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權,付文龍
(哈爾濱師范大學教務處,黑龍江哈爾濱150025)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階段已轉向大眾化教育階段。隨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增多,人才培養規格多元化、個性化日趨明顯,社會要求人才類型有更強的應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更高的專業素質和動手能力。所以本科應用型人才具有更寬厚的知識,更強的技術應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更高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相對科學型人才而言,具有更快的上手能力,更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其人才的主體規格為:基礎實,知識寬,能力強,素質高,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專業能力。
實踐是認知的基礎,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所以高等學校應把實踐教學的目標定位為培養高素質、創新性人才,實踐教學是能夠驗證理論知識學習情況的基礎,同樣也能夠成為提升理論教學的方法。學生可以在實踐教學中發現問題并從問題中了解了自己理論知識的不足,在理論知識中讓實踐知識得到升華、創新,這就是實踐教學的獨特作用。
各高校為了貫徹教育部的相關文件精神,都加強了學科相關的實踐教學,在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中也把實踐培養人才納入了主體部分。但目前一些高校的實踐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模式化和單一化等問題,比如,理論教學不能結合實踐進行,在實踐中不能得出理論知識,每年的實踐教學大同小異。這些問題的存在是必然的,因為傳統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根深蒂固,好多教師都是從這個理念中培養起來的,而新時代的教學方法又剛剛起步,一些教師很難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都是在“復制”,而西方國家的教育方式則是“創造”。西方人更注重個性培養,而中國在培養模式中更注重學生的模仿能力,而不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實踐教學方面也是如此,沒有創新性和多元性的實踐教學體系,模仿照搬情況嚴重,沒有培養讓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是把學生“復制”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人才。如此培養的學生缺乏創造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應如何培養個性化創新人才,在教學方法上應改變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把單一的理論培養變成多元化的個性化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體系。把實踐教學應用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層面上來,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就是發展實踐教學,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讓實踐教學成為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個性化和素質教育的突破口,讓學生從實踐教學中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發揮自身特長,從實踐的認知學習、社會實踐、生產實踐等多樣化的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全面推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把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實踐教學的根本,在個性化培養上努力,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曾經的諾基亞廣告語說過“科技以人為本”,而現在的教育也應該做到“教學以培養人才為本”,注重個性化實用型培養,才是新時代教學改革必備的條件。
應如何做好實踐教學的改革,讓實踐教學更富有創新性和多樣性,是實踐教學改革的關鍵。實踐應以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為基礎,給學生創新創造的空間并作為目標,做出理論化和系統化的改革。
1.課上的理論教學結合實踐教學情境設計。根據不同的課程,探索課程教育方式,采用啟發式教學、情景模擬式教學等方式,通過設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再運用理論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
2.認知實習和實踐實習。為使學生深入了解自身所學專業及課程設置情況,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專業素質,提高專業技能,認知實習和實踐實習是實踐教學的必要環節。計劃相關專業到對應的企業、實驗室、實習基地參觀學習,在實踐實習中讓理論知識得到充分的驗證,讓理論知識在實踐實習中得到實際應用,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除必要的驗證性實踐外,不斷增加探索性、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拓寬設計內容,提高學生創造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綜合實習與生產實際掛鉤,增加學生直接知識的體驗,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社會實踐教學。由負責實踐課程部門組建學校社會實踐團隊,增加學生在社會實踐的機會,可采用長期和短期社會實踐和實踐課程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鍛煉學習,從思想政治教育到專業理論都可以作為社會實踐教學的基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團隊協作雙方面能力,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得到提高。
4.科研實踐研究。在經過認知實習和實踐實習及社會實踐后,成立專門的科研小組,對相應的實踐課程進行剖析研究,讓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充分論證的同時,再從實踐中充實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讓理論得到升華。成立科研活動小組和實踐創新團隊,大力扶持優秀的團隊,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組織相對應專業的實踐技能大賽,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性。
5.創新生產實踐。通過科研實踐的研究,形成創新生產小組,校內校外相結合,生產實踐研究相結合,組織學生參加先進企業的研究項目,學習實踐,在校內對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大膽創新生產,總結創新生產中的不足,讓學到的知識通過實踐生產得到充分的驗證。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和階段,逐層研究,形成階梯型創新生產模式,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貫穿整個實踐體系。
