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睿 ,金凱樂 ,李冠彬 ,代后艷 ,盧婷婷 ,孔祥穎 ,2
(1.佳木斯大學護理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2.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浩浩,男,2008年5月出生,足月剖宮產,出生時未發現異常。目前患兒表現為無呼名反應、無對視、無交流性語言,對圖形認知能力尚可。按照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中的診斷標準并進行孤獨癥行為評定量表(ABC)評定,得分為79分,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CARS)評定,得分為34分,中國比內智力評定IQ值為78,屬于邊緣智力范圍。排除患兒患染色體異常、精神發育遲滯、精神分裂癥、Asperger綜合征、其他廣泛發育障礙以及其他軀體疾病。
2013年6月——2013年12月間,浩浩接受語言治療,但不涉及PECS。治療結束后,由護士和家長對浩浩進行PECS訓練。觀察時間6個月。1.2.1制作PECS卡
選用活頁夾、內頁、魔術貼、塑封膜、塑封機、照相機、電腦、打印紙等物品進行溝通冊的制作。PECS訓練時間:每周5d,每天30min。
1.2.2 訓練方法
PECS包括六個訓練階段:以物換物;擴展主動性;辨認圖卡;句式結構;回應“你要什么?”的提問;能回答評論性問題及表達意念。根據浩浩的情況,護理目標為在6個月內對其完成前三階段的訓練。
第一階段:根據浩浩的喜好,護士制作了水果和玩具車的6寸實物照片并塑封,護士與患兒面對面坐,家長站在患兒身后,最初,每次拿一個實物和一張對應,如橙子,當患兒想要橙子時,就由家長協助患兒拿起橙子圖片,交到護士手中,以換橙子,訓練中不需要使用過多語言提示,反復練習,此步驟完成較好后,再訓練浩浩自主拿起圖片交到護士手中,以換取護士手中的物品。此階段相對簡單,用時較短。
第二階段:首先,將圖片粘貼到溝通冊內,浩浩想得到物品,必須從溝通冊中拿起圖片交給護士。其次,逐漸增加護士與患兒之間的距離,浩浩拿到圖片后,需要尋找護士,將圖片交到護士手中。最后,再逐漸增加溝通板與浩浩的距離,想獲得物品,必須先走向溝通板,找到圖片,再找到護士,換得實物。
第三階段:增加圖片數量,最初為2張圖片,其中一張為浩浩喜歡的物品,他需要走向溝通板選擇一張正確圖片,再走向護士,換得實物,在此步驟完成較好后,縮小圖片尺寸,增加圖片數量,增加難度。
1.2.3 測評
分別于治療前后使用心理教育量表(The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3,PEP-3)測評。
經過6個月的訓練后,浩浩已完成前三階段訓練,經PEP-3量表測評,患兒的溝通、行為評分較治療前有顯著提高,體能略有改善。
本研究結果顯示:浩浩接受PECS訓練后,其溝通和行為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表達意愿較治療前有所提高,情緒較前穩定,配合度增加。適宜的圖片是保證訓練順利開展的前提,制作圖片有很多注意事項,一是根據患兒的語言發展水平和認知能力制作個體化圖片;二是部分患兒伴有運動障礙,圖片以及溝通冊的尺寸要根據患兒的情況而定,不能均一尺寸;三是溝通冊封面和內頁的顏色盡量選擇無圖案的單一色,避免分散患兒的注意力;四是盡量使用活頁夾,以便及時替換圖片;五是選擇患兒喜歡的物品制作圖片,以激發患兒溝通的意愿;六四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實物圖到簡筆畫再到漢字,由簡單到復雜;七是可以將常用的日常詞匯制作成胸卡或掛在鑰匙扣上,以便于患兒日常溝通交流。
本研究中采取制作個體化卡片,并對患兒進行三個階段的PECS訓練,效果顯著,患兒的溝通能力、行為、社會性都有所改善,但由于病例數及觀測時間有限,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1] 李樹春,李曉捷.兒童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 劉敏,馮維.圖片交換溝通系統在孤獨癥干預中的研究述評[J].綏化學院學報,2013,33(10):93-98.
[3] 楊珍珍,吳德,唐久來.圖片交換訓練法對孤獨癥兒童的應用效果研究[J].安徽醫學,2010,31(10):1147-1150.
[4] Malhotra S, RajenderG, Bhatia MS,etal.Effects of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Communication and Behavioral Anomalies in Autism[J].Indian J Psychol Med.2010,32(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