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軍
位于鄂西北秦巴山下的鄖西縣益群農家菜加工廠,靠白手起家創業,靠誠實守信質量至上,靠依法誠信納稅的理念,硬是把“回家牌”農家菜俏銷六省市、縣各商業超市。從2000年至今,14年間已向國家繳稅65萬余元,老板陳益群發自內心的說:“沒有政府和稅務部門的幫助,就沒有企業興旺發展的今天。”
初春時節,鄖西縣陳益群的山野菜加工廠里,那些剛剛采摘的鮮嫩的竹筍、青綠的香椿等山野菜青翠欲滴,仿佛在訴說著春天的故事。一個個精美的包裝,一袋袋高山無公害山野菜,在告知人們收獲消息的同時,也仿佛在傾訴著陳益群不平凡的創業經歷。
陳益群原是縣職業中學的一名教師,學校推行“產教合一”的職教模式后,平日里不安分的他萌動了創業的念頭。1999年,他走出學校辦產業,利用所學的生化專業搞蔬菜加工。經過一番籌備,他買了60多口容量都在千斤以上的大缸,開始償試泡菜。可是,由于技術等多方面原因,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苦果,不到半年,他倒貼了2萬多元。
有好心人勸他:你都近40歲的人了,工作單位也不錯,何苦要受這罪?不能就這么認輸,陳益群有股不輸的犟脾氣,又購買了40口千斤大缸,擴大了加工范圍,既加工家常菜,又加工山野菜,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一次,陳益群在六斗鄉收購野菜時,一位年過七旬的白發奶奶緊緊拉著他的手說:“老板,真沒想到山上長的野菜還能賣錢,感謝你們來收山野菜,讓我們能賣些油鹽錢。”山里人掙錢路子窄,陳益群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意識到加工山野菜不僅是自己創業,更是為當地人民群眾找一條生財的路子。于是,他認真把握每一個加工環節,不疏漏一處,終于成功了。2000年,他除掉成本費用和申報繳納了8400元稅款外,凈獲利3萬多元,賺取了企業的第一桶金。同時,他決定租賃原土門鎮一家企業,準備做大蔬菜加工項目。
陳益群離職加工蔬菜的消息不脛而走,十堰市副市長王華滔時任鄖西縣委書記,多次前來檢查指導提建議,把陳益群加工的蔬菜定名為“回家”牌家常菜,并協調辦理相關手續。縣委、政府的領導把野菜加工當作產業來辦,鼓勵陳益群爭當蔬菜加工企業的領頭人,辦好“農字號企業”。
縣國稅部門的領導和稅務干部知道情況后,多次深入企業了解情況,并幫助他解決困難,分管企業的副局長周幫勇承諾說:“你盡管生產,開拓市場銷售渠道我們負責”,并以國稅部門信息廣,聯系面寬的優勢,協助了解省內省外的各大經營無公害蔬菜超市的情況,并幫助陳益君打開家常菜進超市的銷路。
有了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幫助,更增添了陳益群創業辦好企業的信心和決心。陳益群深知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酒香還要勤吆喝的道理,采取品牌+質量的經營的理念,嚴把質量關。鄖西野生菜資源豐富,為陳益群的加工廠長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在經營形式上,他結合市場需求,主攻泡菜和山野菜保鮮兩大系列。人們喜歡綠色無公害食品,他收購的野菜一律在海拔500米以上,并突出香椿、竹筍、厥菜等品種,泡菜一律采用生物發酵,不使用有損身體健康的防腐劑、色素等化學原料。并將所有產品全部精包裝,不合格的決不出廠,確保質量和消費者滿意。
過硬的產品增強了品牌的生命力。現在“回家”牌系列產品在稅務部門的大力幫助下,暢銷武漢、西安、上海、深圳、杭洲、大同等超市,且供不應求。而陳益群的家常菜加工廠繳納的稅收逐年遞增,由辦廠初期的幾千元逐年遞增到現在的十幾萬元以上。在一次市、縣電視臺記者采訪時,陳益群感慨地說: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幫助企業打開銷路離不開國稅部門的幫助。陳益群為了感謝國稅部門,送給國稅部門的一面錦旗上這樣寫到:“真心服務企業暖人心”。而陳老板不但以實際行動報答國家,無論企業資金周轉有多么困難,始終把納稅排在第一位,無論是天晴下雨或出差路有多遠,都及時趕回家,在每月的15日前將稅款入庫,而且從不拖欠一分。
