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茂男
(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近年來,由于受到社會環境、社會風氣、傳統教育理念、家庭教育觀念以及“90后”學生思想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高校學風面臨著一些不容忽視且亟須解決的問題。2011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充分認識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構建科學的學風建設工作體系,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學風建設工作已經刻不容緩。[1]輔導員作為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務者,同時作為學生的青春領路人及人生導師,更應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部分學生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目標只放在眼前,缺乏長遠考慮,同時沒有成才意識。沒有明確的學習生活目標導致部分學生學習功利化,只顧眼前利益,同時導致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不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和生活。更有一部分學生,由于高考的壓力,導致其進入大學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后,放松了對學習的要求,認為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沒有多大用處,整天想著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產生一種被動學習的思想。
2.學生學習態度不嚴謹
部分學生受當今社會拜金主義之風的影響,認為將來有經濟實力就等于個人的成功,所以有些同學在剛進入大學就開始奔波于各種招聘、兼職并樂此不疲,同時對于專業學習提出“60分萬歲,61分浪費”的口號。同時,由于高校擴招,導致學生層次參差不齊,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在進入高校后學習困難,特別是一些理工科專業,原本期望的大學美好生活和在學業中受到挫折的現實存在的差距,使學生備受煎熬以致放松了對自己學業的要求,不思進取,出現厭學、曠課情況的發生。
3.學生專業思想薄弱
由于就業壓力的逐年加大,導致部分學生在就業時與所學專業嚴重不對口。正是受這樣因素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各種認證考試以及社會性的考試中去。從本質來說,主要是因為在高考報志愿時對專業沒有足夠的了解與認知,把對專業的認識理想化。當發現對專業的主觀認識和現實出現了差距后,導致對專業學習毫不興趣,從而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學習問題。
社會環境影響著學風的形成,它的時代特性在學風中得以鮮明體現。所以,社會和學校與當代學分問題緊密相連。
1.社會因素
學風建設的阻礙在于社會的不良風氣。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等各種不良風氣,常以各種方式滲透到校園中,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的形成。尤其是在網絡上,各種信息魚龍混雜,難免有錯誤思潮混在其間,再加上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對較弱,易受外界感染,使得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學風建設工作難度大大加大。
2.高校因素
當前,高效管理存在著“重管理,輕引導”的問題。學校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日常管理上,認為井然有序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紀律,就是達到管理目標,但是這種方法只能保證學生“來教室”,不能保證學生“來學習”。讓學生們真心意識到“來學習”的重要性,才是學風建設的關鍵,但這必須依賴于學校的管理引導。此外,龐大的招生人數,讓管理者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心有余力不足,只忙于一般事務性工作。因此,學風建設整體失去了強有力的保障,出現了“重管理,輕引導”的局面。[2]
3.學生自身因素
沒有固定教室和班主任是大學學習的兩個顯著特點,上課、自習、課外活動都要靠學生們的自覺性。但是一部分學生的自律能力、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差,難以適應大學生活,不能通過有效途徑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就出現了“掉隊”的現象。
1.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風建設
從新生入學開始,輔導員就應該把學風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讓學生熟悉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引導學生熱愛學習,提高學習效率。輔導員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做針對性教育。讓學生知道,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致使知識在競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不能掌握現代知識的人非常容易被社會淘汰。因此,輔導員要多多關注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同學,注意他們的上課表現,與任課老師溝通,及時掌握思想動態,并有針對地對其加以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端正的學習態度。
2.加強學風制度建設,強化三級管理
學風建設是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輔導員必須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而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學風建設檢查制度等,來對學生的生活、學習行為進行有效規范。同時,建立適當的考核、獎勵制度,通過先進的帶動作用,促進其他同學進步,引導更多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在優化管理方法時,輔導員應該注意發揮三級管理網絡的作用,即輔導員—學生骨干—學生自身。輔導員在面上監督,學生骨干在線上促進,學生在點上自我管理。對違反制度的學生要給予嚴格的批評教育,以促進其端正學風。
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風建設的主動性
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題。加強學風建設,須要重點發揮學生們在學風建設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首先,要發揮學生在班級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在此過程中,要求每一位學生,按照學風建設的相關要求進行自我檢查,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制訂改進學風的有效辦法。其次,要發揮學生在文明宿舍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寢室衛生、紀律、文化等方面的積極主動作用,共同營造良好、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氛圍。最后,發揮學生在黨團建設中的主體作用。[3]
4.以學生成長、成才、就業教育促進學風建設
學風建設中,輔導員應緊緊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目標,將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做到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學習、獨立自強的精神,學生的創新意識,多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學活用,掌握所學知識。對于大一新生,輔導員還可以通過入學指導教育,使他們盡快地適應大學生活。通過結合專業,建立個性化的思想指導,讓學生了解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做好每學年的獎學金、助學金評定工作,充分做到公開化、公平化、公正化,真正發揮獎學金、助學金的目的和作用,以此更好地激勵學生進步,創造人人爭先進的良好校園風尚。
5.關心困難學生群體,全面促進學風建設
全面推進學風建設,就要加大對學習困難、經濟困難、心里困難的學生的關心。這三種學生是輔導員工作的重點,也是學風建設的重點,學習困難的學生,由于自律能力差,從而經常遲到、曠課,對此,輔導員要從根本出發,制訂有針對性的具體解決方案;對于經濟困難的學生,輔導員老師應該積極提供勤工助學的信息、幫助申請助學金,為這些同學解決經濟困難;對于心理困難的學生,輔導員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關心他們,經常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調整心態,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生活、學習中去。總而言之,只有全面把握好學習困難、經濟困難、心理困難的學生的問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全面提升學風建設的成果。
學風建設作為高校的一項基礎工程和系統工程,輔導員應該加大力度研究其內在規律,明確學生在學風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并發揮輔導員在此中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全力以赴推進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學風建設工程,為社會培育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1]宋文秀.大學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工作策略探索[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4):60-62.
[2]李莎.新時期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工作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3,(12):100-102.
[3]朱小利.輔導員在樹立優良學風、班風中的重要作用[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