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俊,張 巖
(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沈陽 110027)
A.機電設備處理沒有準確的查找源頭,使得故障重復出現,處理的方向不正確,只解決了表面問題,實質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B.對機電設備實施的表面養護不合理,沒有對設備進行跟蹤,表面養護也不是很明顯。
C.機電設備出現故障時,不清楚故障出現在哪里,只會拿到生產廠維修,使得維修成本過高。
D.機電設備備件管理、備件倉庫管理及人員績效等問題,都是隨著機電設備的發展而出現的,但是這些問題并不一定是阻礙設備發展的障礙,可以把它看成是以后機電設備發展的主體方向,這樣就可以根據這些問題找出原因,從而找到正確的機電設備發展方向。隨著問題逐步解決,將來的發展方向就越來越清晰。
根據實際工作中所總結出的問題,不能只是看問題的表面,要從根本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機電設備所存在的問題大多數都不是一個原因造成的,所以,在解決時,也要注意尋求多方面的解決辦法。如果故障出現,沒有查找到源頭,解決故障時就會出現治標不治本的現象,或者某一問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可是工作人員只解決了其中的一種或兩種,那么這一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所以,針對機電設備這一復雜性問題,提出了在人員培養、質量管理、組織機構等多個體系下,做好維護維修及管理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機電設備的獨有特點,使得它在使用中會不斷更新,這就需要維護人員做到對機電設備系統相當熟悉,對業務也非常了解。系統精通就是對工作人員現在所維護的系統,系統的構成,系統線路的布設等情況,都要了解得非常詳細,這也是工作人員維護好系統的關鍵所在。只有精通維護系統知識,才能在第一時間準確找到故障源頭。熟悉設備不僅要熟悉它的各項功能和性能,因為機電設備是不斷更新的,所以還要熟悉它實時的更新情況,國家是否有出臺新的設備標準等。
加強對維護維修過程的有效控制,在機電設備維護維修與管理工作中,成功引入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想要維護維修工作的質量得到改善,必須實行規范化管理。根據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對每一個維護環節都要制定詳細手冊、程序、須知,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讓每一個技術人員工作起來都有章可循,這樣才能更好地確保維護工作的質量。
機電設備是不斷更新的,工作人員也會有這一情況。新的技術人員加入,必然會給機電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帶來強大的生命力,但是新技術人員的維護維修經驗不足,也給維護維修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新技術人員要及時掌握機電設備所需要的專業性知識,日常維護維修技巧,一點點積累。
組織機構是保證維護維修工作正常實施的基礎。組織機構所設置的原則完全是按照機電設備的維護維修特點設計的。根據管理體系的實施,建立了組織機構,管理團隊分為檢測維修中心、維護實施組、質檢三個部分。質檢以下是質檢工程師,維護實施組下面是維護技術工程師,檢測維修中心下面是檢測調試工程師。其中,檢測調試工程師和維護技術工程師都屬于專業組的范圍。
維護實施組:是完成維護工作的主體,它的主要內容是負責編制年月的實施計劃,負責所維護系統的故障診斷和故障排除,負責將拆卸下來的故障設備送到檢測中心進行檢修,負責建立維護保障項目。
檢測維修中心:主要負責維護實施項目部送交的問題設備,對其進行檢測、維修。負責對送修設備的跟蹤服務,總結設備維修經驗,提出可行性預防措施。
質檢組:成立質檢組是為了加強對維護實施過程和效果的跟蹤和考評,從而建立有效的執行監督機制。質檢組主要負責養護過程的質量監督,并且定期對各維護項目進行記錄,逐漸形成量化的可行性報告。這也將推進整體工作的改進和完善。質檢組是在維護實施組與檢測維修中心之間工作,但是它并不隸屬于維護實施組,其單獨性也有利于對維護實施工作的考評,從而確保了維護工作的質量。
通過分析以往發生的故障,按照故障現象、原因、處理措施等方面進行整理,逐漸形成一個問題檔案,從故障的原因中找到以后應該預防的方向。
信息化是行業發展的助推器,因此,將人員培養、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優化的成果進行建模,形成信息化系統。這一系統可以說是創新成果的承載平臺,同時也是機電設備維護維修工作的實用工具。它可以幫助管理者將業務的相關制度以及流程都直接落實到個人,以實現可視化管理。此外,通過加強系統的應用實施力度,可以在提升機電設備維護維修和管理的創新與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1] 李少石.機械設備管理及動態維修中的可靠性、維修性、經濟性分析[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0,(04):68-72.
[2] 孫發.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護[J].河南科技,2011,(02):58.
[3] 仵占伏.機電設備維修中存在的問題淺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