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成男
(延邊銀監分局安圖辦事處,吉林 安圖 133600)
確定“一村一品”,支持重點村,指定專門的基層行(社)與所在轄區的行政村結成幫扶對子,負責做好“送資金、送信息、送科技”工作,定期與村兩委會成員和農戶代表座談等工作,解決農戶在發展“一村一品”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問題。截至2014年7月末,延邊農合機構與481個行政村結成幫扶對子,發放貸款28 225萬元。如敦化農商行與東興隆河村結成幫扶對子,累計向該村發放優惠利率貸款520余萬元,帶動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 100元。
加大對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及蔬菜塑料大棚設施等信貸扶持力度,穩固“一村一品”發展基礎。延邊地區農合機構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投放基礎設施貸款38 515萬元,投放農貿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流通基礎設施貸款29 500萬元,投放蔬菜塑料大棚設施貸款714萬元。如延邊農村商業銀行通過引進社團貸款方式,向延吉市萬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累計投放貸款25 000萬元,支持其建設大型綠色農副產品轉口貿易基地,帶動了6 000多名剩余勞動力就業。
通過布放POS機、增設ATM機等離行式自助機具、設立助農取款點等方式,將基礎金融服務向行政村、自然村進一步擴展,為“一村一品”建設提供便利金融服務。截至2014年7月末,延邊地區農合機構在農村區域布設ATM機、POS機和其他支農結算工具1 199臺,覆蓋延邊州612個行政村,占行政村的58.51%。各類助農取款點交易總量129.63萬筆,交易總金額105 911萬元。同時,延邊農合機構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化業務,改進服務方式和支付結算環境。今年1-8月份,累計發卡45.83萬張,累計交易額511 257萬元;開通手機銀行2 324戶,累計交易額為4 000萬元,開辦網上銀行6 066個,累計交易額為79 665萬元。
結合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生產經營特點及經銷模式,量身定做特色的金融產品,推出了“公司+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及“合作社+農戶”等貸款方式,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種植大戶及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累計投放貸款5.62億元,助推了黑木耳、優質水稻、人參及圓蔥等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鏈條形成,促進了特色農業的發展。如琿春農聯社向琿春市綠色米業有限公司發放300萬元貸款,同時企業為生產資金存在缺口的農戶在銀行提供擔保,為20多戶農民解決了100多萬元資金缺口,實現了農戶、企業、銀行三方獲益。
以建設“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示范村”為工作重點,深入開展信用農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和信用社區的評選活動。延邊農合機構累計建立農戶信用檔案76 321份,評定41 823個農戶信用戶、13個信用村、8個信用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授信32 154個信用戶,金額8.9億元。如和龍農聯社于2010年評定八家子鎮河南村為該社的第一個信用村,評定信用戶154戶,累計向該村發放圓蔥種植貸款1 682萬元,惠及種植面積43hm2,實現圓蔥收入361萬元。
截至2014年7月末,延邊地區農合機構累計向63個鄉鎮發放“一村一品”專項貸款151 773萬元。其中:發放黑木耳貸款24 389萬元,人參、松茸、靈芝類貸款10 356萬元,延邊黃牛、梅花鹿等養殖業貸款14 135萬元,綠色米業貸款16 873萬元,蘋果梨等水果類貸款6 884萬元,累計信貸扶持了特色主導產業鄉鎮21個,“一村一品”專業村384個,分別占鄉鎮總數的33.33%,行政村總數的36.71%。
目前,延邊地區農合機構信貸已惠及了9個綠色大米品牌、1個黑木耳品牌、1個人參系列品牌。其中:“嘎呀河”牌綠色大米榮獲農博會名牌產品并通過國家級AAA認證,“雁鳴湖”牌精米獲得國家綠證,填補了敦化市綠色農產品的空白。
延邊地區農合機構累計向1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43 610萬元,帶動周邊農戶16 660戶;向10個家庭農場發放貸款4 988萬元,帶動周邊農戶470戶;向246個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發放貸款7 584萬元,帶動周邊農戶1 383戶,農業的產業化水平有所提高。
通過信貸扶持重點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促進特色產業基地加快形成。截至目前,延邊地區農合機構向65個特色產業生產基地發放貸款21 928萬元。其中:46個黑木耳生產基地;16個人參產業生產基地;2個綠色大米生產基地,1個綠色農副產品轉口貿易基地,尤其是汪清縣天橋嶺鎮被授予“全國黑木耳主產基地”稱號,切實提升了農特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和附加值,延伸了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