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斐
(周口師范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1)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其中英語改革最為矚目,分值由原來的150分降到120分。隨后,教育部也公布了相關高考改革方案的細節,從2017年開始,高考統考將不再考英語,而是把英語作為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隨著高考英語改革的推進,高校英語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否則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是EGP教學法。EGP即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縮寫,是通用英語的意思。這一方法在我國英語教學界占有穩定的地位。EGP教學理論的核心內容是重視英語語言知識本身,從拼寫、讀音、詞匯、語法、句法、理解、翻譯等進行學習和訓練。然后所有這些知識的學習都是以英語語言知識為根本,以語言和文化為重,很少涉及像科技、軍事、法律、醫學、計算機、旅游、商務等專業性內容。因此導致高校英語老師及英語專業學生處于一個兩難境地,深感大學學到的知識和社會需要嚴重脫節。如何解決這一困境,筆者在本文以ESP教學理論為指導,旨在尋求一條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可行性方案,從而順應當今改革浪潮,推動學生個人發展,老師職業提升以及社會發展變化。
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縮寫,是“專門用途英語”或“應用英語”的教學理論。這一理論最初形成于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其理論基礎是功能主義的語言觀。Halliday在1964年出版了《語言科學與語言教學》一書,他在此書中曾經提到關于ESP的概念:“English for civil servants;for policemen;for officials of the law;for dispensers and nurses;for specialists in agriculture;for engineers and fitters”。[1]從這一概念來看,ESP是相對EGP而言,是專門針對具體學科而開展的英語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思路和途徑。從性質上來說,ESP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理念覆蓋的知識面較廣,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這種教學理念的實施必須在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充分完成。其次,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的分工不同,英語教師的授課要為專業教師服務,確保專業知識能夠毫無障礙地獲得。
在國外,不同的國家對于ESP教學理念的實施不盡相同。作為ESP發源地的英國,在課程實施中主要集中在課程大綱的設計以及教學環節的組織上。歐洲的大多數國家重視這一理念中專業語言的描述。而在美國,ESP則是更加重視這一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探究。在中國,由于不同地區人才需求不同,各地區的人才培養方案也就不同,從而導致ESP教學理念的實施也大不相同。例如沿海地區及北上廣等較發達的一線城市,這些地方和國際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合作交流比較密切,對各個專業的要求都很高,各個專業的人才需求要求我們必須做到認真衡量專業中的每一個要素,落實到各個專業的具體教學大綱上,結合各專業教學內容的設計,確保充分實施ESP這一教學理念。
縱觀我國英語教學史,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之時,英語就是高考中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在1987年9月開始實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時隔兩年,又增設了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考試原本是對在校大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檢測,后來被作為社會各行業選拔人才的標準之一,因此大學的英語學習及考試成了全民熱題。大學英語的學習及各種考證之所以如此熱門,主要是因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行業都需要基本英語知識。根據我國國情以及教育的發展,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小學英語教學效果不盡人意。主要是我國知識人才的斷層。尤其在一段時間里,外語就等于俄語,英語專業的學生寥寥無幾。在此發展背景下,中小學英語師資較弱,并且社會的變化發展也未能為英語語言學習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及經濟條件。中學英語學習效果不盡人意,就只能在大學繼續補充學習,以便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和發展。所以,那時的大學英語教學基本采用EGP的教學理念,不斷補充和豐富學生們基礎英語的學習,鞏固和強化英語知識的學習。
改革開放的發展變化致使這一教育結構得到很大的改善。20世紀90年代,英語一度成為大學中的熱門專業。各個高校無論從專業設置還是就業前景都為英語語言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小學英語教師基本實現專業化,無論從語言知識還是語言文化方面都是受過系統的專業學習。所以,現在中小學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相對扎實,高中畢業生能夠基本完成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都已基本實現教學大綱的要求。如果大學英語依然采用EGP的教學理念實施英語教學,學生們英語知識的學習重復率過高,會造成大量的師資的浪費、同時浪費學生們學習時間,不利于學生們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這樣大學生英語學習就成為一種重復學習,沒能夠學到新的知識,同時也無法滿足各行業日益發展的社會需求,為學生的就業造成了很大的難題。因此大學英語改革勢在必行,而具體改革的實施則必須在改變教學思路及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完成。這一改革的具體變法則是大學英語教學理念要實現由EGP向ESP的轉變。
