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 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與合作意識。作為課堂教學素質化的載體之一的語文課堂教學無疑也是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意識和能力的一個重要領域。在合作時學生能體會到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與價值,便于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 合作意識;培養;方法
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與合作意識。作為課堂教學素質的載體之一的語文課堂教學無疑也是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意識和能力的一個重要領域。它成為時代賦予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的任務。采用小組內互相合作、大組間競爭比賽的教學組織形式,既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又增加了學生間的交流,給了一些平時不敢或不愿參與課堂的學生表現的機會,滿足了學生自我成就感和成功的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激發學生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能喚起學生探索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給思維以動力。正以為這樣,他們才會對新異的信息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推動他們去觀察、比較、思考。而動作和思維密不可分,在學習中學生可以毫無顧及的大展身手,把他們想的,一可以說是設計創造的大膽展現出來。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學習活動,同時在參與中得到發展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參與時機,使學生有效的參與學習活動,使被動變主動,達到學生樂學的目的。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及探究精神,充分發揮了其智能潛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合作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動手操作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即可以把他們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識地教學活動中來,又能使他們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能夠對材料進行整理,找出有規律的語文現象,逐步抽象、概括,獲取知識。這樣,以“動”促“思”,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實際繪圖操作操作探索知識中,親身經歷了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不僅能充分展現每位學生的才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而且有效的調動了學生洞中感官參與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合作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學生能從上個合作活動中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能使過的的知識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加強小組合作,變被動為主動,既有利于學生潛能的發展,又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加強互動式合作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
在合作時學生能體會到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與價值,便于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承擔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能認識到作為團隊中的一環的重要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自己承擔責任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奉獻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有利于身心的全方位鍛煉、健康成長。正因為如此,在當前的教育發展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地位非常重要。那么作為工作在一線的語文教師來說,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呢?
四、改變課堂組織形式,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
目前,大多數學校的課堂組織形式是以縱排小組為主。這樣,不利于學生的交流與交往,若將其改變為前后左右作為接近的4人或6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或根據需要互補的因素進行學習組合,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學習成績、不同素質的學生處于一組,利用空間距離的接近,互幫互學,形成民主交往的情景,使學生在交流中智慧互補,互相啟發,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五、營造寬松民主的氛圍,給學生自由辯論的機會
由于治理結構、非智力條件和認知傾向的不同,學生們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行為展現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結果,這樣必然會在同一學習活動中,對某一知識產生不同的見解,或同一見解的不同論證過程。教師應以一個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的身份,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民主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發表自己的論證過程和論證結果的機會,組織學生展開自由辯論。辯論者能暢所欲言,盡情發表自己的論點、論據和論證,傾聽者以求同存異的容納態度,去耐心的聽取辯論者的見解,養成理智地堅持己見與尊重事實的行為習慣,已達到“不辨不明,不辨不清”,共同提高的合作境界。
六、合作后,教師要及時小結,讓學生體會合作的快樂
合作完成,教師應及時總結反饋,把合作中涌現出來的互幫互助行為加以表揚,讓學生體會合作的快樂。在合作中得到的成功,教師應給予肯定,這樣學生才能體驗到合作所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下一次的合作產生新的向往。同時,教師對在合作中出現的不良行為要提出新的要求,讓學生從活動中汲取教訓,總結經驗,促使他們在下一次合作時受到更加的效果。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解決為題的能力,要使他們學會與和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所以,我們必須在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與他人合作才能是智慧的火花相互撞擊,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培養。合作的良好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過不斷的指導,長期的熏陶,通過相互探討,不斷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總之,通過教學中的嘗試,我的語文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濃厚。作為教師,我由衷地感到高興,也切身體會到了新課改帶來的欣慰和喜悅。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學習,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充實波我們的語文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