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其政,徐瀾濤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哈爾濱 150080)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民的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對互聯網絡的需求也在不斷更新變化,傳統的單一的固定互聯網絡已經不能適應當前人們對于網絡應用需要。移動互聯網絡的出現,為解決當前網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保障。
網絡技術的發展,舊的技術被淘汰,新的技術逐漸被推廣和應用,其中,網絡技術中,Web應用技術和寬帶技術已經在不斷更新變化并取得了進一步發展。移動互聯技術是繼寬帶技術和Web應用技術后的又一個新的技術突破。移動互聯網絡技術自身的特性也逐漸成為其發展的優勢。其中,移動互聯網絡技術自身的隨身性、可鑒權性、身份可識別性都是以往互聯網絡技術中沒有的。移動互聯網絡的自身特性,滿足了人們對于網絡技術發展的要求,并為傳統的互聯網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新的商業運行模式,使得互聯網絡從傳統的圖文時代發展到了今天隨身性較強、影像傳輸迅速的時代。移動互聯網絡的發展同時,也給網絡運營商帶來了新的商業運營模式,也逐漸成為移動網絡運營新的戰略要點。
移動互聯網技術是互聯網技術和移動技術發展的有機結合體,是獨立的同時也是統一的。互聯網技術從固定模式發展到移動模式的過程中,呈現的特點就是移動化程度逐漸地加強,固定化的程度減弱。移動互聯網絡的定義可從兩個方面進行概括,首先,從技術層面來看,移動互聯網絡技術以寬帶技術為核心,可以提供語音、視頻和多媒體業務服務,以網絡開放式的模式為基礎。從移動終端定義移動互聯網絡的定義,為移動設備開始出現了手機、筆記本、上網本等通過移動網絡獲取移動網絡服務。這其中,互聯網絡是移動網絡的核心,移動設備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移動互聯本身的隨身性決定了其有獨特的技術性,能以此滿足用戶的需要。雖然移動互聯網絡和桌面固定的移動網絡,都是互聯網絡的核心,但是,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出現,移動互聯網絡的實時性、隨身性、隱私性、便捷性、準確性和可定位性逐漸顯示出移動互聯網絡的優勢。具體來說,移動互聯網絡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終端的可移動性、業務的使用隱秘性。同時,移動互聯網絡還表現出移動終端和網絡的局限性。
IT技術產業的發展,促使移動互聯網絡的發展逐漸進入了互聯網絡發展的早期時期。根據移動網絡發展的周期性,可以推測出移動發展的又一個新時代。移動互聯網絡的發展,使得移動產業逐漸成為當今發展最快的、效益也較高的產業,其發展前景十分光明。
中國移動互聯網絡的發展,從開始到現在,一共經過了3個歷史時期。這3個歷史時期共同組成現在互聯網絡技術的共同成果。
移動互聯網絡的3個階段。首先,我國的互聯網絡是引進其他國家的互聯網絡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展,逐漸進入第二階段。隨后,在互聯技術發展基礎上,進入了3G時期。中國互聯網絡用戶是世界最大的客戶群體,同時這一群體正在不斷擴大,并逐漸出現年輕化和老齡化。
移動互聯網的競爭,從開始單一的網絡競爭演變成為產業鏈接的競爭。很多企業將互聯網絡的主體進行多元化,各個主體間的連接不段裂變和細化,競爭開始變得激烈,這種競爭不僅源于同行企業,也來源于異質企業。比如,一些網站在做網絡服務的同時,還將通信的費用分攤到營運商手中,促進新的經濟增長,將產業的鏈條逐漸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條,營運商與移動設備、用戶共同組成了移動網絡的新鏈條。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互聯網絡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其中,發展趨勢向著娛樂、使用、媒體化的程度不斷發展,網絡游戲在需求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發達國家,這種優勢也是最高的。由于互聯網絡技術的發展在我國起步較晚,因此,在使用互聯的過程中,主要還是以應用為主,網絡購物是中國網民主要的應用方面。
無論全球還是國內,排名靠前的熱點應用均來自互聯網公司,沒有運營商主導的應用進入前列。移動互聯網領域,運營商搭建的有圍墻的花園快速坍塌,其門戶網站訪問量急速下降。英國電信,絕大多數移動互聯網應用都興起于互聯網,而后延伸到手機終端,如搜索、視頻、博客、綜合門戶、電子商務等。領軍企業依靠產品創新創造獲取了巨大財富。
隨著移動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逐漸形成的產業鏈,使得互聯的發展不再是單一的個體,相互間的組成部分也在不斷相互融合,運營商和用戶都在充當不同的角色。從產業鏈競爭角度看,產業邊界日益模糊,沒有可通吃產業鏈的公司,單純企業競爭已逐漸轉移為由若干企業組成的產業鏈、產業網、生態系統的競爭。運營商發展移動互聯網業務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運營商管道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如何發展高價值的管道,是移動運營商需要考慮的方向。從用戶需求角度看,傳統的移動應用基本以移動特有業務為主,如短信、彩鈴、彩信等。未來的移動應用應具備互聯網特性,且以從下到上的需求滿足為主,日益豐富智能的終端是接觸用戶的第一界面。
[1] 侯自強.移動互聯網:SP 的未來之路[J].傳媒,2007,(10):87.
[2] 常小兵.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商機[J].現代國企研究,2011,(05):67.
[3] 侯自強.互聯網革命性發展的戰略構想[J].科技促進發展,200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