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懷 亮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7)
鋼筋翻樣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探討
陳 懷 亮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7)
分析了《鋼筋翻樣》課程的性質,結合教學經驗,介紹了該課程的特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從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數字化教材建設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該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參考和借鑒。
鋼筋翻樣,課程建設,教學改革
鋼筋翻樣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可分為預算翻樣、施工翻樣兩種,預算翻樣是指建筑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過程中,把建筑施工圖紙和結構圖紙中各種各樣的鋼筋樣式、規格、尺寸以及所在位置,按照國家設計、施工規范的要求,詳細的列出清單、畫出簡圖,計算鋼筋工程量,用于計算鋼筋工程的費用。施工翻樣,是指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圖紙詳細列示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各種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重量等內容,以形成鋼筋配料單,用于鋼筋加工、綁扎等工作[1]。
高職院校開設的《鋼筋翻樣》課程如何實現預期目標,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達到職業崗位對本課程的要求,作為任課教師,應該重點解決這一問題。本文結合作者的教學經歷,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指出《鋼筋翻樣》課程建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數字化教材建設等方面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1.1 課程性質
《鋼筋翻樣》是工程造價專業、建筑施工技術專業一門職業技術課程,課程來源于建筑施工企業投標報價過程中針對鋼筋算量、套價以及施工組織過程中鋼筋的下料等典型工作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綜合運用11G101平法圖集、12G901圖集、有關規范,正確識讀結構施工圖,認識常見主體結構構件的鋼筋構造,對各構件進行鋼筋翻樣,同時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與實際工作零距離[2]。
1.2 課程特點
1)課程實踐性強。
鋼筋工程作為主體結構造價中重要的一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過程時進行的鋼筋預算主要重視量的準確性,計算鋼筋的長度及重量不像計算構件的體積及面積之類的工程量,計算土建工程量是根據構件的截面尺寸進行計算,且數字是唯一的,而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且站在不同的立場所思考的方式是不盡相同的,即使按照國標規范也有不同的構造做法,幾乎不會出現同一工程不同的人計算出的結果完全相同,總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預算只需要在合理的范圍內,存在誤差是可以的。
施工翻樣不僅要重視量的準確性,而且鋼筋翻樣時首先要做到不違背工程設計圖紙、設計指定國家標準圖集、國家施工驗收規范、各種技術規程的基礎上,結合施工方案及現場實際情況,再考慮合理的利用進場的原材料長度且便于施工為出發點,做到長料長用,短料短用,盡量使廢料降至最低。同時由于翻樣工作與現場實際施工密切相關,而且鋼筋翻樣還與每個翻樣的人員經驗結合,同時考慮與鋼筋工程施工的勞務隊伍的操作習慣,從而達到減少廢料,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2)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較高。
鋼筋翻樣人員應具有豐富的現場工作經驗,同時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充分理解11G101,12G901系列圖集以及有關施工驗收規范,準確識讀結構施工圖,能夠事前對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減少不必要的返工,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鋼筋的定尺長度進行優化下料,節約鋼材,減少廢料,并準確結算,為施工企業爭取最大利益。
作為《鋼筋翻樣》課程的任課老師首先應該具備施工現場鋼筋翻樣的基本素質,具有一定的現場鋼筋翻樣工作經驗,能夠同時具備手工計算和應用鋼筋算量軟件進行翻樣的能力,并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課程的整體設計和每次課的教學設計。但是實際上很難做到,缺乏鋼筋翻樣的工作經驗,只能初步計算鋼筋工程量,不能適應現場鋼筋翻樣的要求。
3)課程內容多,教學時間有限。
目前常用的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等主體中主要承重構件有基礎、梁、板、柱、墻等,二次結構中如構造柱、圈梁、過梁、拉結筋等,對于實際工程而言,只要配鋼筋的構件都要進行鋼筋翻樣,只有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具備鋼筋翻樣的基本素質,能夠在鋼筋翻樣的崗位上繼續向前發展。以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由于教學計劃總課時的限制,工程造價專業與鋼筋翻樣的課程只有《鋼筋翻樣》64學時、《鋼筋翻樣》實訓一周,課堂教學主要以手工計算為主,在掌握手工翻樣的基礎上,再學習《鋼筋算量軟件》課程。如何選擇典型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鋼筋翻樣的核心知識,能夠滿足鋼筋工程預算、現場鋼筋施工翻樣對本課程的要求,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作者承擔2010級~2013級工程造價專業《鋼筋翻樣》課程的教學任務,在連續4年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看不懂鋼筋的標準構造詳圖。
主體結構構件鋼筋的排布、鋼筋長度及根數的計算規則主要來源于11G101,12G901圖集中的平法制圖規則和標準構造詳圖,能夠正確認識各種鋼筋的構造,知道現場鋼筋如何布置是準確計算鋼筋工程量的前提。在前導課程《建筑結構》教學中也講解了常見構件的鋼筋配置,在實際教學中,雖然已經安排了結構施工圖識讀、平法圖集應用方面的教學內容,學生對結構施工圖、鋼筋構造圖的理解程度難以滿足鋼筋翻樣的需要,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現場鋼筋是如何配的,沒有形成鋼筋配置的整體概念。
