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鶴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育部,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體育俱樂部模式與其他的模式不同,它是一種新型的體育教學改革創新形式,充分地擺脫了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體育俱樂部主要是以學生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課外生活逐漸豐富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參與活動的形式由被動變為了主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以及自身身體素質的提高。我國在2002年頒布了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指導綱要,進而推動了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發展。
從目前我國的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的發展情況來看,主要分為課內體育俱樂部、課外體育俱樂部以及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三種模式,這三種模式都是從課程的宏觀角度出發,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關心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里的情感,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和輔導,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體育項目學習的要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學習的興趣。這種教學模式不再強調教師和課本的主導地位,而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為主,只保留部分基礎性的課堂常規,這種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和教師的自由空間,更利于培養學生養成自我學習鍛煉的習慣。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主要是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積極培養學生的上課主動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去學習。在這種體育俱樂部模式中,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知識,還能夠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讓學生在實際的體育學習的過程當中,以運動為樂趣,培養學習終身運動的思想,可以說體育俱樂部的出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所需。
現階段高校的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分為三種,但是從我國目前的教學改革來看,教學模式還是以課內俱樂部為主,在課內俱樂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采用體育俱樂部的模式進行相應的課堂組織,這種模式開展的形式大致分為大眾健身式教學模式、自由輪換式教學模式兩種。大眾健身式教學模式是以班級為單位,教師根據課程的內容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會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單獨性的指導,在課堂當中留有足夠的時間供學生思考。自由輪換式教學模式是學生自己根據體質的差異以及對體育項目的興趣程度,選擇相應的課時內開設的項目進行學習,在不同時段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意愿更換體育教學項目。
高校體育俱樂部是我國對于深化高校體育改革以來的成果,隨著人們全面健身運動意識的提高以及對終身體育理念的不斷理解,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始積極地加入到體育活動當中,并且逐漸形成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因此,學校是有責任、也有義務地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體育鍛煉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方面的服務,只有形成體育鍛煉的氛圍,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才能夠真正地在學校中發展擴大。
從現階段我國的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組織的形式來看,大多數情況都是以單項的運動為主,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籃球這一類,還有就是對女生針對性較強的健美操項目。可是由于受到學校體育設施以及體育軟硬件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大部分高校的體育項目的發展都受到了相應程度的限制,比如球類運動,球類運動需要較大的場地,但高校大部分場地都是早就形成規模的,沒有多余的地方用于建設其他的球場,所以場地問題成為許多高校都面臨的問題。再就是目前許多高校的俱樂部內,男生要比女士的數量多很多,而且女生多數選擇地都是健美操和體育舞蹈等項目,造成了俱樂部內男女比例不協調。
影響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經費問題,由于俱樂部教學模式是新出現的一種教學模式,所以目前許多高校對此還不是很重視,體育社團的經費也就比較單一,這是限制社團發展的一個方面。體育社團經費緊張就會導致場地等硬件設施受到制約,而硬件器材不足必然會制約體育活動的開展,因此,經費不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入團的積極性。
目前,各大高校調動學生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模式已經逐漸成為體育教學改革中的主流模式,學生自身也逐漸意識到了體育的重要性,并愿意花更多的時間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而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的成立,就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體育健身條件,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通過體育俱樂部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所以體育俱樂部模式今后會更加符合學生的要求。
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發展不僅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培養了學生的體育興趣。但是隨著近幾年高校招生人數的增加,體育場地設施漸漸地無法滿足學生數量增多的需求,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體育俱樂部模式的發展。因此學校主管部門要采取正確的措施,逐步健全管理制度,適當地增加一些體育場地,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鍛煉身體,配合教師完成體育課堂教學任務。
[1] 李志蘭.關于普通高校實施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研究[J].體育科研2006,(01):63-65.
[2] 羅達勇,汪海燕.我國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現狀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0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