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山西潞安集團司馬煤業有限公司,山西長治 047105)
程控交換機與生產調度機原采用的組網方式是通過模擬用戶環路接口板(MTRK)來實現,它是用戶級和用戶交換機之間的模擬信號接口,作為用戶交換機的入中繼,直接與市話局交換機用戶單元的用戶線相連,實現市話局用戶交換機下所帶分機用戶的接續。
由于此板帶電工作時間長多次出現電路短路情況,影響了程控交換機與生產調度機之間的正常通信,給井下安全通信帶來了不便,也給井下安全生產埋下了安全隱患,就此問題對程控交換機與生產調度機組網方式進行了改造。
通過2M線(數字中繼線)及數字中繼板(DTI板)對程控交換機與生產調度機進行重新組網,以此改善井上下通信穩定,確保井上下通信暢通,保證礦井安全生產。
1)物理組網。
用2M線(中繼線)及數字中繼板(DTI板)將其相連來完成兩者之間的物理組網。
2)數字中繼板DTI工作原理。
DTI板是數字中繼接口板,用于局間數字中繼,ISDN基群速率接入(PRA),RSM或者RSU至母局的數字鏈路,以及多模塊內部的互連鏈路。每個單板提供4路2Mbps的PCM鏈路。
3)電路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中繼接口完成如下基本功能:幀同步碼發生、連零抑制、幀的調整、極性轉換、時鐘恢復、告警處理、幀重同步、局間信令插入提取。
在接收側,DTI通過中繼接口及外圍電路接收線路上送來的2 048 kb/s的基帶信號,在E1方式下,此基帶信號的傳輸碼型為HDB3碼。中繼接口電路對信號進行均衡,碼型轉換,并恢復數據以及時鐘,提取網管,信令,告警等信息,同時進行成幀處理。CPU讀取中繼接口的信令及告警等信息作適當的處理并打成HDLC包送到相應的HDLC通道,通過單板內部交換網的交換使之和話路(或數據)進行組合,最后以 8.192 Mb/s HW 差分方式送到DSNI板。

圖1 DTI板原理框圖
在發送側,DTI接收DSNI板以并分方式送來的8.192 Mb/s HW,通過本地交換分離話路(或數據)和信令及網管消息。信令和網管消息以HDLC包的形式由通信處理單元處理,并根據需要將信令或網管信息插入到中繼接口芯片的發送碼流中。話路(或數據)分別送到中繼接口芯片,進行發送成幀處理后轉換成HDB3碼給對端。
4)物理配置如圖2所示。

圖2 物理配置流程圖
1)中繼數據介紹。
在交換機中,一個目的碼出局的所有路徑由出局路由鏈標識。其中每個出局路由鏈包括四個路由組。每個路由組由多個路由組成,每個路由對應一個中繼組,同一個路由組的各個路由/中繼組之間話務實行負荷分擔。
中繼電路組簡稱中繼組,是交換機的一個交換模塊和鄰接交換局之間的具有相同電路屬性(信道傳輸特性,局間對電路選擇等)約定的一組電路的集合。
一個中繼組限制在一個交換模塊內。一個交換模塊內的中繼組統一編號,數量可以達到255個。不同交換模塊的中繼組編號彼此獨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便于中繼組的管理,同時由于有路由數據配合使用,又保證了中繼電路管理的靈活性,實現統一路由中中繼電路的負荷分擔。
2)路由鏈、路由組、路由、中繼組的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路由鏈、路由組、路由、中繼組的關系示意圖
3)中繼管理數據配置流程圖見圖4。

圖4 中繼管理數據配置流程圖
添加生產調度機號碼分析,整個設計流程結束。
基于以上數據配置完成,程控交換機與生產調度機之間互撥及跟蹤數據分析,被跟蹤用戶可以成功進行本局通話。
采用數字中繼組網后,消息編碼靈活,傳遞速度比較快,由于它采用的冗余技術和故障自動診斷措施,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便于與數字終端、數字傳輸系統的聯接,實現了數字終端、傳輸與交換的綜合與統一。擴大了通信容量,極大地改善了通話質量,大大提高了井上下的通話率、工作穩定可靠性,使之維護更加方便,確保了通信正常穩定。降低了通信系統投資,并為井上下發展綜合數字網(IDN)和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奠定了基礎。
[1]朱世華.程控數字交換原理與應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
[2]桂海源,駱亞國.NO.7信令系統[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1999.
[3]張振川.程控電話交換原理[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4.
[4]蘇駟希.通信網性能分析基礎[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