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鑫,湯 佳
(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揚州 225127)
水土資源是重要的基礎性資源,必須加強對水土資源流失的治理,通過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強化,遏制逐步惡化的環境、生態與資源形式。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是對水土資源進行監測,抑制水土資源流失的基礎工作,應該從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價值的認知出發,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進行全面分析,進而找到確保和提升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措施,在確保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質量前提下,探尋確保環境、生態、資源有效保護的新機制。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可以提供監測地水土資源流失的實時情況,這有利于對水土資源流失實際把握,能夠在認知水土資源流失的前提下,采用主動的方式來防范水土資源流失。通過大量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信息積累,能為科技人員提供水土保持監測區域內的生態環境信息,生態工程得到信息與數據的保證,節約生態工程投入,縮短生態工程時間。
當前房地產、工礦建設、高鐵建設成為拉動社會經濟主要形式,這些建設可能對環境有所改變,進而影響水土資源的分布與利用,如果控制不符合自然規律,則很容易造成水土資源流失的問題。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可以對水土資源進行連續、實施監控,適時作出生態環境預警,在維護社會生產與工程建設同時,控制和維護生態環境,減少水土資源損失。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以翔實的數據和專業的信息,為地方政府和規劃部門提高輔助決策建議,這是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高層次職能體現,當前全國都面臨著發展的問題,而水土流失區域往往是經濟發展緩慢地區,如果沿用傳統的先破壞、后治理方式,則會造成本已脆弱的生態與環境的全面破壞,這將使這些區域完全喪失發展的機遇。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的信息,這樣就可以使相關的決策更加具有科學性,進而能夠為地方發展創造一個優良的空間與環境。
當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發展落后,導致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中出現了各類難題,一方面,由于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投入不足,當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手段明顯落后,傳統的測釬、測尺、測繩在實際中仍在繼續使用,遙測技術、GPS系統、遙感軟件在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應用還停留在理想的水平,這會影響到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實效和質量。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投入,水土保持監測的網點往往出現數量上的不足和分布上的失當,由于沒有必要的資金支持,當前水土保持監測網點,大多分布在水土流失和地質災害嚴重的區域,對潛在發生水土流失的區域卻沒有必要的覆蓋,這樣難于對水土流失加以控制。此外,當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人員的素質存在參差不齊的實際問題,由于沒有必要的投入,導致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長期停留在低水平,沒有專業的教育和培訓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人員的發展難于保障,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質量、效率問題產生就成為一種常態。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具有專業性和技巧性兩個方面特點,在長期的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中應該依靠專業的標準來確保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質量。當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存在相關標準不完善,沒有針對性的水土保持監測實施細則,這使得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內容、方式難于得到規范,既不利于實際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實施,也會影響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權威性,這會影響到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深入開展,難于發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深層次價值。
我國幅員遼闊,水土流失量大面廣,必須加強監測質量,要想把監測質量搞上去,國家和地方財政必須加大對水土保持監測的投入,增加監測點,購置先進的監測設備,引進高素質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監測數據的質量。
水利系統應加大對監測技術標準研究投入,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進行水土保持監測標準制定工作,應該結合我國已有水土保持監測的研究成果,先制定一個相對完善的技術標準,讓地方和各部門按照這個標準再制訂地方和部門的標準,再逐步完善。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是資源和生態保護與開發的基礎,做好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有利于治理水土資源流失和惡化的實際,以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為基礎可以實現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和長期發展。當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存在方法與策略上的問題,導致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質量難于保障,水土流失和自然生態破壞還在加劇。新時期應該針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變革,以加大投入和強化標準為途徑創建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新機制,使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問題得到解決,實現對水土流失的全面控制,達到生態、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
[1]康玲玲,吳卿,羅中偉,等.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效益監測方法探討[J].水土保持通報,2004,(03):85-86.
[2]李銳,楊勤科,溫仲明,等.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環境效應研究綜述[J].水土保持通報,2002,(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