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我國環境刑法立法體例問題*

2014-04-09 12:15:20蔡雪冰譚靜蓉
時代法學 2014年1期
關鍵詞:環境

蔡雪冰,譚靜蓉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論我國環境刑法立法體例問題*

蔡雪冰,譚靜蓉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目前,我國環境刑事立法體例已經很難適應愈演愈烈的環境犯罪。我國現行刑法對環境犯罪的客體界定不清,對環境犯罪罪名的規定散亂不成體系;環境犯罪在現行刑法中的位階較低,不利于有效地懲治環境犯罪。我國環境犯罪的刑事立法,應當遵循人本主義同時兼容生態主義的原則,充分尊重生態環境本身的獨立價值,借鑒德國環境犯罪刑事立法模式,選擇環境犯罪在現行刑法典中獨立成章的立法體例,調整部分有關環境犯罪且散見其他章節的罪名,擴充環境犯罪罪名涵蓋的范圍。

環境犯罪;刑事立法;立法體例

環境犯罪作為《刑法》中發展較晚的一類法定的犯罪行為,在近年來愈來愈受到立法者和法學學者的關注。隨著近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許多對于環境的破壞被視為實現各種發展所必須付出的合理代價,故長期被忽視。一方面,環境犯罪由于多數情況下沒有直接侵害公民的人身財產,從而被公眾包容;另一方面,環境犯罪也常常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被有關機關部門所輕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被侵害所帶來的巨大損失不僅影響了當代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更可能對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所以,加強我國刑事立法對環境犯罪的打擊力度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課題。從刑事立法角度來看,我國現行刑法對環境犯罪的規定不盡合理,進一步討論環境刑事立法體例具有重大意義。

一、 我國現行環境刑事立法評析

(一) 我國現行刑法中環境犯罪的設置

1997年頒布的《刑法》在總結79年《刑法》環境犯罪立法不足的基礎上,在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設立專節即第六節“破壞環境資源罪”用9個條文14個罪名分別規定了污染環境和破壞環境資源的犯罪。

在修改后的新《刑法》中,有關環境犯罪的規定不僅存在于第六章第六節,同時還有破壞環境資源的相關犯罪被規定在其他章節中,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其一,可能致使環境被嚴重破壞和污染的危害公共安全罪、重大責任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其二,可能致使環境被污染如走私固體廢物罪,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等的走私罪類;其三,可能致使環境被污染或破壞的,如違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罪、環境監管失職罪等瀆職罪類。

同時,還包括一些附屬環境刑法,如《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法》、《礦產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等法律中的刑事條款。

(二) 我國環境刑法立法體例的缺陷

1.對環境犯罪的客體界定不明

我國刑法學界對于環境犯罪的客體學說,大致歸類可以分為六種:第一是環境秩序說,即認為環境犯罪侵犯的是國家的環境管理秩序;第二是環境保護制度說,即認為環境犯罪的客體是國家的環境保護制度*王秀梅,杜澎.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8.11.;第三是公共安全說,該說認為環境犯罪的客體是不特定多數人的人身或財產安全*王力生,牛三義.環境犯罪及其立法完善[J].當代法學,1991,(3).;第四是雙重客體說,即環境犯罪的直接客體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生態關系,間接客體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付立忠.環境刑法學[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203-205.;第五是環境法律關系說,該說認為環境犯罪侵害的是環境法律關系主體在使用、改善、保護環境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王秀梅.污染環境的刑事責任問題[J].河北法學,1996,(1).;第六是環境利益說,該說認為環境犯罪所侵害的客體是環境或者生態利益。

我國立法者將環境犯罪規定在我國《刑法》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根據這一表現,我們可以看出立法者認為環境犯罪的客體是我國的環境管理秩序,即屬于上述第一種學說。該說及公共安全說都重在保護人的利益,而未將生態環境作為一個獨立方來進行保護,即我國現行刑法并不認為破壞環境的行為本身值得刑法規制,而僅僅應當是一種道德非難或者由行政法調控的行為。我國刑法對環境犯罪的章節設置表現出了立法者對環境犯罪的客體并沒有明確的界定,且忽略了環境犯罪客體的特殊性。立法時立法者是以“人本主義”為指導思想而輕視了“生態主義”的重要性,即著眼于環境犯罪可能會對社會管理或者經濟利益造成的影響,而忽視了環境被破壞可能導致的環境本身的生態利益的損失以及對環境法律關系的影響。

筆者認為,立法應當遵循的是以人本主義出發但同時兼容生態主義的指導思想,充分尊重生態環境本身的獨立價值。所以環境犯罪所侵犯的客體,應當以第六種學說更為合理,即刑法應當獨立保護生態環境本身,而不是將生態環境和其他利益結合在一起甚至是附屬在其他利益之下,這也符合現代環境立法以生態本位價值逐漸代替人本本位價值的需要。如是解讀,環境犯罪的客體與其他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的同類客體之間即存在很大的差異,故將環境犯罪設置于刑法的第六章第六節不能準確反映環境犯罪的客體。