2000年3月,陳益群的加工廠被市政府授予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加工企業,2001年2月,“回家”牌被市工商局授為知名商標。特別是他經營14年時間,經過稽查部門抽查檢查,沒有記漏過收入,沒有一張白條入賬,他不但賬薄賬據齊全,而且財務管理規范,是依法誠信納稅過得硬的企業,連續7年被評為模范誠信納稅企業,而且被國稅部門評為私營企業免查戶。
陳益群的農家菜加工廠聘請的張會計說:“我們企業能有今天的效益,還得益于企業管理制度規定每月25日,都要組織全廠職工學習稅收法律法規。企業不但訂閱《中國稅務報》,還有稅務部門送來的《稅收征納》和《湖北國稅》雜志,通過學習做到學法、守法、懂法、不違法。陳廠長經常說,企業如果不講誠信經營不講誠信納稅,將一事無成,也對不起稅務部門真心實意的幫助。”
當產品有了好的銷路后,陳益群借機壯大加工規模,將生產能力擴大到600噸,每年實際加工400余噸產品,吸收下崗40余人再就業,直接讓當地群眾年增收400多萬元。
與此同時,陳益群十分注重新產品開發。2006年,他巧打文化牌,借羊尾板橋五香豆腐干這一歷史悠久而全省聞名的具有民間特色產品,對傳統的工藝進行改造,生產出了風味更加獨特的五香豆腐干產品。鄖西縣的馬頭羊全國聞名,他把握住時機,又開發了馬頭羊系列產品。
安家鄉私營企業林相生老板種有上百畝葛根,但葛根加工成葛粉后如何賣又成了問題。陳益群敏銳地抓住這一商機,償試把葛根粉加工成粉條,經過努力,獲得了成功。葛粉粉條具有降血壓等多種功能,口感細膩,深受消費者青睞,不僅使林相生企業生產的葛粉有了銷路,而且還帶動了周圍群眾種植葛根近千畝。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產業,2007年,鄖西縣委、政府出臺了優惠政策,決定借“銀武”高速公路的便利,發展蔬菜30萬畝,發展香椿10萬畝,加強厥菜等山野菜資源保護,扶持蔬菜加工企業的發展,把鄖西打造成都市的“后菜園”。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使陳益群的家常菜加工之路越走越寬。
陳益群在辦廠上,有堅定的事業心,決心把企業這塊蛋糕做大做強。同時,經過這些年的摸爬滾打,也積累有豐富的辦廠經驗。已是縣政協委員的陳益群,作為私營企業的代表出席了今年鄖西縣經濟工作會,會上陳益群發言說:沒有政府的支持,沒有主管部門的協助,沒有稅務部門的傾力相助開拓市場,就沒有企業的今天。我知道創業難,發展企業更難,但是只要有政府和各主管部門的支持,有國稅部門的真心幫助,我一定會想方設法把企業辦好,生產出更多老百姓喜愛的山野菜、無公害蔬菜,使企業獲得好的經濟效益來回報社會,回報國家。
陳益君群深深知道鄖西還是國家的重點扶貧縣,還有許多的貧困家庭和失學的學生無法入學,需要社會來共同救助。這幾年來,他不但幫助企業附近的貧困戶41次,資金13萬元,而且還同縣其他政協委員一道深入邊遠農村調查了解情況,定點扶持,幫助5名孩子由小學讀到大學,目前已投入資金4.3萬元,并出資5萬元幫助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他以實際行動履行他的諾言,帶動社會和同行企業捐助資金,關心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和失學兒童。盡最大努力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為政府減輕就業的壓力。
陳益群胸懷寬廣,品德高尚,他從來不因為有了錢就吃、喝、玩、樂、拉關系、裝面子。而是把掙來的錢用在干點實事上,為社會光彩事業貢獻一份力量。他說,我現在這樣做,將來也是這樣做,把向國家誠信納稅和需要幫助的人永遠放在心上。就像至理名言那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做放心產品鍥而不舍,讓消費者滿意,社會認可,這就是“回家牌”家常菜企業的奮斗目標。
陳益群加工的“回家牌”農家菜,既是無公害環保農家菜,又是十堰市唯一的品牌農家菜,而且深受十堰人民群眾的喜愛。據調查了解,凡是銷售“回家牌”農家菜的各大超市,其產品有利于身體健康,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陳益群一定會把“回家牌”農家菜做大做強,把企業辦得越來越好,為廣大消費者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