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煒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復雜地層條件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法
趙 煒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針對工程的地質條件,分析了工程施工的重難點,介紹了施工對策與措施,闡述了復雜地層上大直徑灌注樁成孔、清渣、灌注等主要的施工技術,以期采用較為合理的工藝方法,達到優質、快速、降低成本的目的。
大直徑灌注樁,復雜地層,鉆進
近幾年鉆孔灌注樁在現階段的施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大直徑樁孔的施工,對于四級以下的土層采用回轉鉆機鉆孔較為適合,對于四級以上的土層及卵石層采用回轉鉆機鉆進較為困難;而沖擊鉆進,對于卵石鉆進效率較高,但對于土層鉆進效率低,泥漿護壁較困難,常出現坍孔現象。本文結合工程特點,采用洛陽鏟清除地下水位上層雜填土,沖擊鉆進卵石層,回轉鉆進土層的施工方法,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復雜地層大直徑鉆孔灌注樁的施工難題。
長治市城區信用聯社培訓中心位于府后西街,本工程基礎為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地基處理采用鉆孔灌注樁,樁徑1 200 mm,有效樁長20 m,混凝土強度等級C30。
1.1 工程地質條件
場地土自上而下大致分為3層。第①層人工填土為雜填土、素填土、建筑生活垃圾、沖填土、平均厚度7.0 m;第②層土為圓礫、角礫堅土,平均厚度4.0 m;其中圓礫、角礫粒徑大于20 mm顆粒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第③層土為粉質粘土,標貫擊數實測值平均為12.3擊。
1.2 設計要求
樁基采用鉆孔灌注樁,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數要求大于1。樁位允許偏差不大于50 mm。孔深+300 mm,樁徑±50 mm,垂直度不大于0.5%。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應不大于50 mm。
1.3 問題分析
施工場地所在位置原為舊河道匯流之處,后將河流改道,人工雜填鋪墊而成,地質條件相當復雜。施工場地狹小,擬建工程東側,南側又與原有建筑物緊相鄰,施工難度大。上部雜填土屬空樁部分,若將其全部挖除后進行樁基施工,那么場地布置,設備安放及混凝土澆筑將受到極大限制,且工期緊,所以不能采取。上部人工雜填土其中含有大量建筑垃圾采用回轉鉆機,不易鉆進而且土體本身孔隙率較大,泥漿護壁相當困難,容易造成泥漿漏失孔壁坍塌。第②層以河卵石為主,回轉鉆機施工難度大容易折斷鉆桿,鉆頭磨損嚴重,施工速度緩慢,工期滯后,費用增大。如采用沖擊鉆容易穿透卵石層,而且鉆機工作振動大后造成上層人工填土部分塌孔。
根據以上問題分析,采用下述方案進行施工:放線定樁位,埋設護筒上部人工填土采用洛陽鏟卷揚機人工挖樁孔,加強鋼筋混凝土護壁支護孔壁,防止塌孔,挖除雜填土后注入泥漿,采用CZ-1500型沖擊鉆機,鉆透卵石層進入粉質粘土層移機后用GPS-15型回轉鉆機鉆孔,鉆孔深度滿足設計要求后,及時采用泥漿循環清孔,清孔后吊車吊放鋼筋籠,放置混凝土導管,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樁。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澆筑采用導管法水中澆筑。
根據樁位布置及周圍場地情況,先進行施工場地平整,合理地安排鉆孔及吊車,混凝土運輸車的行走路線,建立泥漿循環系統。
根據施工方案,本工程從開孔至成樁先后10道施工工序,其中成孔是關鍵工序,其他工序的施工安排及銜接均圍繞此工序進行。結合本工程的施工工藝,施工過程中設置了成孔過程中的泥漿性能、成孔后的泥漿性能、大體積混凝土灌注等質量控制點進行重點控制,以確保成孔不出現擴徑、坍孔現象,澆筑混凝土樁身夾泥芯、斷樁等問題。
1)回轉鉆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程序:放線定樁位→埋設護筒→鉆孔機就位→成孔、注漿→清孔及排渣→制作及吊放鋼筋籠→安放混凝土導管→澆筑混凝土。
2)放線定樁位:根據圖紙放出樁位點,采取灌白灰或打入鋼筋等定位措施,保證樁位標記明顯準確,經現場監理工程師復核無誤后進行施工。
3)埋設護筒:護筒一般用4 mm~8 mm厚鋼板制成,高度為1.5 m~3 m,鉆孔樁護筒內徑應比鉆頭直徑大100 mm,護筒頂部應開設溢漿口。
4)鉆機就位:鉆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穩,不得發生傾斜。回轉鉆應使轉盤保持水平,轉盤孔中心、鉆架上吊滑輪和護筒中心應在同一鉛垂線上。機架機管上應做出控制標尺,以便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以及控制鉆孔深度。
5)成孔、注漿:調直機架挺桿,對好樁位(用對位圈),開動機器鉆進,出土,達到一定深度(視土質和地下水情況)鉆孔,鉆進過程中必須保證泥漿的供給,使孔內漿液面穩定。
