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華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哈爾濱 150080)
以路面設計及水文、地質不良路段的路基病害處理為重點,應根據公路的等級及使用任務和功能,合理利用地形,正確適用技術標準,保證線形的均衡性進行設計。
根據沿線地形變化情況,堅持選線與地形和自然景觀的相互協調、注意繞避不良地質路段。平、縱均采用各種曲線組合形式,并盡量滿足平、縱曲線的最佳搭配,使之達到曲線圓滑,過渡順適的要求。縱斷面設計時,還應分段綜合考慮路基的抗災、防洪、最小填挖和控制點的要求以及縱向排水要求。
注重支擋構造物的選型與布局,根據地形、構造情況做好邊坡設計,為控制邊坡地表水對坡面的沖刷,填挖高度一般控制在8m以內,并做好截水溝設計,確保路基和邊坡的穩定。
當公路建設完成后,在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很少會有人去分析公路設計的合理與否,對設計的意義和理念更是無人問津。有些設計單位在進行公路設計時,往往為了追求設計的工期進度而忽視了公路建設的原則意義,當公路使用過程中出現任何交通事故時,責任通常只從駕駛者、交通工具、非人為因素等方面尋找事故的原因,很少有人去分析公路自身的設計是否存在不足,而公路設計方面也不善于總結自身存在的問題,沒有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忽視了對公路設計方案的整改,造成公路使用中安全隱患的存在。
在當前的公路設計中技術人員很多,并且大多數都是具有充足經驗的人員,他們十分熟悉公路的測繪、勘察以及設計,可是具有創新精神類型的技術人員卻非常缺乏,甚至可以說沒有。雖然公路設計不屬于新興的技術,可并不意味著公路設計過程中沒有擁有創新精神技術人員的必要。與此相反,在一個非常完美的公路體系設計流程中,如果給其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必然可以促使公路設計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過程。
根據地形圖選擇橋涵位置,確定小橋涵中心樁號及與水流交角。根據已有經驗和規范公式,計算橋涵位處流量大小,確定小橋涵孔徑及孔數。
“保證路基設計的穩定性”是公路設計的基本原則,路基的穩定可靠是公路使用中安全的保證,也是公路耐久性的重要影響方面。為保證公路設計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的合理利用,要加強公路路基的強度施工建設,為了提高強度可以采用鞏固路基填料的方式,對于路基填料的選擇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填料的強度合格。其次是對填料的混合使用,在路基填料的混合中要確保沒有相排斥的材料使用情況,保證路基建設的安全。公路設計路面的平順也是公路設計的原則之一,路面的設計直接影響交通的順暢和車輛行駛的速度和舒適度。在靈活性與創造性的設計理念中,要對公路路面的設計著重加強強度和平整度方面的設計。在路面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路面的承載能力、與車輛的摩擦力以及車輛的安全行駛速度,結合各方面影響因素,進行綜合性分析評價,保證路面的安全。在不同地區,針對不同地形地勢的要求,對公路路面設計要采取針對性技術手段進行實施,為保證路面的耐久安全,可以適當采取物理手段或化學手段進行增強。
公路擋土墻類型的設計可以參考國內具有先進性的設計觀點以及實例,主動研究坡面防護新穎的技術,根據路段的自然條件,靈活對公路使用的擋土墻進行設計。比如當前廣東省的一些高速公路使用花池墻和階梯柵欄兩種非常新穎防護結構形式的擋土墻,不僅可以達到防護的作用,還可以充分豐富公路的景觀。由于我國當前的大部公路沿線設計的擋土墻具有非常重的人工痕跡,對公路景觀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在設計者進行公路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公路靈活設計,按照沿線地質情況與邊坡實際高度,盡可能降低防護工程的具體體積,同時還需要配合地形起伏的特點,合理調整擋土墻高度,增強結構物的景觀效果。公路設計需要具備靈活性和創造性的想法并不意味著要嘗試構建一個全新的標準,只是以靈活使用當前的規范、標準以及規章制度為基礎的前提下而形成的,公路設計者需要以嚴格遵守項目規劃為前提的條件下,積極發揮個人的想象力、獨創性和靈活性,按照規范內容,在標準內容內靈活使用設計指標,根據實際設計出不僅可以適合使用的功能,同時還可以保障安全運營,與自然和人文環境融為一體的公路。
在對公路景觀造成影響的原因中,路基邊坡形式是最主要的原因。路基邊坡的坡率和形式的選擇在影響邊坡穩定的同時,還可能對環境保護以及景觀效果造成影響。邊坡坡率需要靈活自然、根據實際情況出發,盡可能促進邊坡外形和四周環境融合為一體,將明顯的人工痕跡仔細抹去。設計過程中需要按照地形地質情況、邊坡高度以及四周的環境特點對各個邊坡逐個研究,制定合適的邊坡形式與坡率。
[1] 傅濤.公路設計的靈活性與創造性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2,(09):79.
[2] 昶慧芹,張孟強.公路的靈活性設計[J].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11,(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