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日查,馬晨頡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烏蘭浩特137400)
美歐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比較研究
胡日查,馬晨頡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烏蘭浩特137400)
首先闡述了美歐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發展現狀,比較分析美歐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特點及形成原因,考察了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此,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制定,應在保障國民身心健康的基礎上,通過相關技術支持、政策引導和能力建設,推進轉基因技術的研發及轉基因食品的商業化應用,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支撐。
美歐;轉基因食品;食品安全;政策
隨著生物及轉基因技術的快速發展,轉基因食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越來越普及。但是,任何事物的出現都具有兩面性,為確保本國人民的健康和食品產業的競爭力,世界各國根據自身的情況推出了適合于本國國情的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歐盟的大多數成員國是質疑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而政府和專家學者的質疑也對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產生影響。但是,美國對轉基因食品一直持積極歡迎的態度,無論是政府還是專家都在積極推動轉基因食品的商業化。本文通過分析美國及歐盟的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比較兩者政策的不同點,并分析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形成的原因,借鑒美歐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的成功經驗,為完善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參考。
隨著轉基因食品商業化推進,使得人們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問題產生了廣泛的關注。轉基因技術是通過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有用的生物基因轉移到其他生物物種上,從而以此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出來具有新的性狀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但是自從轉基因技術發展以來,其安全性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由于轉基因食品是2種性狀不同的生物體或者植物通過互相汲取而培育的結果,在對食用多年后對身體狀況或者下一代的遺傳基因是否會產生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轉基因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美國,對于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態度是比較樂觀和開放的;相比之下,轉基因技術滯后于美國的歐盟,對于轉基因食品安全態度則較為保守。因此,在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政策方面就形成了美國和歐盟兩派,兩者基于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和消費者的態度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反差[1]。
美國認為轉基因食品和傳統食品的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不需要針對轉基因食品安全制定強制性的規定。而歐盟認為轉基因食品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為此專門成立了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和體系,并提出針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系統和認證管理體系。歐盟在轉基因食品監管標準方面也有別于非轉基因食品,其目的就是通過對轉基因產品進入市場前的嚴格監管以及信息的可追溯,防范和預警轉基因食品的安全風險。
2.1 美國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
美國支持轉基因食品產業的發展與美國轉基因食品技術的世界霸主地位密不可分。美國支持轉基因食品發展的最早證據,可以從1986版的生物工程產品的管理框架文件中找到。美國認為轉基因食品本身并不會對人們健康和生命造成傷害,也不會對環境和安全造成影響。為此,美國首先從法律層面為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保證,并且只對轉基因食品進入市場流通環節進行安全監管,而不是轉基因技術安全性本身。例如,在1997年~2001年美國頒布的轉基因食品安全相關標準就沒有區分傳統食品和轉基因食品。美國監管轉基因技術及產品的部門主要有3個:食藥局負責食品和藥物的安全管理、環保署主要負責轉基因植物成分的登記、動物植物檢疫局負責評價轉基因植物的影響。這3個部門具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在美國市場上流通銷售轉基因食品至少要通過其中一個部門的認可[2]。
2.2 歐洲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
歐洲方面認為轉基因生物是指通過人為重組或自然交配而形成的具有生物體的遺傳物質,是人工培育的產物而不是自然的選擇。科學研究的局限性和技術的不確定性,使歐盟非常堅定的表明自身對轉基因產品所持的不同意見。由于歐盟官方立場是公開反對轉基因食品,所以轉基因食品監管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是全程監控。不僅如此,歐盟上市一個轉基因食品,必須是經過多年的安全認證和檢測。特別是歐盟食品安全監管必須是由政府主管部門批準,沒有官方的授權轉基因食品是不能進入市場流通的。歐洲消費者對轉基因技術持懷疑態度,也與曾經發生過的瘋牛病事件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此外,歐盟在生物科學和轉基因技術的研究與美國比較相對滯后,為了避免轉基因食品的大量進口,歐盟通過采取了技術貿易壁壘用于減少進口量。例如歐盟發布的有關轉基因食品和飼料等的2部條例就是確保轉基因食品安全最典型技術貿易壁壘。
2.3 美歐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差異
2.3.1 文化因素
美歐存在著不小的文化差異,在歐洲他們相信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上帝創造了世界上最合理的,因此人們并不應該改變其性質。轉基因食品是通過基因轉移技術而得到的產品,其過程是違背宗教信仰,這也是為什么當今歐洲人民仍持保守觀點的原因之一。雖然美國也相信上帝的存在,但與歐洲相比較更加開放,更愿意接受新生事物。轉基因作物最早發源于歐洲,但隨著瘋牛病、豬瘟病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以及一些媒體對轉基因作物不恰當的報道,使歐盟對轉基因作物的態度越發敏感。而美國一直是一個很自信的國家,美國建國初期是很多人移民過去的,他們的心理因素比較積極,心理素質決定了轉基因食品在美國的快速發展。
2.3.2 科技因素
轉基因技術在美國起步較早,再加上美國政府的支持政策,所以轉基因食品研發和商業化在美國發展迅速。近年來,美國的轉基因專利技術在國內的應用已經超過了50%,商業化程度也處于世界前列。與美國相比較,歐盟轉基因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政府支持力度不大也是歐盟轉基因技術研發滯后主要原因[3]。再加上歐洲民眾對轉基因食品消極態度,使多數歐盟國家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持懷疑態度。
