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摘 要 課程改革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收獲與增進教師、學生的教學活動的力度,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提高師生的互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到知識,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開展和深入,課堂教學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關鍵詞 課堂教學;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評價
自課程改革以來,我們切實感受到了它所帶來了巨大變化,它為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與活力,讓課堂教學綻開了全新的容顏,打開了學生多元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大門。身為教師的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走入新課改,在不斷學習、探究、反思中感悟新課改,下面就談談自己在新課改的實施中的切身體會。
一、教學觀念之新——變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說法已經收到了挑戰,其內涵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擴展和延伸,教師由傳授者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變為引導者,課堂上的教師由居高臨下的人物變為人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從臺上走到了臺下,從高高在上的指揮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伙伴,成為學習群體中平等的一員。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天地。教學不是為了控制學生而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我們都清楚的認識到,在平等合作的課堂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大家都能感受到:教師把學生的學習需要放在首位,注重了學習的體驗和感受,課堂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情境教學,優化了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把尊重的話語送給每一位學生,把和藹的微笑灑向每一位學生,奠定了課堂教學中民主、平等的基調,老師走進了學生心中,與他們融為一體,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努力探索獲取成功的強烈愿望。
二、教學方式之新——活
傳統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忽視了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的切身體驗,學生的學習完全受教師支配。新課改強調課堂教學要由教師講授轉向學生自主學習,以往“師講生聽,師問生答”的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逐步變為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親自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改革所努力的方向。大家感受到:教學氛圍愉悅了、和諧了,師生關系融洽了、平等了,學習方式生動了、有趣了,學習途徑開放了、豐富了。
三、教學評價之新——實
課改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所改變,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僅憑一張試卷來評價學生的差異,成績不再是衡量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不再是家長了解孩子在校表現的唯一途徑。傳統的單純由老師根據學生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方式改變了,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評價主體,學生可以自評、互評,家長也可以參與評價。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反映學生學習的成就和進步;診斷學生在學習時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方法或學習習慣上的長處和不足;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預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評價的內容更全面,有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等;評價的方式多樣化,有平時表現、口試、筆試等。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應強調評價的診斷功能和促進功能,要注重學生的發展過程;把重點放在縱向評價上,除了期末的測試與評價,平時還要注重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觀察,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關注其它方面,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如:學生是否認真聽講、做作業;是否積極舉手發言并參與討論與交流;是否對自己有自信心,能夠提出和別人不同的問題等等。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或進行練習時,通過課堂觀察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做出積極的反饋,正確的給予鼓勵和強化,錯誤的給予指導和矯正。平時還要進行有利于學生成長的作業評價,如:“你的想法很獨特,值得探討研究!”“你很睿智,能克服粗心就更棒了!”等等。在評價學習過程時采用成長記錄袋的方式記錄學生學習的進步歷程,以增加他們學習的信心。成長記錄袋裝有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學生的一般情況和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現;第二部分是學生自己在成長袋中收錄反映學習進步的重要資料,如:最得意的作業,最滿意的一份試卷,自己認為最好折、畫、剪等作品,各種獎勵等等,清晰又詳實地記錄了學生的成長過程和點滴進步。這種開放式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不斷成長與進步,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想自信心,也為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改進教學、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據。
總之,課堂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的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和重頭戲。我們的課堂應以新理念為指導,不斷學習、理解、參與和實踐,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使課堂改革步入正軌,并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