2.環境犯罪罪名的規定散亂,不成體系

我國《刑法》將環境犯罪的主要罪名設置在第六章第六節中,但同時將很多罪名分散設置在許多其他章節。如第三章第二節的走私罪中規定了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走私廢物罪;第三章第八節中規定了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第六章第四節中規定了故意毀壞名勝古跡罪;第九章中規定了違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罪,環境監管失職罪,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等罪名。

筆者認為,這樣的設置不利于讓公眾集中學習和了解環境犯罪,也使得環境犯罪的設置沒有層次感,體現不出環境犯罪的在刑事立法中的重要性。這樣分散的設置不僅淡化了環境犯罪的特殊性,同時也不利于環境犯罪的集中預防和治理。

3.環境犯罪在刑法中位階較低

我國《刑法》第六章所規定的犯罪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大類客體,而是將一些無法歸于其他章節的小類罪名歸統到該章,并將章名籠統的規定成“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一章中,其主要規定的內容包含的是懲治治安類和街區類犯罪,將“破壞環境資源罪”與“擾亂公共秩序”、“破壞國邊境秩序”、“妨害社會風化”等治安、倫常類犯罪歸于一章,沒有考慮到環境犯罪的特殊性,亦嚴重降低了環境犯罪的刑法位階,不僅使該章顯得雜亂缺乏層次,而且很難體現環境犯罪與其他犯罪的本質區別。

因此,筆者認為,在科技和經濟日新月異的今天,將環境犯罪從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脫離出來對于我國環境刑法的系統化、成熟化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 各國環境刑法立法體例

縱觀世界各國對于環境犯罪的立法,根據不同的刑事立法形式,可以歸納為三種立法體例,即特別立法、普通立法、附屬立法,以下分別以日本、德國、英美國家為例闡述。

(一) 以日本環境刑法為代表的特別立法體例

特別立法,是指在刑法典之外專門制定一部特別刑法,用來規制環境犯罪的立法模式。此種立法體例以日本為典型代表。1970年日本國會審議通過的《關于處罰危害人體健康的公害罪法》(以下簡稱《公害罪法》)開創了世界環境刑事單行立法的先例,該法雖然只有7個條文,但基本完整的規定了環境犯罪刑事制裁的內容,表明了日本對環境保護和對環境犯罪的嚴厲打擊的相當程度的重視。

《公害罪法》集實體法與程序法于一體,如該法不僅規定了立法目的、犯罪構成及刑罰的問題,還在第五條至第七條分別規定了因果關系的證明方法、起訴的有效期、管轄法院等程序問題。

(二) 以德國環境刑法為代表的普通立法體例

普通立法,是指通過修訂刑法典,將環境犯罪規定在刑法典中的立法模式。普通立法體例以德國為典型代表。原聯邦德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開始制定一系列的環境法規,如1960年《水法》、1972年《垃圾處置法》、1976年《廢水排放法》和《聯邦自然保護法》等等,這些法律法規中都有關于環境犯罪的刑事條款。

德國刑法將散見于上述環境法律法規中有關環境犯罪的刑事條款通過修改刑法典的方式,集中納入刑法典當中,為環境犯罪設立專門一章,章名為“危害環境罪”。德國這種立法體例最早出現于1980年,1999年德國現行刑法頒布依舊沿用該種體例,在分則第29章專門一章規定了環境犯罪,即自第234條至第330條規定了水、土壤、空氣污染,造成噪音、震動、輻射,危害保護區域、釋放毒藥造成危險等一系列環境犯罪*邵軍峰.關于中的危害環境犯罪立法的比較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05,(5).。

(三) 以英美環境刑法為代表的附屬立法體例

附屬立法,是指直接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規定環境犯罪的相關條款,包括罪名與刑罰,但相關規定并不納入刑法典中,也無須特別刑事立法規制的立法模式。此種立法體例以英美國家環境犯罪立法為典型代表。英美國家常見的立法模式是將環境犯罪的條款規定在環境行政法當中,通過增設環境犯罪的附加條款,以單行環境法的方式來規定違反單行環境法的環境犯罪所應受的刑事處罰。

如美國1948年《水污染法》,通過1952年到1970年先后五次修訂后更名為《清潔水法》、《清潔空氣法》、《國家環境政策法規》等等一系列環境法。在這些法律法規中規定了各種環境管理和治理的措施,同時對環境犯罪行為規定了刑事處罰。英美國家是根據環境立法對于環境犯罪行為進行有效的刑事懲處*王秀梅.英美法系國家環境刑法與環境犯罪探究[J].政法論壇,2000,(2).。

