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秋色 黃翔芳
(1.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鑼圩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武鳴 530100;2.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獸醫站疫控中心,廣西武鳴 530100)
集約化豬場疾病控制失敗原因及防制對策
方秋色1黃翔芳2
(1.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鑼圩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武鳴 530100;2.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獸醫站疫控中心,廣西武鳴 530100)
目前,我國養豬業作為養殖業中的重中之重,其規?;⒓s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但在規?;s化的進程中,盡管大多是豬場都進行了嚴格的疾病控制程序,并且在疾病控制方面花費了大量的資金,但一些豬場經常發生疾病控制失敗的事件,往往給豬場帶來嚴重的損失,甚至造成豬場全軍覆沒,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的進程。本文綜述了集約化豬場疾病控制失敗的常見原因,并提出了相關的防制對策,以期為集約化豬場疾病控制方面的管理者和技術人員提供一定的指導。
集約化;豬場;疾病控制;疾病防制;疫苗
隨著我國養豬業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生豬存欄量和豬肉產量的大國。隨著引入品種的增加,生豬的品種得到明顯的改良。但是生豬的品種引入是一把雙刃劍,在引入優良種豬的通知許多新的豬病也被引入到我國。特別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的疾病,例如偽狂犬、繁殖和呼吸障礙綜合征等,是的豬場的經濟效益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同時由于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生豬及其他畜產品的流通渠道增多,增加了各種傳染病相互傳播的風險。
1.1 新病不斷涌現
由于國外豬種表現出比本地品種更為優良的生產性能,在對風險評估不全面的情況下,許多豬場盲目的引入國外豬種,在引入的過程中由于檢疫不嚴,造成一些新病被帶入國內。如豬圓病毒-2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等,這些疾病大多數能夠抑制豬本身的免疫力,一旦感染極易導致其他致病菌的繼發感染,從而造成病情更加復雜。
1.2 傳統老病依然嚴重
經過我國歷代養豬專家的共同努力,對于豬場常見的老病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但病原的變異速度快,許多老病依然存在,并且表現活躍,毒力更強,一些己控制的疫病又有抬頭的跡象,如豬瘟等,這些疾病依然是制約我國養豬業發展的主要疫病。
2.1 消毒失敗
消毒是集約化豬場疾病預防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集約化豬場廣泛采用的手段,但是由于豬場相關人員對消毒劑的藥性,消毒效果的影響因素了解不夠,在實際的消毒過程中,往往達不到需要的消毒效果,造成疾病的防御失敗。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一下幾點:
(1)藥物的選擇問題。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病原對不同的消毒劑的敏感程度是不同。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但是由于細菌的芽孢和病毒對這些消毒劑并不敏感。再者就是病原微生物的數量也會導致消毒的效果受到影響。所以消毒時,應當根據豬場目前病原微生物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并且消毒的藥物不能單一,以免導致病原菌產生耐藥性,最終導致消毒的失敗。
(2)藥物濃度問題。在豬場管理方面,大多數的豬場消毒都會由飼養員完成,很少有專門的消毒人員,因此在藥物配置的過程中,飼養員多憑借自身的經驗和感覺,因此具有隨意性,但是藥物的濃度無法確定,造成消毒的效果達不到要求。
2.2 外來病原的控制不合理
豬場因為品種改良等不同的實際情況,往往需要引入新的豬種,一些豬場為了方便,或者急于將新品種的優勢擴大,引入豬種后就直接或者隔離觀察的時間不夠就進入本身的豬群進行繁育,從而造成外來豬種的疾病傳入本場的豬群導致疾病的爆發。
2.3 免疫失敗
對于烈性傳染病或者危害大的傳染病,免疫接種是最為有效的措施,但是盡管有很好的免疫措施,但許多豬場依然爆發出傳染病。筆者將生產實踐中遇到的情況總結如下:
(1)疫苗因素:疫苗的生產廠家不正規,質量不能達到免疫要求,甚至一些過期疫苗流入市場。疫苗在運輸、貯存等過程中操作不但,造成有效期內的合格疫苗效價不足或者失效。稀釋后的疫苗長期保存,特別是活疫苗,其效價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多種疫苗同時注射時,采用混合注射的方法,也會影響疫苗的效價。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購買的疫苗中是否包含當地流行的病原血清型或亞型。
(2)免疫接種操作因素:免疫前應當對免疫豬只進行健康檢查,防制應為免疫而造成的人為疾病傳播。針頭過大或者過小,在乳豬疫苗注射過程中如果針頭過大,藥液將流出從而影響藥效,在大豬免疫過程中如果針頭過小,疫苗不能直接注射到作用部位,導致疫苗的效價受到影響。一些豬場一針打到底,針頭不換,疫苗出現漏打,少打和重復打的現象,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
2.4 免疫程序不合理
目前大多數豬場的免疫程序的建立都是站在其他豬場的基礎上,一些豬場甚至照搬其他豬場的免疫程序,而不是針對自己豬場的情況建立有針對性的免疫程序。這就或造成豬場本身易于發病的疾病沒有得到免疫。而且自己豬場本來沒有的傳染病,因為使用弱毒疫苗等因素而產生。從而導致免疫的失敗。
3.1 健全消毒程度
豬場需要制訂科學消毒制度,嚴格實施監督。消毒工作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并且嚴格落實消毒程序。加強消毒人員的責任感,和消毒重要性的意識。
3.2 全進全出,慎重引種
豬場要實行全進全出飼養模式,防止豬舍間疾病傳播。全出全進能夠減少高密集飼養下的健康風險。從而低死亡率,提高出欄率,最終獲取最大經濟效益。避免從染疫豬場引進種豬。引種前一定要了解對方豬場的健康情況,有條件的可對所需引進的種豬采血檢測。引進種豬要進行4-8周的隔離觀察,無病癥方能并群。
3.3 嚴格落實免疫接種
自身豬場在制定免疫程序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周邊疫情情況,結合本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接種的疫苗的種類。并且針對本場的特定,制定嚴格的免疫操作規程由專人負責。落實好免疫程序。
總之,要做好集約化豬場疾病的控制,需要抓好傳染源,傳播途徑,豬群抗病力三個環節,才能保證豬場的防制體系發揮其功能。
參考文獻
[1] 楊漢春.目前我國規?;i場疫病流行特點與控制對策[C].養豬技術講習班資料,2005:23-27.
[2] 徐萬濤.豬群進行合理的科學免疫[J].豬世界,2003,(7):18.
[3] 查紅波.我國豬場常見免疫失敗的影響因素分析[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3,(5):20-23.
[4] 姚龍濤.當前國內外豬的重要疾病與控制[J].養豬,2004,(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