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哈爾濱市呼蘭區黃土山林場,哈爾濱 150500)
經濟增長是否以損壞地區環境為代價,逐漸成為人們關心的焦點問題,環境問題也日益被人們重視起來,環境的日益惡化使人們開始意識到,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環境狀況。林業的發展需要有科學的育苗管理機制,以對苗木進行科學管理,需要采用先進的、適合苗木生長的育苗方式,在育苗期階段,要進行精心的管理,保證所有的苗木質量良好,提高成活率。
調查顯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林業發展水平還是比較落后。主要體現在我國的林業育苗依舊采用傳統的育苗方式和育苗技術,通常是使用塑料袋逐個將苗兒分開,里面裝有育苗的樹種和供苗木生長的黏土。這種方法培育出的苗木普遍呈現苗木根系較細的現象,絕大部分幼苗的根莖會出現卷根、偏根的問題,這種育苗狀況一直是限制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我國人工育苗傳統觀念一直認為采用容器育苗技術可以使幼苗遠離病蟲害,同時容器還可以保護幼苗的根系完好,培育出來的幼苗是比較優質的。但實際上,采用容器培育幼苗很容易導致幼苗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低劣根的現象。采用這種根系營造的林地會出現低成活率和高死亡率的現象。因此,要采用科學的容器育苗方式,放棄傳統的、不科學的容器育苗方式,以提高林木幼苗的質量,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林業育苗階段是林業造林工程的重要階段,此時段采用何種技術進行育苗關乎到育苗質量的好壞,關乎林業苗木成活率的高低。在我國林業育苗技術中,傳統的方式是采用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是為培養苗木的平衡根系,使用空氣切根,形成根愈傷組織,保證幼苗有效抵御病蟲害的影響。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的容器育苗技術已經淘汰了較多的傳統的、落后的容器,而選擇使用容易透氣、透水、易分解、易穿透并且不用回收的容器,這種容器多數是采用合成材料,以易分解的塑料為主。在國際育苗容器的使用中,一些發達國家使用無紡布容器進行苗木的育種,這種容器是將緩釋全肥進行壓縮,放入容器內部,同時容器也是經過壓縮,減小了體積,便于運輸和銷售。
容器育苗技術是林業育苗技術的關鍵,是保證苗木質量的基礎。在容器育苗操作規程中,首先要對所有的容器進行清洗,然后將它們整齊地擺放在苗床上,以便更好地進行管理。容器內部要使用肥沃的森林土作為容器培育苗木的基質,同時還要保證基質內部濕潤,對苗木進行假植防護護理,始終保持所有苗木根系的豎直,防止出現窩根、露根的現象。對于苗木的根系來說,它是決定苗木健壯的根本,是保證林木成活率的根本,因此在苗木的培育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苗木根系的養護工作。
無紡布育苗容器作為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其基本特點是使用輕基質和無紡布材料,用機器制作透底容器,機器自動完成焊接布縫、裝填基質和切段成型。用于扦插、下種或移栽組培苗的容器成型機有一個大料斗,供進基質之用;有一個成型筒,筒內是推進螺桿,筒外卷有無紡布,其上有一只電烙鐵塊,成型筒端部有一個斜形開口,無紡布在螺桿送料應力拉動過程中,自動折邊重合,烙鐵塊同時予以黏合。無紡布卷掛在成型筒下部,填料、黏合、成型后的容器被機內推出時,由數控電子部件控制,用一個氣動無齒鋸片按設定長度將其切段,并被堆放在出口臺面上,這時工人即可撿抬裝箱,做成不同口徑的進料筒,從而生產不同口徑的容器。通常體外的根系應當通過在一段時間內的停水,自然切除空氣(干枯),并形成愈傷組織。采用上述機器制作無紡布容器,可以保證苗木的根系均勻粗壯。
加強苗期管理,可以有效地將技術更好地應用于實踐,應做好種子貯藏及處理、整地和施肥、作床、土壤消毒、播種等育苗的前期工作,保障育苗的基本條件。在苗木出土前,要保證苗床濕潤,等苗木出土率達到一定的技術要求后,要及時采用退菌特、多菌靈等農藥對苗木進行噴灑,及時防治苗木病害。此后,每隔一定時間要噴灑一次消毒液,除草應根據土壤板結情況而定,一般待幼苗長出真葉前后開始,以后每隔一定時間對苗木進行松土作業,待苗木出齊后要對苗木進行間苗,保證所有的苗木生長距離一樣,滿足苗木的生長需求。對于苗場內的苗木,要挑出體質較弱的、長得矮小的苗木,為其他長得結實的苗木騰出空間。當第一次苗木長齊后,要對其進行施肥,這期間施肥主要以氮肥和磷肥兩種肥料為主,以尿素為輔。當苗木長出葉子后,施肥的時間要縮短,同時還要保證足夠的肥料。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要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一般情況下,應在開始生長時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對于常見的病蟲害,比如金烏龜、紅蜘蛛等這些害蟲會啃食苗木的葉子,這就要求我們在害蟲還是蟲卵的時候就采取措施。
為了更好地加強育林業的發展與穩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與政策,加大了對林業的扶持力度,我們應不斷改進造林方法與育苗技術,促進林業的持續發展。
[1]李春燕.生物有機肥料在林業育苗應用上的生態效應[J].大科,2012,(10):180-181.
[2]劉勇.我國苗木培育理論與技術進展[J].世界林業研究,2000,(0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