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淑瑛
(山西八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7)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自己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環境問題已被人們廣泛關注,從自然資源到能源消耗、從環境污染到治理等無不彰顯著人類對自己生存環境的關注。綠色建筑的概念也逐漸被人們普及,相對建筑工程的全壽命周期,建筑工程的施工階段雖然較短,但其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卻是十分突出的,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建筑工程中的綠色施工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節約能源方面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2005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批準發布《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中,強制推行以減少施工生產污染物、降低能源消耗、節約生產成本、保護周邊自然環境為基本宗旨的“綠色施工”,把節能環保施工技術作為建筑企業施工的重要管理控制內容。建筑施工活動中產生的大量垃圾、施工過程中生成的各種粉塵、廢棄物、光聲的污染,以及對這些垃圾和光聲、粉塵的污染的處置程度一直是綠色施工解決的主要問題。另外,各種資源和垃圾的再利用對人類社會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工程建筑不論是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還是在竣工驗收階段,對人類環境的保護和社會持續發展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綠色施工就是要在施工過程中,力求做到“四節一環保”,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嚴格控制各類污染,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減少各類資源消耗量。
綠色施工并不是現代施工技術中新的思維途徑,多年來我們的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都有實踐,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了一定的技術措施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然而,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單位多是為了滿足政府的要求,或是為了申報各類獎項的需要,沒有形成積極主動的態度,在施工中采取的技術措施也是比較單一的,沒有采取一些創新性的技術措施和相應的管理辦法,不能在施工準備階段就將該項工作作為一個系統的、完整的、持續的、規范的施工管理內容,將真正的綠色施工應用到整個施工過程中,從而形成一種常態化的施工控制手段。同時建筑施工企業一般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預算和施工成本上,把施工成本的節約和施工進度的控制作為企業在社會的主要競爭力,而沒有把企業的綠色施工能力也作為未來社會的競爭力。
當今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化,工程建設中各類精細的分工使得一個項目在施工建設階段涉及的分包單位逐步增多。如何在工程實踐中對眾多的分包單位進行平行管理,使得總包單位和各分包單位在各自分包范圍履行自己綠色施工的職責,并在工程建設中凝聚眾多分包單位實現快捷有效的總承包管理,是總承包管理工作中又一項新的課題。
項目綠色施工主要控制的環境因素包括:噪聲、現場揚塵、運輸遺灑、污水排放、光污染、固體廢棄物棄置等。綠色施工是實現建筑各類重大環境因素控制的關鍵環節,應該以現場施工的主體為主要對象,從建筑設計階段就開始考慮,對建筑物中占成本比例較大的建筑材料,如鋼筋、模板、混凝土等方面采用新型環保節能材料、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改進施工工藝、更新二次設計觀念、減少廢棄物的排放。
所謂“綠色施工”,是指遵守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在施工過程中體現安全、文明、健康、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建立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落實工地環境保護措施,將工程施工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1)綠色施工的組織管理。
工程建筑不僅在于它有舒適優質的使用功能和綠色建筑的性能,更在于它在建造過程中的綠色施工,如果過程控制沒有達到綠色施工,那么打造綠色建筑也是空談。綠色施工需要參與各方共同協助、鼎力配合。一個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施工參與各方之間對綠色施工應有各自的職責,建立綠色施工的各類獎懲措施。