三、 完善我國環境犯罪立法體例的思考

(一) 環境犯罪立法體例的選擇

1.對環境犯罪特別立法的否定

首先,附屬立法體例相對更適合沒有成文刑法典的國家,因為在有刑法典的前提下,若將環境犯罪的刑法條款再散見于各個單行法律法規中,不僅不利于刑法體系的建立,且與設置刑法典的意義和刑法典存在的價值相悖。學界關于環境刑事立法的爭議也基本存在于特別立法和環境犯罪獨立成章這兩種立法體例之間,故附屬立法不適合我國國情,在此不作贅述。

其次,學界支持環境犯罪特別立法體例的理由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基于環境犯罪的特殊性,如果對環境犯罪進行匯總編纂需要考慮到犯罪總論和刑罰總論一系列問題的突破,同時也涉及到一系列罪名的重組、歸類及相關法定刑的配置,此外,亦要重組起訴人資格、審判管轄權、訴訟時效等方面與普通刑事訴訟有異的特殊訴訟程序問題,故認為只有單獨立法方能統籌兼顧這一系列問題*吳獻萍.論我國環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法學)版,2008,8(5).;其二,旨在建立一個嚴密而嚴厲的特殊環境刑事處罰體系,通過特別立法,表現出國家對環境犯罪特別處罰的強硬態度,從而實現對環境犯罪的有效預防和控制。

筆者認為,雖然學界對于環境犯罪亟待嚴厲防控及對于實體方面和程序方面的考慮不無道理,但是,就目前我國立法技術和立法精神來看,尚不適合將環境犯罪從刑法典中脫離出來單獨立法,我們立法技術尚在發展當中并不成熟,保持刑法典的統一性和集中性是發展和完善我國刑事立法的重要保障,如果支持環境刑法脫離刑法典獨立成文,那么今后可能很多有特殊意義的其他犯罪也會要求脫離刑法典存在,這樣就會最終導致刑法典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2.選擇環境犯罪獨立成章考慮的因素

選擇環境犯罪立法體例的同時,我們需要考慮到環境犯罪相對于其他犯罪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環境犯罪通常歷時很長才會出現犯罪結果。環境犯罪從犯罪行為開始到犯罪結果的顯現往往需要數年或者數十年。如19世紀80年代,日本富山縣平原神通川上游的神岡礦山在煉鋅的過程中,將含鎘的廢水排入當地,導致當地居民在長期的飲食和呼吸過程中攝入了大量鎘,直到1931年才被確認為是鎘中毒引起的骨痛病。可見,富山骨痛病案例從犯罪行為開始實施到犯罪結果被發現中間歷經了150多年,而要研究治愈的方法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馮軍,尹孟良.日本環境犯罪的防治經驗極其對中國的啟示[J].政法視野,2010,(1).。

其次,環境犯罪常常伴有專業知識和技術,使得其犯罪過程和因果關系復雜。許多環境犯罪需要專家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和試驗才能知道導致危害結果的原因和其作用原理。例如在日本水俁病事件中,專家經過數年研究才發現,是由于氮肥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轉化成甲基汞,然后甲基汞通過魚蝦進入人體后,會侵害腦部和身體,導致小腦平衡系統破壞,造成受害人手足麻痹、變形,步履不穩等危害。

再次,環境犯罪如果造成危害結果,往往是嚴重而持久的。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如果環境遭受破壞,在同一區域環境生活下的人們必定都會受到影響,有時影響的可能不只一代人而是幾代人都會留下后遺癥。并且環境如果遭到污染,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完全消除的,所以環境犯罪導致的嚴重后果注定是深遠而廣泛的。

由于上述環境犯罪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殊性,我們更應當明確其與我國刑法第六章所規定的其他犯罪的差異性,不論是從環境犯罪可能嚴重影響人類健康還是從影響生態環境系統本身來看,它都有必要在我國刑法典中與其他大類的重要犯罪并行成為獨立的一章,而不再籠統的寄在第六章籬下。

(二)完善環境犯罪獨立成章

1.以生態中心主義為本位調整立法體例

各國的環境犯罪立法指導思想存在生態中心主義論和人類中心主義論的分歧:生態中心主義論認為應當將整個自然生態環境體系作為刑法的保護對象;人類中心主義論主張不以生態環境本身作為刑法保護對象,而是將刑法保護的內容定位于通過保護環境從而最終歸于對人類的健康和利益的保護。

