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存勇
美術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它可以陶冶學生情操,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是素質教育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長期以來初中美術教學卻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在初中執教的美術老師可能都有同樣的感觸,那就是初中生對美術課缺乏興趣,一部分學生甚至有厭煩情緒,致使美術教育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那么想教學中,我們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根我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豐富教學的組織形式與手段,緊密聯系生活實際
中學美術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緊扣新課標,作為一位專業的美術教師,我們不僅要牢固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要有一雙巧手與一顆靈心,必須對以往的美術課堂常規經驗和教學組織形式重新審視,立足美術色彩沖擊力、渲染力和愉悅身心的獨特魅力,探索適應新課標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而激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學習與創作中來
二、改變教學觀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學生關系
首先在課堂教學當中,不能以太高的準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用居高臨下的指責。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師不能有副科意識、美術是不重要的課程等意識。美術聯系其他各學科,滲透各學科,體現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師要轉變觀念,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使師生成為平等的對話者。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積極探索,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大膽地發表個人見解。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時間,適時點撥將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使以往的注入式、滿堂灌式教學轉變為師生共同參與的啟發式、活動式學習,才能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三、挖掘現代教學設備,來激發學生興趣
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上美術課時,總不能,使美術課單一枯燥。要搞好課堂教學,我們還要利用現有設備,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特別是欣賞課,我們可以通過自己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像、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來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學生只有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表現在積極的學習行為上,對教學表現出強烈的熱情,才能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因素,發揮聰明才智,激活思維,大膽想象,才能形成獨特的個性風格,才能使美術的教育功能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
總之,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是全體美術教師所普遍關注的話題。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一位美術教師,我們既要繼承傳統教學的優勢,還要發揮現代教學的特長,進行不斷地實踐與探索,在實踐中不斷創新,以探索出更多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走出一條適合當代美術教育發展的道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