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傳宇
(哈爾濱市呼蘭區林業局林業工作總站,哈爾濱 150500)
園林綠化可以美化環境、豐富景觀效果、滿足人們需要。樹木移栽成為園林綠化工程中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并且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還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樹木栽植、樹木移栽所面臨的重要難題之一,就是樹木栽植后的成活率問題。采用怎樣的施工技術,什么方法,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栽植或移植樹木的質量,提高樹木成活率,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這成為現階段社會各界普遍研究與關注的問題。
應該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即根據所在地的氣候、地形條件,選擇適宜的樹種及栽種時間。原則上,要在樹木的休眠期進行栽植,即春季和秋季兩個季節。在春季起苗時,要趕早不趕晚,切記不能太晚。秋季起苗、栽植,一般在樹木落葉以后,大概在10月份。在我國北方地區,比較適合春季起苗、栽植。春季栽植樹木,成活率是秋季栽植的2倍。
要選擇適合樹木生長的土壤,如通風好、透水性好,具有保肥能力的。調查研究顯示,樹木在酸堿適中的土壤中最容易成活及生長。如果所要栽植地的土壤酸堿不適中,應先將土壤進行改良,之后進行樹木栽植。
樹木栽植苗木的選擇,也是保證栽植樹木成活率的關鍵性因素。在栽植苗木的選擇上,技術人員應該選擇比較茁壯、根系發達、沒有病蟲害的樹苗。應考慮其移栽后土壤情況及觀賞性要求。主要是樹木植株枝葉的色彩、形態、風韻,使之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起到美化作用。考慮樹木的抗污、抗毒、凈化空氣的特殊功能。樹種是否適應土壤性質。選苗時,應結合現場情況,考慮在苗木起運過程中,是否適合起重及運輸機械的現場操作。
樹苗栽植前,應按照設計種植位置,依圖按比例在現場標畫出范圍線圈,或用大白粉標明單株種植位置。為了提高樹木成活率和培養樹形,減少自然傷害,樹木栽植前,還應對樹冠在不影響樹形美觀的前提下,進行適當重剪。
根據樹苗特點,選擇不同的深度。深度要深于原來根系的2~3cm。帶土球苗木,邊埋土邊夯實。裸根樹木,根系要舒展,不得窩根,當填土至坑的1/2時,將苗木輕輕提幾下,再填土夯實。樹木栽好后,做好三角支架或鉛絲吊樁。支柱與樹干相接部分要墊上蒲包片,以防磨傷樹皮。
在樹木栽植后,前半個月必須保證每3d澆一次水,水要澆透,并且在澆水后要給苗木培土。苗木發芽后,還要經常對樹木進行噴水、除草、松土,有條件的還可以在樹木根部施肥,促進樹苗生長。
準備工作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移植地方樹木生長環境確定移植品種,盡量選擇樹干茁壯的鄉土品種。移植前,要對樹冠進行修剪,剪枝部分要用麻繩進行捆扎,以免日后和樹干爭水分及栽植過程中造成樹干破壞。
在大樹挖掘之后,要迅速運到移栽地點,進行栽植。要將運來的大樹傾斜放在樹坑內,用吊車將樹干扶正,看看樹冠朝向是否與原來相符,如果不相符要進行調動,盡量與原來朝向相符。要把握好大樹移植的深度。在移植后,要將培土踩嚴實,避免透風,以保證大樹的成活率。
第一,支撐固定。樹種植后應立即支撐固定,慎防傾倒。正三角樁最利于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處為好,并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第二,水肥管理。對新栽植的樹木,栽后必須及時澆足水,確保土壤充分吸水并與根系緊密接合。灌水量及灌水次數可依據樹木的生長情況及土壤、氣候條件決定,做到適時適量。如果根干缺水或澆水過多,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呼吸困難腐爛,均會造成樹木死亡。澆后應中耕或封堰。常綠樹還要注意葉面噴水。地勢低洼處,雨季期間要做好防澇工作,平時也要防止積水。
樹木栽植及大樹移植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技術。要想保證樹木成活率,就要把握樹木栽植的每一道工序,規范作業。
[1]鄭翔守.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及養護管理技術[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0,(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