ESP教學理論和實踐在我國的普及和應用則是改革開放之后。準確來講,高校英語教學中的ESP教學還處于EST階段,EST即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縮寫,是科技英語的具體的英語教學方法的實施。可教育界有關人士卻把EST等同于ESP,混淆了二者的概念。就兩者之間的關系,業界人士展開了一場激烈辯論。有人認為,EST科技飛速發展的產物。要想使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就必須不斷改革英語教學,充分發揮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的作用,二者相互配合,從而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而有人則認為,這一理論和ESP是有差異的。ESP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先后歷經四個階段,即語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目標環境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語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和技能與策略分析skill and strategies analysis。它本身存在邏輯理據,至少包括詞匯、句法、修辭和交際技能與策略四個方面。[2]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應從這些方面發揮主觀能動性,以英語為教學手段,充分學習國內外專業學術文獻,甚至專業技能等的學習應成為專業英語,而非科技英語。就二者之間關系的辯論,直接影響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思路及未來的教學發展方向。
然而,無論科技英語還是專業英語,在我國高校課堂的實施效果卻不容樂觀。究其原因,這和ESP教學實施中的教材、教學目的和教學主體三要素有密切關系。各高校為適應目前大學生就業以及社會發展需要,紛紛開展商務英語、科技英語等課程。然后學生們使用教材卻參差不齊。有些高校教師為了職稱評審需求,匆忙編寫的專業英語教材缺乏真實性,整本書中的各個章節的關系不緊密,邏輯關系不強,更談不上實際應用性。如果教材選擇不對,無疑等同于植物種植在不適合生長的土壤里,這種教學無論思路如何正確和科學,都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專業人才的。其次,實施ESP教學理念的英語教學,必須明確教學目的。要想把這一教學目的具體化,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大綱及實際教學課堂設計。教學大綱的制定和教學課程的設計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這需要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共同探討,理清思路,制定出符合這一專業需要又能保證學生英語基礎的可行性方案。要想制定可行性方案,我們必須進行深入扎實的理論及實踐研究,經過多年的苦心鉆研,努力解決實踐探索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們在學習中走彎路,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最后ESP教學的實施要明確教學主體。以學生為主體是ESP教學理念實施的核心內容。任何形式的教學都必須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基本需求為出發點。尤其是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由于其本身的性質及屬性,教學課程必須突出學生,教學目的明確。這是ESP理念的基本準則。我們采用這種教學并不只是為了學習專業英語中的使用原則和規范,而是在理解專業英語規范的基礎上培養實際應用的能力和策略,確保可以解決專業英語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我國ESP教學理念的實施的任務還很艱巨。面臨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和改革浪潮的推動,大學教學模式改革迫在眉睫。這就要求高校英語教師繼續學習擴充知識。英語教師在鞏固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選擇一門專業課繼續深造,充分利用基礎英語的優勢,把專業知識的前沿信息及時帶到課堂上來。同時專業教師也要普及英語語言知識,努力做到雙語教學。這樣才能保證ESP的教學順利實施,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精尖人才。這自然也就解決了當今所謂英語課在大學課程中遇到的困境,同樣也就解決了大學生就業難和社會人才急缺的尷尬處境。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要以ESP教學理念為指導,調整師資結構,制定切實可行的大學英語教程大綱,根據課程大綱修改和完善教學課堂設計,結合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的優勢,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們理解并接受ESP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各方調整和改革,以ESP教學理念為指導,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必將在改革的過程中逐漸成熟并取得良好成效,從而幫助大學英語教師成功轉型,同時幫助學生們迅速找到定位,為個人發展和社會需求奠定良好基礎。
[1]Halliday.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London:Longman,1964.
[2]范誼.ESP 存在的理據[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46-48.
[3]秦秀白.ESP的性質、范疇和教學原則——兼談在我國高校開展多種類型英語教學的可行性[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3,(5):79-83.
[4]束定芳.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目標與方向[J].東北師大學報,2012,(1):87-89.
[5]楊惠中.關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2):29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