1.應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高等教育培養應用型、職業型、高級技能人才的教學體系,主要包括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型的理論教學體系與實踐教學體系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的基礎,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應用,所以在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中,課上的理論教學結合教學情境設計,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也更容易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在就業指導課的課堂上,由教師擔任聘用方,由學生扮演應聘者,組織小規模的應聘情景模式,學生們在課堂中得到了鍛煉,教師在情境設計中傳授了理論知識,再通過教師的理論知識灌輸以及啟發式教學等方式,使課堂學習的過程不僅是獲取理論知識的過程,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最好的方式。
2.通過認知實踐教學增強對理論教學的理解。在認知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高等教育的培養中不應該出現“死讀書,讀死書”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認知實踐教育方式對專業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認知教育讓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避免出現“瞎子摸象”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講理論,在理論上推展實踐。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去相應學科的公司、工廠和學校去參觀、聽講座、組織研討小組。在這一點上,我們團隊根據實踐教學認知教學組織學生去聽取專家講座“龍江講壇”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通過對課堂外的認知實踐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同樣也豐富了課余活動。學生們反響強烈,并且要求多次聽講。這種認知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樣也讓他們通過認知實踐教學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
3.通過科研實踐研究啟發學生創新生產實踐。由教師指導,組成創新科研小組,首先對基本的理論知識進行科研實踐,在基礎理論的研究中探索創新的生產模式,可在實驗室或者是社會實踐教學中開展,比如在生物實驗室中可以讓學生對其花苗的培育進行研究,在土壤中的培育、在營養液中的培育有什么不同,讓學生在理論知識中實踐,通過實踐得出理論知識的結論,說明對其改變培養環境時對花苗所造成的不同影響,如果在培養環境中加入可實施的另一種環境,會有什么改變,加以研究、創新,并得出結論。學生在這種實驗實踐中,不僅有濃厚的興趣去開展實驗,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創新能力。目前的高校己經基本完成了實驗室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所以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加以科研實踐小組的成立,根據學生的興趣分組,將學生的積極性和科研性調動起來,與創新生產實踐相結合,能夠全面提高高校的實踐教學應用。
4.學習、生產、研究和創新相結合的校企共贏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有兩大好處,高校方面可以根據理論知識的需要去企業進行生產實踐,通過初期的認知實踐,生產實踐再到最后的研究實踐和創新實踐,通過與企業合作來完成理論向實踐的轉向過程,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第二大好處就是學校在培養尖端人才的同時企業可以從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為日后企業填進新型人才奠定基礎。所以說校企合作是校企供應的局面。
1.加強實踐教學制度的構建。應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大綱,從認知實踐、社會實踐、生產實踐、科研實踐以至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各類實踐教學匯編成綱,并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實踐教學各院系的總結和改進計劃,實施成果也都有綱可依。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是實踐教學的基礎,也是實踐教學更加系統化、規范化。
2.確保實踐教學的充足性。理論教學是基礎,實踐教學是將基礎得以應用,如今的社會更需要應用型、素質型人才,光靠理論知識已經很難在當代的社會中發展,所以單純的理論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人才需求。高校應將理論教學時間和實踐教學時間有效的分配,制訂出合理的實踐教學的課時要求。只有給學生更合理的實踐教學周期,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在實踐過程中學習和創新。
3.加大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多元化的實踐教學,創新性的實驗實訓課,都需要實驗室的完善和社會實踐的投入,學生科研經費的投入也是實踐教學的關鍵。實驗教學是學生把理論知識轉化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環節,要想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必須加強對實驗室的建設。實驗室的綜合性和自主創新實驗室的構造,可以大大加強學生實驗實踐的興趣,是提高他們的科研性和創新性的平臺。鼓勵學生創新性研究,以創新科技基金的形式提供,更好地調動學生們科研能力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
4.拓展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只有穩定的高水平的校內外實習基地才能提供實踐教學的保障,所以學校不僅要穩定現有的優秀的校內外實習基地,更應該拓展新型的、優秀的實習基地,只有讓學生接觸新興的實習基地,才能與新時代的社會環境。尤其是能讓學生進入到企業公司生產第一線上去體驗實習,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發揮更多的能力。
5.加強實踐教學教師的隊伍建設。要想保證高質量的實踐教學,就必須加強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的建設。現在很多高校理論課教師很多,但是主管實踐教學的教師卻很稀缺,對于這種情況,應該考慮將年輕一代的理論教學教師培養成為理論與實踐教學雙手抓的全面性教師,提高實踐教學的整體隊伍。還有一種就是將企業相關的技術人員或是專家請進學校進行特定模式的講授,將這種技術人員或專家與學校理論性教師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會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教學的核心是以人才的培養為目的的,如何才能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提升自己,才是實踐教學的主旨核心。
我們應該鼓勵有能力的學生申報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積極性,全面調動學生的興趣。如果獲得科研立項,由相關專業的教師帶隊進行研究指導,同時讓他們將自己的想法以論文的方式寫出來,并提供平臺發表,充分調動學生們對科研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建立系統的教學體系、將多樣性和創新性的實踐教學得以應用以及提供給一個完善的教學平臺都是提高實踐教學發展的重點。多樣性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有更多的興趣來參與完成研究實踐教學,而創新性的實踐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具有創造性和科研性,通過創新性、多樣性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培養多元化、復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1]張玉平.淺談研究型大學的本科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3):63.
[2]王謝勇.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7):123.
[3]彭志廣.實踐教學體系創新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