a.鉆機鉆進時應根據土層類別、孔徑大小及供漿量確定相應的鉆進速度。初鉆時應低擋慢速鉆進,鉆至刃腳下1 m并形成堅固的泥皮護壁后,根據土質情況按正常速度鉆進,若局部出現坍孔時應加設鋼筋混凝土護筒。b.回轉鉆開始鉆孔時宜先在護筒內放入一定數量的泥漿,空鉆不進尺,并從鉆桿中壓入清水攪拌成漿,開動泥漿泵循環,待泥漿拌勻后開始鉆進。c.正循環回轉鉆應符合以下規定:在粘性土層中鉆進時,宜選用尖底鉆頭、中等轉速、大泵量、稀泥漿。在砂土或軟土等易塌土層中,鉆進時宜選用平底鉆頭,控制進尺,輕壓、低擋慢速,大泵量稠泥漿。在堅硬土層中鉆進時,宜采用優質泥漿,低擋慢速,大泵量,兩級鉆進。d.當護筒底土質松軟而出現漏漿時,應提起鉆頭,并向孔內設入粘土塊,再放下鉆頭倒鉆,直至膠泥擠入孔壁堵住漏漿后方可繼續鉆進。e.正常鉆進時應根據不同地質條件隨時檢查泥漿濃度。
鉆孔直徑應每鉆進5 m~8 m檢查一次。f.成孔過程中如發現塌孔應停鉆,回填粘土,待孔壁穩定后再輕提慢鉆。g.鉆孔鉆至設計深度后,應會同有關部門對孔深、孔徑、垂直度、孔位以及其他情況進行驗收,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移走鉆機。
6)清孔及排渣。
a.回轉鉆成孔后可使鉆頭空轉不進尺,循環泥漿。b.孔壁土質較差,可用泥漿循環或抽渣筒抽渣清孔。c.清孔后泥漿密度,應控制在1.1左右,孔內排出或抽出的泥漿用手觸摸應無顆粒感,含砂量不大于4%。
7)制作及吊放鋼筋籠。
a.灌注樁鋼筋制作時應符合以下規定:鋼筋籠制作長度、焊接方法和接頭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的規定。為防止鋼筋籠吊放時扭曲變形,一般在主筋外側每2 m加設一道φ14加強箍。鋼筋籠制作的允許偏差:主筋間距:±10 mm;箍筋間距:±20 mm;鋼筋籠直徑:±10 mm;鋼筋籠長度:±100 mm。b.鋼筋籠驗收合格后方可安放,采用12 t汽車吊下鋼筋籠,控制好籠頂標高。鋼筋籠吊放前宜在上中下部的同一橫截面上,對稱或間隔120°綁好砂漿墊塊或設置鋼筋耳環。吊放時應對準孔位,采用對稱吊筋,吊直扶穩,緩慢下沉。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應立即固定,鋼筋籠就位后其安裝偏差應控制在±100 mm以內。
8)安放混凝土導管。
a.導管內壁應光滑圓順,第一節底管不宜小于4 m,孔口漏斗下宜配置0.5 m和1 m配套頂管。b.導管連接應豎直,接頭加橡膠圈密封,下端宜高出孔底沉渣面300 mm~500 mm。
9)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澆筑采用導管法在水中澆筑。
a.清孔完畢經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后,應立即澆筑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復測沉渣厚度,如超過規定必須重新清孔,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b.混凝土澆筑前,導管中應設置球、塞等隔水;澆筑時,首罐量應保證導管埋深不小于1 m。c.澆筑混凝土應連續施工,邊澆筑邊拔導管,并隨時掌握導管埋入深度,預拌混凝土應保證連續供應。d.混凝土澆筑到樁頂時,應及時拔出導管,并使混凝土標高大于設計標高一倍樁徑且不小于1 000 mm。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拔出護筒,并用素土填埋樁坑。e.檢查每根樁的混凝土實際灌注量,充盈系數要求大于1。
10)試塊留置。混凝土抗壓試塊,應每澆筑50 m3留做一組試件,小于50 m3的樁,每根應做一組試件。
本工程共見證取樣52組混凝土強度試塊,經質量檢測中心檢測,混凝土強度全部滿足設計要求。經大、小應變及樁體鉆芯檢測,工程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工程質量優良。
[1] 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S].
[2] 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
[3] JGJ 94-9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ored pile in complex strata condition
ZHAO Wei
(ShanxiThird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mpany,Changzhi046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key and difficul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illustrated the large diameter bored pile hole, slag, cast-in-place and other ma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mplex strata, taken together more reasonable process, achieved the goal of high-quality, fast, reducing cost.
large diameter cast-in-place pile, complex strata, drilling
1009-6825(2014)22-0058-02
2014-04-11
趙 煒(1973- ),男,工程師
TU473.1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