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峰
(云南文山州硯山縣者臘鄉畜牧獸醫工作站,云南硯山 663100)
淺析者臘鄉山羊病流行及綜合性防治措施
李文峰
(云南文山州硯山縣者臘鄉畜牧獸醫工作站,云南硯山 663100)
者臘鄉的養羊業在2007-2012年曾有過較快的發展,肉羊存欄曾經達到過1326只的飼養量,但是,2013年由于羊痘等疫病的發生和流行,養羊業受到了較大的打擊影響,數量有所下降,因此,對于探索好者臘鄉羊病流行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對促進者臘鄉的養羊業生產快速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山羊病;流行;防治
者臘鄉位于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東半塊中部,鄉政府所在地距硯山縣城22公里。東鄰蚌蛾鄉,南鄰盤龍鄉,西鄰江那鎮,北接阿猛鎮,硯廣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具有較好的交通區位優勢。
全鄉國土面積261.4km2,海拔1520m,年平均氣溫16.3℃,年降水量1050mm,下轄者臘、克丘、老龍、六詔、夸溪、羊革、布那7個村民委員會,85個村民小組。全鄉居住著漢、壯、苗、彝四種少數民族,2014年,共有6710戶,31418人,其中:農業戶數6675戶,農業人口30483人,勞動力1683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457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691元人均有糧425kg。全鄉耕地面積2123.4hm2,人均耕地0.07hm2,適合種植烤煙、辣椒、三七等農作物,屬于典型的農業鄉。[1]
截至2007年末,者臘鄉的肉羊存欄為1127只,全年出欄肉羊789只,出欄率為70%,養羊收入169280元,目前,者臘鄉的肉羊主要分布在者臘的革豆、新寨村、六詔的龍路、迪魯村,老龍的西崩村及布那的威習村等。
在養羊業中,掌握常見的羊病預防與常規性診治是非常重要的,在者臘鄉山羊業的生產過程中,疾病是多種多樣的,據筆者深入革豆村、新寨村、迪魯村等幾個養羊村寨的調查,根據者臘鄉羊病的流行病情況和發病的性質,者臘鄉流行的羊病主要有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病3大類。
2.1 羊的傳染病
由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霉、支原體等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如羊痘。傳染病所具有的特性還有當羊注射了某種疫苗或得過某種傳染病痊愈后就具有了對這種疾病的免疫能力。病原微生物是通過在動物體內生長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損害動物機體,使動物發病,并通過排泄物造成污染,使病流行。烈性傳染病可造成大批死亡。
2013年4月,革豆村張建芝家有76只山羊因被羊痘感染,本人用青霉素和病毒靈配合進行肌肉注射,但沒有效果,而后又用羊痘靈注射液連續注射3d,但不到10d的時間,76只山羊陸續死亡。另外,迪魯村的楊增華、王文強兩戶養羊戶共64只山羊也因羊痘的感染全部死亡。
2.2 羊的寄生蟲病
由寄生蟲如蠕蟲、蜘蛛昆蟲、原蟲、肝片吸蟲等寄生于動物體引起的疾病為寄生蟲病。特點是有季節性和群發性。寄生蟲對動物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器官、組織的機械性損傷,奪取營養或產生毒素,使羊消瘦、貧血、營養不良,生產性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威習的李有清養了21只山羊,2009年5月份發病6頭,其癥狀為羊體消瘦,被毛粗亂,食量較少,明顯可以看出是營養不良,當時畜主沒有在意,十天后有兩只山羊相繼死亡,畜主才趕到獸醫站請本人前去治療,通過細致診斷,確認山羊是被寄生蟲感染后,本人按山羊每千克體重投藥硝錄酚3-4mg,4日后,病羊的營養不良癥狀得到緩解,食量增加,被毛變得光滑起來。
2.3 羊的普通發病
普通病包括內科疾病(如代謝病、中毒病)外科病、產科病等。這類疾病是由于飼料管理不當,營養代謝失調等原因造成,特點是沒有傳染性,多為散發,中毒病可造成大批死亡。
羊病防治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理念,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有計劃的進行定期免疫接種,定期驅蟲等綜合性防治措施,羊舍及羊圈應保持清潔干燥,通風良好。
首先做好羊生活區的消毒工作。羊舍消毒,常用消毒藥有10~20%石灰乳和20%的漂白粉溶液,以羊舍內每平方米面積用1L液體,用噴霧器噴灑地面、墻、頂棚。對病羊尤其是懷疑感染傳染病的家畜進行隔離,請專業人員檢疫確認后對病羊污染的環境、用具采用4%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消毒處理。一般每年春、秋進行兩次。有疫病發生時要隨時徹底消毒。
其次是有計劃的進行預防免疫。分疫苗免疫預防和藥物預防。疫苗免疫預防可激發羊體產生特異性抵抗力,對某種傳染病不易感染,要有計劃性地進行疫苗免疫,才能預防羊傳染病的發生,如在2008年3月,筆者在新寨村李安永家進行的羊痘預防接種后,采取不論大小山羊,一律尾根部皮內注射0.5ml羊痘弱毒疫苗,該農戶當時的肉羊存欄為38只,通過預防接種后,羊痘不再發生,到2009年底他家的山羊已發展到了68只,預防接種起到了很大的效果,農民也得到了很好的效益,藥物預防是定時定量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藥物,以對某些沒有疫苗的疾病進行預防性的措施。常用的藥物有磺胺類藥,預防量0.1~0.2%,治療量0.2~0.5%;硝基呋哺類藥物,預防量0.01~0.02%; 治療量0.03~0.04%;一般連用5~7d,必要時也可酌情延長。
最后是定期驅蟲,一般采用一年春秋兩次藥物驅蟲。丙硫咪唑、阿維菌素都具有高效、低毒、廣譜的優點,對常見的胃腸道線蟲、肺線蟲、片型吸蟲均有效,可同時驅除混合感染的多種寄生蟲,是較理想的驅蟲藥物,在每年的春季后10d左右要進行藥浴。藥浴液可用0.025~0.03%的林丹乳油水乳液;或螨凈的初浴液濃度為250ppm,補充藥液為750ppm,或除蟲菊酪0.2%煤油溶液噴霧殺蟲,或澳氰菊酯(敵殺死、倍特)預防量為30ppm,治療濃度應達50~80ppm;或賽福丁初浴液濃度1:2000,補充藥液1:2500稀釋;或1%阿福丁注射液按0.2mg/kg注射,或用0.2mg/kg的片劑口服;該藥物對內外寄生蟲均有較好的驅殺作用。去年10月,根據盤龍鄉山羊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在白石巖村李順全和王忠發兩家農戶對78只山羊,按每千克體重投藥硝錄酚3~4mg,以驅出體內肝片吸蟲為目的,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筆者認為,要促進者臘鄉山羊生產的發展,除了我們科技人員指導好山羊飼養戶做好平常的飼養管理外,必須指導農民認真做好羊生活區的消毒工作和有計劃的進行預防免疫、以及有目的的藥物預防、定期驅蟲等綜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力地推動山羊生產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