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濤,楊翊
(1.湖北十堰東風汽車公司茅箭醫院,十堰 442012;2.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十堰 442000)
圓利針青龍擺尾針法配合拔罐治療三角肌下滑囊炎84例
周光濤1,楊翊2
(1.湖北十堰東風汽車公司茅箭醫院,十堰 442012;2.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十堰 442000)
針刺療法;圓利針;青龍擺尾;拔罐;滑囊炎
三角肌下滑囊炎又名肩峰下滑囊炎,是由于各種致病因素刺激三角肌下滑囊引起炎癥變化,臨床以肩部疼痛和外展功能受限為主要癥狀[1]。該病多有外傷史,急性發作期以肩部廣泛壓痛,肩關節活動受限,活動則疼痛加重為主要癥狀。慢性發病期患者肩部外側多呈酸脹痛、喜溫喜按怕涼,通常在三角肌隆起處能觸及明顯壓痛,局部可伴有條索樣腫塊[2]。筆者自2005年5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圓利針青龍擺尾針法配合拔罐治療三角肌下滑囊炎患者84例,現報道如下。
84例三角肌下滑囊炎患者中男29例,女55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72歲,平均49歲;病程最短2 d,最長7年;左側57例,右側27例,雙側11例。其中符合急性發作期癥狀有15例,余者均為慢性發病期病例,均可在肩關節外側三角肌隆起處觸及明顯壓痛。
針具采用樂灸牌圓利針(0.5 mm×50 mm)1枚,普通4號玻璃火罐1個。患者取側臥位,患肢在上,在患肩三角肌隆起處查找明顯壓痛點,用藍色記號筆標記,常規皮膚碘伏消毒,醫者手持圓利針垂直皮膚快速刺入皮下后,緩慢進針,待針下有輕微突破感后即已經進入三角肌下滑囊,此時醫者手持圓利針針柄,作青龍擺尾手法,即執住針柄,不進不退,緩慢擺動針尾,撥動針尖,左右上下方向各3~5次,如扶船舵之狀。患者有強烈的酸脹感后,隨即出針。出針后,以出針點為中心用閃火法拔罐,一般可通過玻璃火罐的負壓吸拔出血樣組織液1~3 mL,10 min后取罐,針眼用創可貼敷蓋。
3次為1個療程,間隔3 d治療1次,治療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3.1 療效標準
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相關標準擬定。
治愈:肩部無疼痛、腫塊消失,功能恢復正常。
好轉:肩部疼痛減輕,腫塊消失或基本消失,功能改善。
未愈:癥狀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
84例患者經治療后,治愈71例,好轉8例,未愈5 例,治愈率為84.5%。
三角肌下滑囊炎屬中醫學“痹證”范疇,“痹”即是阻閉不通,風寒濕之邪乘虛侵入身體,引起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日久痰濁瘀血阻于經絡,變生為本病。青龍擺尾針法是明代徐鳳在《金針賦》中提出的“飛經走氣”四法之一,《針灸大成》:“蒼龍擺尾行關節,回撥將針慢慢扶,一似江中舡上舵,周身遍體氣流普。”故選用青龍擺尾針法治療經絡氣血壅滯引起的痹證。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三角肌滑囊因受損傷,囊壁的膜性通道被自我修復的瘢痕組織堵塞,囊內的滑液未能及時排出,使滑囊膨脹造成酸脹痛等感覺[4]。針對本病病因,使囊內的滑液得以排出是治愈的關鍵。筆者使用圓利針將三角肌下滑囊刺破,并以青龍擺尾針法擴大滑囊進針口,借以使囊內液體排出,外加拔罐,使肩部滑囊減輕膨脹,經絡疏通,氣血調和,促進局部新陳代謝,恢復動態平衡。此法操作簡便,療效顯著,復發率低,無并發癥,實用性較強。
[1] 嚴雋陶.推拿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66.
[2] 曾永柏.溫針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療肩峰下滑囊炎31例[J].河南中醫,2011,31(1):73.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9.
[4] 陳紅兵.小針刀治療三角肌滑囊炎46例[J].中國中醫急癥, 2006,15(1):45.
R246.2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9.0860
1005-0957(2014)09-0860-01
2014-03-09
周光濤(1970 - ),男,副主任醫師
楊翊(1967 - ),女,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E-mail:yangyi 8816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