施工參與方不僅是指施工單位和各分包單位,在這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社會各級監督機構均應作為綠色施工的參與方,履行它們各自的職責范圍。建設單位在工程項目立項到設計階段就需要考慮本工程的綠色節能和環境影響;設計單位在考慮建筑設計使用功能的同時還應對一些建筑節能環保材料有充分的認識,并盡可能的采用;監理單位作為常駐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的單位,對施工現場一些影響周邊環境和污染的做法應提出異議,并督促施工單位進行整改;施工單位作為綠色施工的主要操作單位,項目經理應作為綠色施工的第一責任人,建立綠色施工相應的管理制度,并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及要求編制綠色施工專項方案,全面考慮綠色施工的各項要求,結合施工企業的職業健康與安全及環境方針編制項目部的管理計劃,充分體現企業親近自然、保護環境的管理理念。
2)材料的重復利用。
工程建設項目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能源,現場的施工污染也是項目全壽命周期內最為嚴重的。因此建筑施工材料的重復利用已經成了建筑施工發展的主導方向。減少能源消耗、保護各類資源,充分利用各類廢舊垃圾也是建筑綠色施工的基本原則。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到很多施工過程中的節能減排措施,如:施工現場施工降水的重復利用、建筑垃圾處理后的重復利用、現場施工用電的各類節能措施、各種新型的、再生的建筑節能材料等等。建筑施工過程正在逐步的從一個資源浪費型施工過程轉向一個材料重復利用的資源節約型的施工過程。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來看,建筑材料的重復利用不僅大大的減少了建筑施工的廢棄物,而且在材料回收過程中也給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根據國家的科技扶持政策,建筑企業在綠色施工方面的科技研發力度也在逐漸的加大,對資源重復回收利用,施工現場的節能減排措施,如:砂石等固體廢棄物可加工成各種墻體材料、再生混凝土骨料等等方面的研究也正在進一步的深入。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重復回收利用和其他節能減排辦法,為綠色施工創造條件。
3)減少施工現場污染、尊重周邊環境。
建筑工程的施工環境不僅僅是指施工現場的泥漿、油污、粉塵的小環境;在現代化文明的城市中更多的是指建筑施工對施工現場周圍的大環境。現場施工的噪聲對周圍居民的聲污染,粉塵固體懸浮物對周圍居民出行的影響,夜間施工的照明對周圍居民的光污染等等,這些環境污染在施工過程中已經引起了周圍居民的強烈不滿和抗議。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減少施工現場對周圍環境的干擾也成了綠色施工中的一個重要事項。建筑企業應該制定必要的防擾民措施。減少噪聲污染主要是施工機械的聲源,其中打樁機是噪聲的主要污染源。禁止夜間施工不僅是減少噪聲的主要措施,而且也是減少光污染的主要措施。另外,施工企業可結合當地氣候采用適宜的施工方法,合理的安排施工順序,以此來減少施工現場對周邊環境的干擾。
4)信息化的技術支持和應用。
建筑施工中隨著工程的進度,各方面的工程管理均是動態變化的,施工過程控制也將隨之變化。綠色施工采取的各種措施也是隨著工程各節點的不同而變化。所以,施工企業需要采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延伸管理幅度,來實現建筑施工業務分散化作業的集中管理。依靠施工過程的動態參數,實施動態的施工管理,以達到高效、低耗、環保的目的。施工企業要加大推進公司和項目各層級的信息化建設,實現項目管理的相應功能的集成,借助信息化手段將施工過程中產生和需要的信息進行有效處理,從而提升項目的綠色施工管理水平。
施工項目在項目可視化方面需進一步推進遠程視頻監控體系建設,通過信息化的視頻監控方式,重點對現場安全文明、施工過程和環境控制等進行監控,對隨時發現的各類問題、隱患,及時溝通,及時整改,對現場的綠色施工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5)積極應用新能源技術。
目前施工項目在新能源應用方面的探索正在悄然升起,從設計階段就對新能源的使用進行了充分考慮,綜合人與自然生態融于一體的理念,打造了一座座宜居的綠色建筑。施工中也積極引進各類新能源的應用。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區別于傳統能源的各種能源形式,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它能夠節省資源,減少廢氣排放,減少對地球資源的使用和破壞。熱泵就像泵一樣,利用少量高位能(如電能、太陽能、生活和生產廢熱等)轉換為可以供采暖、空調、生活熱水使用的高位熱能。
上海世博會場館大量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地源熱泵和江水源熱泵技術,充分展示了新能源的無限魅力。世博會除“一軸四館”為永久性場館以外,其余主要是臨時建筑,不可再利用的混凝土和磚石等材料一般很少采用,全面嘗試各種低能耗、無污染和再利用的綠色建材,并在過程中體現“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的大量應用是上海世博會上的科技亮點。
我國綠色施工還處于大力推進階段,各地區綠色施工的作用并不明顯。我們的綠色施工更注重過程的控制,必須是資源節約的、確保安全的、確保質量的、環境友好的。綠色施工必須使企業從被動適應轉變為主動響應,充分發揮綠色施工對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作用,提高綠色施工的社會效果,從而將綠色施工逐步轉化為一種常態化的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