點做好高致病性藍耳病、豬口蹄疫、豬瘟和豬鏈球菌病的防疫。
4.3 嚴格消毒,凈化環境
搞好環境衛生及時清除豬舍糞便及排泄物,對各種污染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豬舍及周邊環境增加消毒次數,防止病原擴散。
4.4 及時治療,促進豬的健康
由于高熱病的病原復雜,治療上不可千篇一律。
(1)根據豬場的臨床具體發病情況,采取對癥治療措施。
(2)盡量少用退燒藥,盡量少用或不用激素類藥物。
(3)選擇適當的抗菌素,制訂合理的用藥方案,療程用藥再更換。
(4)剛剛治愈的豬不能大量喂料,過多飲水,添加青綠飼料,在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電解多維、黃芪、板藍根等來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進一步達到完全治愈,防止反復發病。
(5)對病死豬,規模化豬場應妥善處理好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擴散。
通過以上綜合防控措施,在我鎮規模戶和養殖戶,在豬發生“高熱病”的防控中,大大降低了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即使發病,其臨床治療難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