2)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習積極性不高是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工程造價專業某班50人為例,積極主動學習的約1/3,這部分學生最高,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想學習也能學會,另外1/3的由于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原因,想學但是學習的效果比較差,最后1/3是不要學習的,對學習根本沒什么興趣的。學生對理論學習興趣不高是普遍現象,但是他們對能夠動手實踐方面的熱情較高,也喜歡到施工現場。
目前該課程的教學場所主要是多媒體教學為主,到現場教學的難度較大,教學效果難以保證,教學手段單一,仍然以老師講解、輔助課堂練習為主,學生被動的聽課,教學內容枯燥,特別是構造圖,特別復雜,空間想象力不夠,通過老師講解、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等手段演示鋼筋構造,學生只能通過觀看學習,被動接受,無法動手參與,而且每天要聽那么多課,自然缺乏興趣。
3)教學手段單一。
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知識傳授型教學方法的影響比較大,教師上課時注重基本理論、知識點的講授。可能實踐教學組織難度大,教師自身工程實踐經歷不足等方面原因,對實踐部分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學生畢業后到了現場很快就能學會,教學仍然以先理論后實踐為主,教學手段比較單一,難以適應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沒有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難以滿足工作崗位的需要。
3.1 建設《鋼筋翻樣》數字化教材
數字化教材多指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傳統紙質內容進行數字化處理,轉化為適用于各類電子終端的互動性教材。數字化教材建設最核心的問題是解決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它通過圖片、音像、動畫、網絡等多種媒體最佳地向學習者表達課程內容[3]。數字化主要有“無包模式”“無校園模式”“無教師模式”[4],“無包模式”是將教材內容電子化,制作成多媒體光盤或電子書等形式。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各種終端閱讀器進行閱讀,而不再需要攜帶課本出行;“無校園模式”是指開發與數字化教材相配套的在線學習工具和在線教學流程,學生可以在家中,或者其他任何地方與教師直接溝通,接受學校教育;“無教師模式”是指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提供教育培訓服務,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務。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可以自主獨立地完成學習,不需要教師的參與,這種模式被稱為“無教師”模式。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課堂教學仍是學習鋼筋翻樣的重要手段之一,數字化教材主要滿足課程教學和學生課外學習,學生上課時需要帶傳統的紙質教材、11G101圖集、12G901圖集資料,難以實現“無包模式”,數字化教材更多體現在數字化學習資源方面。本文在《鋼筋翻樣》課程教學中積累了的數字化資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現場圖片,到典型的工程項目現場,拍攝基礎、梁、板等主體結構、二次結構的圖片、視頻,課堂教學時,可以幫助學生認識鋼筋構造,看到構件的實際配筋,進一步理解鋼筋的標準構造詳圖;
2)利用廣聯達、魯班鋼筋算量軟件建立教材中所有構件的鋼筋模型,可以便于校核手工計算結果,顯示鋼筋的計算過程、配筋的三維模型,幫助學生認識各種構件的配筋,提高學習效果;
3)提供11G101,12G901圖集、建筑結構常用節點構造、建筑抗震構造等圖集的電子版,典型的工程的CAD圖紙,便于學生課外學習;
4)目前鋼筋算量軟件中只有魯班軟件能夠完全免費,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魯班算量軟件,例如梁鋼筋翻樣教學時,可先手工計算其鋼筋量,然后用魯班軟件演示梁建模、計算過程、三維鋼筋顯示、校核結果,推薦魯班軟件的網上學習資料,讓學生課外學習。
3.2 以實際項目為載體,實行項目化教學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難以采用傳統講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積極轉變職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某樓層框架梁鋼筋計算為例,以實際項目為載體,項目化教學的課堂安排如下[5]:
1)給出學習任務,提出目標;2)展示成果,激發學習興趣;3)如何完成,引導學生提出完成任務的方法;4)老師演示部分鋼筋長度計算方法,學生看老師怎么做;5)學生動手完成老師指定的任務,老師起到指導作用;6)評價成果,老師提出標準答案,學生自我評價與老師評價相結合;7)課程總結,布置課外作業,鞏固學習成果。
[1] 安 陽.淺析鋼筋預算量和鋼筋翻樣量的差異[J].山西建筑,2009,35(27):245.
[2] 成如剛.鋼筋平法構造識讀與鋼筋翻樣課程創建與開發[J].山西建筑,2010,36(1):222-223.
[3] 王榮芳.關于高校數字化教材建設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4(16):117.
[4] 馬新年.數字化教材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計算機時代,2013(4):46- 47.
[5] “大項目、小任務”課程教學設計思路探討——《鋼筋翻樣與算量》課程教學改革分析與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32-33.
Investigation on teaching reform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ReinforcementDetailingcourse
CHEN Huai-liang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7, China)
The course feature ofReinforcementDetailingcourse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paper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ing content selection,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digital text book construction were deeply studied, put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orm,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chers.
reinforcement detail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1009-6825(2014)31-0276-02
2014-08-23
陳懷亮(1983- ),男,碩士,講師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