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慧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新聞傳媒集團,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1)
新聞的橫空出世無不凝結著編輯的心血,新聞編輯不僅要做好新聞的選材工作,還要做好新聞的選題及立意工作,新聞編輯作為新聞的把關人對新聞的制作和傳播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
廣播電視新聞的結構由標題、導語、主體、結尾等部分構成,一條廣播電視新聞的成敗和如何書寫新聞的標題、導語部分具有極大的關系,因此,要想讓廣播電視新聞充分吸引人的眼球,首先,要在新聞標題、導語書寫上下功夫。其次,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好壞,做好前期的編輯工作是關鍵。再次,要善于把握新聞的核心價值并在編輯時有意突出。最后,要善于結合新聞事件來編輯新聞畫面和畫面語言以及把握好廣播電視新聞的輿論導向。
第一,在新聞標題、導語書寫上下功夫。廣播電視新聞編排是一門藝術,作為廣播電視新聞的編輯人員,不僅要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思想、具備敏銳的新聞感知能力,還必須掌握一些必備的新聞書寫及報道技巧,通過合理安排新聞結構和巧妙搭配新聞熱點,實現新聞報道的整體優化。在如今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如果新聞標題、導語書寫得過于冗長、拖沓且生硬,人們便不會對此產生閱讀興趣,這條新聞也就失敗了。從這點上可以看出,趣味性對廣播電視新聞的書寫而言至關重要。為此,在書寫廣播電視新聞導語時,要巧用動詞或是靈活運用一些修辭方法,在語氣上可以采用疑問或是設問等方式,以此來激起人們的好奇心和興趣。除此之外,廣播電視新聞的標題、導語書寫還要做到言簡意賅、短小精悍。廣播電視新聞標題和導語作為廣播電視新聞內容的概括和凝練,只要能將新聞事件敘述清楚即可,因此,在書寫廣播電視新聞標題和導語時要注意控制字數。
第二,做好廣播電視新聞的前期編輯工作。在傳統意義上,人們普遍認為編輯是負責新聞后期制作的,其實不然,伴隨著新聞媒體規模的擴張、從事新聞媒體人員的增加,經常有記者因找不準新聞采訪的重點,而錯過了對最佳和最必要新聞材料的采訪和記錄,這不僅給新聞播報帶來了困難,而且失去了原有的新聞播報風格。這使得編輯的任務悄然發生著變化,此時編輯不僅要做好新聞材料的后期制作、加工工作,還要注意保持新聞材料的原有風格,為了完成這一任務,編輯的工作不得不提到前頭。并且編輯還要親身參與到前期記者的采訪工作中,幫助記者定準采訪方向。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編輯可以預先對所要播報的新聞事件背景有所了解,進而對本次所要播報新聞事件做到心中有數。
第三,善于把握新聞的核心價值并在編輯時有意突出。古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便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對于新聞價值的判斷而言也是如此,判斷新聞價值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答案自然也是不同的。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想真正地把握新聞的核心價值并在編輯時有意突出,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還需要具備看待問題的獨特視角和眼光,并且做一個新聞領域中的有心人,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細節,捕捉全局。如同報紙版面大小具有固定性一樣,電視廣播新聞每期所要采訪、報道的內容也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在編輯新聞時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突出重點,并且所編輯新聞內容要緊緊圍繞著當期所要宣傳的新聞主題展開。
第四,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善于結合新聞事件來編輯新聞畫面和畫面語言。在新聞中加入畫面和聲音固然能使新聞本身變得生動、形象,但如果編輯在為新聞事件搭配畫面和聲音時,沒有從報道新聞的全局出發,所搭配的聲音和畫面不合適,則不僅不會起到令新聞事件生動、形象的作用,還會因此而影響了新聞的傳播。因此,編輯在為新聞事件搭配聲音和畫面時要全面考慮到報道新聞的實際需要,應結合新聞情況的實際需要來考慮。盡管新聞的種類有很多,比如:時政新聞、新聞快訊、社會新聞等,并且這些新聞的種類不同其內容和性質也是不同的。但對于新聞編輯而言,處理新聞的目的無外乎將新聞事實本身的特點進行突出。比如:新聞編輯在處理報道奇聞異事的新聞快訊時,雖然奇聞異事本身并不具備經濟、政治意義,但受眾對于奇聞異事反而有一種強烈的獵奇心理,因此,編輯在對新聞語言、畫面處理時,要注意擺放好奇聞異事的位置,并通過奇聞異事的現場表演畫面與獲得的榮譽、畫外音的結合,給人們提供一種滿足獵奇心理的基本功能。
第五,把握好廣播電視新聞的輿論導向。新聞事件在編輯過程中要強化對新聞導向的突出作用。任何一個新聞事件的發生,都必然要對輿論起到一定的影響。就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職責來說,要將這種輿論導向作用進行突出強化。比如遇到時政新聞,關于各級政府舉行某些會議、開展某項活動,下鄉送溫暖或者慰問貧困兒童,探訪留守兒童收養機構或者參加一些利國利民的市政工程建設等活動,其在新聞導向上應該是以積極、陽光、溫暖、人性化,頌揚黨和國家、政府對民眾關懷備至,對弱勢群體關愛有加等正向的宣傳。由于新聞媒體都是面對著廣泛的社會大眾進行傳播,其新聞的畫面、語言都可能造成非常廣泛的社會影響。因此在新聞事件播放之前,必須要嚴格做好編輯處理工作,嚴格把握新聞事件的輿論導向,避免新聞事件的畫面語言不協調而出現相反的效果。
[1] 李天世.如何做好廣播新聞節目編輯工作[J].科技傳播,2010,(15):24-25.
[2] 吳燕.淺談電視新聞的編輯與組合[J].視聽,2012,(09):67-68.
[3] 張忠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J].青年記者,2011,(20):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