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萍
(山西省柳林農業委員會,山西柳林 033300)
羊場青貯飼料發展優勢和關鍵環節
程 萍
(山西省柳林農業委員會,山西柳林 033300)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居民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對動物性食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養殖來得到大力的發展。但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和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我國飼料原料短缺問題日顯突出。羊耐粗飼,精料消耗少,幾乎不與人爭糧,飼養管理相對比較簡單,因此,大力發展青貯飼料養羊既是提高農牧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我國飼料資源短缺問題。
解決了羊場冬春季表飼料不足問題,特別是北方地區冬春季節枯草期長,制作青貯料是羊場克服冬春飲料缺乏問題的主要途徑。制作青飼料的原料種類多,來源廣,除有毒植物外,所有植物均可制作青貯料。青貯飼料可長期保存,保存可達2至3年或更長,因而可以彌補表飼料利用的時差之缺,可調劑青飼料供應的不平衡。
表飼料經青貯處理后,保存了青飼料的養分,提高了飼料品質,使青飼料質地變軟,氣味芳香,能增進羊的食欲。青飼料在制作青干草過程中,營養物質一般損失20~30%,而在青貯過程中,損失不超過10%,特別是粗蛋白質和胡蘿卜素損失極少,基本上保持了青飼料的營養特性。
(1)青貯原料的水分含量要適宜,無論何種青貯方式,為保證青貯料的質量,青貯原料中含有適宜的水分是保證乳酸菌正?;顒优c繁殖的重要條件,過高或過低的含水量都會影響正常聽發酵過程與青貯料的品質。青貯原料的適宜水分隨原料的種類和質地不同而異,常規青貯裝窖或裝袋前要將原料水分降到60~70%為宜,超過75%則容易霉爛。半干青貯的原料經風干晾曬,含水量降至45~55%為宜。最簡單的水分測定方法可以通過手測,將原料切碎后握在手中,指縫中有水珠滲出但不下滴,這時原料的含水量較適宜。若原料水分含量過高,可適當加一些麥麩等干粉;原料水分含量過低時,在青貯進可混加一些含水量較高的原料,使含水量適宜。
(2)常規青貯的原料要有足夠的含糖量,常規青貯過程是一個把青貯原料中的糖分轉化為乳酸的發酵過程。乳酸的產生和積累,使青貯飼料內酸度提高,pH值下降到4.2時,可抑制各種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達到保存青綠飼料的目的。要讓青貯飼料處于最佳發酵狀態,必須保證青貯原料不低于2%的含糖量,一般要求3%左右即可。對含糖量低的原料如豆科牧草、瓜藤等青貯時每100kg可添加糖5kg,也可與含糖量較高的禾本科牧草,按4:6或5:5比例混合后進行混貯,同樣可制成優質的青貯飼料。
(3)厭氧環境,乳酸菌屬于厭氧型菌,最適宜在厭氧環境中生長、繁殖,青貯飼料處于厭氧環境,必須做好三點:一是要氫青貯原料切成5cm以內的短節,經過切碎之后,裝填原料容易,也便于踩壓,而且原料切碎后會有部分細胞汁液滲出,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長繁殖;二是要壓實,壓實是為了排除青貯窖內的空氣,減弱腐敗菌等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動,從而提高青貯飼料的質量;三是要密封,密封的目的是保持青貯窖內的厭氧環境,以利于乳酸菌的生長和繁殖。
(4)合適的溫度,青貯時還必須要求青貯窖內要有合適的溫度,青貯料的溫度最好在25~35℃,在此溫度內乳酸菌能夠大量繁殖,抑制其他雜菌繁殖。然而青貯過程中溫度是否適宜,關鍵在于青貯原料的水分含量是否合適、青貯原料是否有夠的含糖量及青貯窖是否處于厭氧環境這三個條件。當能滿足這三個條件時,青貯溫度一般會維持在30℃左右,這個溫度條件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長與繁殖,保證青貯料的質量。如果不能滿足上述條件,就有可能造成青貯過程中溫度過高。溫度過高可能出現過量產熱而抑制乳酸菌增殖,助長其他雜菌增殖,形成高溫青貯,使青貯變臭,不能飼用,而造成青貯失敗。
青貯飼料發酵品質的好壞,直接與貯藏過程中養分損失和青貯產品的飼料價值有關,并且大大影響羊的采食量、適口性、生理功能和生產性能,因此正確評介青貯飼料品質,為確定飼料等級和制定飼養計劃提供科學依據。
(1)在羊場,可采用感官鑒定法來鑒定青貯飼料的品質,多采用氣味、顏色和質地等指標進行評定。此方法簡便易行,不需儀器設備,在實踐中廣泛采用。一是品質優良的青貯飼料,具有較濃的酸味、果實味或芳香味,氣味柔和,不刺鼻,給人以舒適感,這樣的青貯飼料pH低于4.0,乳酸含量高;品質中等的,稍有酒精或醋味,芳香味較弱。如果青貯飼料帶有刺鼻臭味如堆肥味、腐敗味、氨臭味,那么該飼料已變質,不能飼用。二是含在嘴里給人以舒適感的,品質優良。酸味中有澀味、苦味,表明氨態氮含量高,為品質不良的青貯飼料。三是品質良好的青貯飼料呈表綠色或黃綠色(說明青貯原料收割適時);中等品質的青貯飼料呈黃褐色或暗褐色(說明青貯原料收割時已有黃色);品質低劣的青貯飼料多為暗色、褐色、墨綠色或黑色,與青貯原料的原來顏色有顯著的差異,這種青貯飼料不宜喂羊。四是品質康好的青貯飼料壓得非常緊密,拿在手中卻較輕松散,質地柔軟,略帶濕潤。葉、小莖、花瓣能保持原來的狀態,能夠清楚地看出莖、葉上的葉脈和絨毛。相反,如果青貯飼料黏成一團,好像一塊污泥,或者質地松散干燥粗硬,這表示水分過多或過少,不是良好青貯飼料。發黏、腐爛的青貯飼料是不適于飼喂肉羊。
(2)實驗室鑒定主要通過化學分析來判斷發酵情況,包括測定pH以及有機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的總量和構成。其中測定游離的氨,是評價蛋白質分解程度最有效的指標。pH4.2以下為優;4.2~4.5為良;4.6~4.8為可利用;4.8以上不能利用。
(3)氨態氮 利用蒸餾法或其他方法來測定。根據氨態氮與總氮的比例進行評價,數值越大,品質越差。標準為:10%以下為優;10~15%良;15~20%一般;20%以上劣。為了使測定結果能充分說明再貯飼料品質,取樣一定要有代表性。無論是何種青貯器,都應遵循通用的對角線和上、中、下高點取樣的原則。取樣點距青貯容器邊緣不少于30cm,以減少外部環境的影響。
程萍(1970-),女,畜牧師,柳林縣農業委員會工作,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