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君
(大連三和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00)
詩情畫意的境界是中國園林創作的一貫追求,當人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的自然環境相互交融、相互激發的時候,實現景與情的統一時出現的園林意境。意境給感受者以無窮的遐想或回味,它寄于物而又超然于物之外。藝術的想象力在鋪裝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利用聯想的方式對園林景區的主題和意境進行表達,從而對景區氣氛進行烘托。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園林鋪裝景觀具有其獨特的特點,正如計成在《園冶》中講的,鋪地設計應該有“蓮生襪底,步出個中來;翠拾林深,春從何處是”的意境。其實整體協調是其強調的主要觀念,目的就是同環境渾然天成,從而讓人流連忘返。鋪裝景觀的良好,常常對空間產生詮釋、補充、烘托主題的積極作用,通過鋪裝圖案對意境加以強化,這在中國園林中屬于一種藝術手法。因此在現代園林中,可加入一些抽象的圖案或通過富有變化的線條進行喻意表達。在鋪地應用中對中國的與西方的,古典的與現代的圖案藝術表現要多加注意,從而使人們對美的享受能最大程度地獲得滿足,在意境上能透出立意。
利用園林鋪磚的視覺效果,對游人的視線進行引導,在最少的路程里和最短的時間內使游人看到應看的景色。直線形的線條鋪裝在園林設計中較常使用,從而引導游人前進;當游人需要對某一重要景點關注的時候,走向的聚向景點方向的鋪裝非常實用;在游人需要停留駐足的地方,則實施穩定性或無方向性的鋪裝。同時,空間感可以利用鋪裝線條的變化加以強化,例如:鋪裝面的寬度可以用垂直于視平線的鋪裝線條加以強調,鋪裝面的深度可以用平行于視平線的線條加以強調,對這一功能合理利用能夠在視覺上對空間大小進行調整,產生使窄路變寬、使小空間變大的效果。
園林道路對空間能產生組織和分景的作用。它的鋪裝和線性,能夠與園林山水、植物、建筑等在景觀空間上形成各種變化。空間界限的變化通過園林鋪裝的材料或樣式加以體現,將不同的暗示產生在人的心理上,從而實現功能變化和空間分割的目的。活動空間若是具有兩個不同功能,鋪裝的過程中常常采用不同的材料,或者用同一種材料鋪裝,其鋪裝樣式也應當采用不同的。
園林景觀中鋪裝是一個重要部分,地面鋪裝的空間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是在對不同氣候的適應性以及功能方面的彈性、體感性等特點充分結合全面考慮的同時,對環境與材料的質感、色彩等美感特性協調的因索全面兼顧的條件下營造出來的。所以它讓行人產生了更加輕松走路感覺,而鋪裝的關鍵點就是創意、色彩、形狀及質感等。
恰當、合理的使用變態式路面,形式活潑、自由,將動感和韻律賦予景觀之中。變態式路面形式,尤其是恰到好處的運用汀步,會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汀步是由大小不同、自然方形的石塊組成,通過汀步間隙水體隨形自然下流,過渡自然的動靜水體,充分顯示了活潑輕松的自然風貌,形成較強的韻律感,協調統一于自然環境。當人們戲水嬉鬧,踏石凌水而過,增添無限情趣,整個景觀洋溢著無限的活力及生機,使空間獲得充實的目的。即使是路面上的汀步,也會將一種動感帶給人們,使人愉悅。
鋪裝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具有鄉土特色的卵石、片石等,將自然素材固有的天然美全面發揮出來。其土產石材主要包括鐘乳石、卵石、片石等,通過它們實施園林鋪地,不僅在價格上比較便宜,在取材方面也非常方便,而且鄉土特色極其濃郁。鋪地形式可以通過卵石與天然石材拼貼而成,會產生自然古樸的效果,具有立體感,協調全園的自然風格,獲得多樣統一的效果。當然風景區道路可以通過自然石材與人工塑石相結合的方式加以構筑,從而達到以假亂真,產生天然野趣的濃郁效果。
2.3.1 指引功能要不斷加強
鋪地對游人的行為進行指引的方式可以是鋪地的質感和紋樣。現在專類園在大部分公園中都設有,在專類園中通過鋪裝動物與植物等相應圖案,可以成為特殊的一種指引標識,獨到新穎,讓游人耳目一新,一目了然。對不希望游客進入的一些區域,可通過障礙性鋪裝加以限制,例如,將隆起的卵石、礫石等鋪砌在該地段,既可使游人行走不舒適而不愿進入,又暗示游人不宜進入此地,收到阻止游覽的效果。
2.3.2 強化營造意境
中國園林中一個最本質的特征就是意境的營造,它也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精髓所在。環境氣氛的渲染應該通過鋪地來實現,在審美過程中使游覽者激發出一種聯想和想象,從而獲得一種美的愉悅,達到一種美的境界。
[1]周曙,鄭鵬,黃婉春.淺議中國園林中的意境觀和構景觀[J].北方園藝,2010,(10):161-162.
[2]楊建欣.淺析成都東湖公園的景觀鋪地設計[J].廣東園林,2009,(01):93-94.
[3]王波,李成.透水性鋪裝與城市生態及物理環境[J].工業建筑,2002,(12):45-46.
[4]萬萌江.淺談園林景觀的地面鋪裝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