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群
(中國能建黑龍江省火電第三工程公司,哈爾濱 150016)
生物質能源電站使用的秸稈作為能量轉化的載體,但是由于單位質量的秸稈與煤炭類礦物質產生的能量相差較多,因此我們在進行生產過程中就需要較多的秸稈材料,這就導致在電廠的建設中需要較大的存儲空間進行燃料的存儲。由于電廠在進行生產中以此消耗較多的秸稈這就要求堆放較多秸稈的料場必須要有良好的防火安全系統,嚴防堆料廠出現煙頭或是在附近有人進行燃放煙花爆竹等。秸稈的火災防范工作是生物質能源電廠進行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生產的過程中要有專業的人員對料場的防火工作進行定時的巡查,一旦發現有火災隱患必須立刻進行解決,因為如果出現火災那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生物質能源電廠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將大量的秸稈有順序持續不斷的運到鍋爐內進行充分的燃燒,在運輸大量的秸稈的過程中需要相關的設備同時進行合作包括存放秸稈的底料倉室、傳輸皮帶、螺旋機、緩沖壓料倉。秸稈燃料除了供應系統、傳輸系統外還需要有處理特殊情況的應急系統,當秸稈在鍋爐內部進行燃燒時鍋爐內部的溫度會迅速的提高,整個機組就會順利安全平穩的運行,但是在供應燃料的過程中出現了斷貨的現象導致鍋爐內部的燃料缺失后爐內的溫度就會迅速的降低,這就很容易引發設備在迅速降溫的過程中出現損壞的現象。這時就需要采取緊急措施進行爐內溫度的控制,可以采取降負荷降低爐內的壓強,或是開對空排汽的方法進行處理保證鍋爐內部的溫度能夠及時快速的降低下來。如果上述的措施不能保證鍋爐的內部溫度穩定那我們就有必要開閘停機保障設備的安全。當前電廠的發展模型越來越趨于人性化和科技化智能化,節省空間和能源,保證電廠安全平穩的運行。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一些地區在使用生物能發電的方案中多數是采用單機組進行發電的。單機組的使用就可以消耗掉附近區域產出的秸稈。單機組的發電容量一般是在十幾MW到幾十MW之間。由于電容量不是很多,同時機組的相應設備也是簡單,因此對于機組的變壓設備也是采用較為簡單的系統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設備機組不設獨立的電機啟動變壓器,通常采用的是雙向變壓器,這就可以使變壓器在電機啟動的過程中保證電機運行的穩定,同時又兼顧了發電機出口的主變壓器的雙重作用。這種電廠的建設模式不僅適合我國多數地區的實際情況,同時還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對于電廠整體的管理也節約了較多的工作,便于電廠的日常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廠用電系統是一個內部與外部相協調統一的綜合系統,要保證好廠用電系統的順利運行,就要協調好廠內的用電系統與附近的村莊,輸電線路,和當地的電網管理部門的協調工作。電廠用電系統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較多,比如輸電線路的施工運行是否順利,鐵塔施工工作以及線路保險柜的調試工作的運行狀況,等等。由于生物電廠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其運行后的經濟效益是比較可觀的,因此通常情況下由當地的政府部門出錢進行建設服務百姓。
在廠用電系統一時無法正式受電的情況下。以施工用電作為單體調試的臨時電源可以在一定程度開展現場的試運工作。比如小功率電機試轉、汽機油系統過濾、DCS系統上電復原、靜態聯鎖調試、啟動爐試運等。化學制水系統的用電量也相對較小,一般可以利用施工用電進行系統調試。通常施工用電的容量較小,其保護措施、設備可靠性方面也較薄弱,有時會引發低電壓、電源缺相等情況,對此需要加強監控,否則一旦出現可能會聯鎖導致電機等設備損毀等情況。
生物質能燃料有較好的易燃性。在啟動引風機后。鍋爐點火時只要用較小的點火熱量即可實現有效點燃。當前多數鍋爐仍設計有油燃燒器。而實際運行中人工點火較用油燃燒器點火的可操作性更強。同時由于減少了燃油儲存、供應系統。油系統運行方面的安全風險大為減少。運行費用開支也因此節省。
生物燃料在經過初級破碎后物料仍非粉末狀態。在物料燃燒充分程度上受到較大制約,在鍋爐啟動初期一次風溫度較低時,易發生尾部煙道余料燃燒。過高的溫度易造成布袋及煙道各膨脹節損傷并浪費能源;過低的溫度會導致尾部煙道腐蝕并不利于布袋除塵的效果。在生物質電站機組的試運中,把握好燃燒等環節的差異,并結合常規火力發電機組的試運規律。通過科學合理的組織。可及時將生物能電站的靜態投資轉為生產力,發揮出其環保、低碳及可持續等優勢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物質能源電廠有著廣闊的前景,電廠在建設和使用中需要考慮較多的因素,妥善處理好所有的因素包括電廠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是建設生物質能源電廠的關鍵基礎。隨著人類的發展,不可再生資源的不斷消耗,使得人們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來,生物質能源發電廠是未來發電行業的主體,因此值得我們花費精力進行了解研究。
[1]李永華.生物質電廠鍋爐燃燒調整試驗研究[J].鍋爐技術,2008,39(4).
[2]江學榮.我國大型機組啟動調試管理若干問題研究[J].電力建設,2008,29(6).
[3]吳偉.單縣生物發電示范項目燃料系統設計研究[J].電力建設,2006,27(12).
[4]馮柏燕.利用生物能源發展秸稈發電[J].河南科技,2006,(0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