2.3.3 經濟因素
美國既是轉基因技術的領先國家,又是倡導和推廣轉基因食品發展的國家。美國轉基因技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并解決環保問題,同時提供了人們生活提供給了便利,單位面積的產量大大增加,給美國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與此同時,數量眾多的轉基因食品的出口也為美國食品快速地占領了國際市場份額,進而形成了農產品市場的價格壟斷,為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目前,美國已經擁有98%的全球轉基因農產品市場的份額;相反歐盟農產品貿易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其主要原因是歐盟轉基因技術研發相對滯后,再來民眾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質疑,使得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僅占世界的0.08%。基于上述原因,歐洲便轉基因食品進口貿易壁壘來限制他國產品的進口,保護歐盟整體的經濟利益[4]。
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政策是我國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政策之一。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對轉基因技術研發及應用一直都采取比較嚴格管制政策。在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政策經驗,初步建立了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比較完善的轉基因生物安全政策和法律體系。然而通過與美歐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的比較,我們發現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緊跟轉基因食品相關檢測技術的發展。轉基因產品貿易的規模在某種程度上是由轉基因技術的發展決定的。由于有些國家對轉基因食品中包含轉基因的成分及比重設置了限值,只有具備了相應的技術支持才能精確檢測出相應成分。然而每個國家的轉基因技術發展情況不盡相同,于是對轉基因產品的檢測結果的敏感度及準確性就產生差別。所以緊跟轉基因食品相關檢測技術的發展前沿,才可以在轉基因食品貿易中擁有主動權,從技術上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同時應對其生產加工、運輸及銷售的過程跟蹤管理。此政策設立的目的是有益的,但它實施起來是困難的。
第二,借鑒美歐轉基因食品安全政策經驗,促進轉基因食品的科學有序發展。在歐盟及其他國家生產的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的管理應當分開,并擁有獨立的身份標識。我國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國農業政策的重中之重。我們既不能完全采用歐盟的分類及管理的政策,也不能像美國那樣采取相對寬松的自愿政策。應在綜合考慮人口基數及糧食生產、經濟發展及科學研究水平、貿易利益及健康安全的基礎上,科學有序地引導轉基因食品的發展,從政策上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5]。
第三,完善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體系。目前我國已制定了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評價管理體系。但由于技術和經濟原因,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的實施滯后于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轉基因食品標識不規范問題還很突出,對在餐飲食品中的轉基因食品使用也沒有明確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完善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時,對轉基因食品標識進行規范化管理,從制度上保障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和糧食安全。
綜上所述,保障我們這樣的人口大國的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就更應積極推動轉基因技術的發展。政府在安全政策方面要始終把國民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在借鑒美歐等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政策經驗的基礎上,使轉基因食品成為滿足人們多樣化生活需求和提高生活質量重要選項,同時,還應考慮到社會大眾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不明朗的實際情況,對轉基因技術研究和管理的審批上應采取審慎科學的態度。
[1]李嶺.我國大豆加工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4(22):33-34
[2]許歡.我國大豆進口貿易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3]劉彥坤,武戈.我國大豆進口貿易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油脂,2007,32(3):7-10
[4]王安順.我國大豆進口貿易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11):18-19
[5]馬增林.黑龍江省大豆產業發展問題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09
The Comparation Research about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n Europe and America
HURi-cha,MAChen-jie
(Xing'an Vocationaland TechnicalCollege,Ulanhot 137400,InnerMongolia,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ecurity of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ticallymodified food safety policy and the causes,examine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of GMfood safety policy exists.So our GMfood safety policy development,should be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nationalphysicalandmentalhealth,through technical support,policy guidance and capacity building,promoting turn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gene technology researchand geneticallymodified food,toprotectour food securityand food safety toprovidesupport.
Europeand America;geneticallymodified;food safety;policy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8.096
2014-09-18
胡日查(1961—),男(蒙古),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食品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