筆者認為,生態中心主義論是符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態文明要求我們立足于尊重和呵護自然,著眼于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所以我們應明確以生態主義為本位的理念來調整環境刑法的體例設置,同時在確立環境刑法體系時,應將生態環境本身與人類作為平等平行的法益加以保護。我們將環境犯罪單獨成立一章,目的是為了讓公眾對于環境犯罪的罪名體系及犯罪構成方面一目了然,提高環境犯罪在刑法典中的位階,也使得整個刑法體系和環境刑法體系更顯層次感。

2.調整部分有關環境犯罪且散見其他章節的罪名

除目前規定在我國刑法第六章第六節下的環境犯罪外,散見于其他章節的與環境有關的罪名或者環境犯罪派生性罪名都應當在調整環境刑事立法體例的前提下被納入到環境犯罪專章下。首先,刑法第三章第二節走私罪中規定的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等犯罪行為其實質是構成了對環境生態系統的破壞,另走私廢物罪的犯罪行為實際也是對環境系統的干凈完整造成了侵害;其次,刑法第六章第四節妨害文物管理罪中規定的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等犯罪行為實際侵害了我國《環境保護法》第2條規定的名勝古跡、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等環境要素,故該種罪名實質是侵害了環境本身的完整并非僅僅對文物的破壞;再次,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中規定的違法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罪,環境監管失職罪,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等犯罪行為雖然主體符合瀆職罪特殊主體的要求,但這些犯罪實際侵害的客體是環境中的林木或土地等,尤其是環境監管失職罪的犯罪行為可能導致嚴重的危害環境的結果。因此,筆者認為上述罪名均可從各章中分離出來,對犯罪構成做適當調整,納入環境犯罪專章之下進行規制,這樣也更有利于環境犯罪體系的完整性。

3.擴充環境刑法罪名涵蓋的范圍

我國環境刑事立法的罪名體系尚不完善,許多重要的環境元素沒有被規定在刑法之內。我們應當在為環境犯罪設置專章的同時,將一些尚未被納入刑法且亟待被刑法保護的環境因素考慮在專章之內。

首先,我國刑法缺乏對自然保護區的相關規定,僅僅從行政法方面對自然保護區進行保護,但顯然力度是不夠的。自然保護區是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的綜合生態系統,對人類乃至整個自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雖然在行政條例中規定了對違反條例、情節嚴重的行為規定了附屬刑法條文,卻無法在刑法中找到相應的處罰措施。

其次,缺乏破壞草原罪的刑事處罰規定。近年來,破壞草原的行為愈演愈烈,非法開墾草原,在荒漠、半荒漠、嚴重退化、沙化、鹽堿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草原和生態脆弱區的草原上采挖和破壞植被,未經批準或未按照規定時間和要求進行采土、采石、采砂等行為屢禁不止,給草原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導致了各種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自然災害的發生,如無相應的犯罪化立法措施來嚴厲懲罰和制止,將使大自然失去更多的草原和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災害。

再次,我國環境刑法缺乏對濕地的保護。我國1992年加入《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或《拉姆薩公約》,1971年2月2日訂立于拉姆薩,經1982年3月12日議定書修正,1975年12月21日生效。,根據公約第4條規定,締約國應設置濕地自然保護區,以促進濕地和水禽的養護并應對其進行充分的監護,2004年我國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表明我國對濕地保護的重視,但卻沒有對濕地進行刑事立法保護。濕地、森林和海洋是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對一個國家整個的環境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所以刑法保護是必然趨勢。

筆者認為,應當在將環境犯罪獨立成章的基礎上,加入對上述三類重要環境元素的刑法保護。構建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已成為我國當前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要實現該目標首先應當實現環境相關法律的協調配合,因此環境刑法的完善是環境法律體系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擴大環境刑法的范圍、加大防治的力度,是目前我國刑事立法的重要課題。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Criminal law Legislation Problem

CAI Xue-bing, TAN Jing-rong

(LawSchoolof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

At present, the legislation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criminal law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crime growing. China’s current criminal law on the object of environmental crime are not clearly defined, provisions on environmental crime scattered unsystematic; environmental crime in current criminal law rank is low,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effective pun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crime. Environmental crime in China’s criminal legislation, should follow the humanism and compatible with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 fully respect the independent valu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reference to the German criminal legislation of environmental crime, environmental crime legislation chapter selection into independent in the current penal code, the adjustment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crime and scattered among other sections of the crime, expand the scope of environmental crime.

environmental crime; criminal legislation; legislative framework

2013-10-21

蔡雪冰,男,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學;譚靜蓉,女,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學。

D924.1

:A

:1672-769X(2014)01-0019-05

猜你喜歡
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環境與保護
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高等院校環境類公選課的實踐和探討
掌握“三個三” 兜底環境信訪百分百
我國環境會計初探
中國商論(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日韩高清一区 |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jizz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亚洲无码91视频|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91亚洲精选| 国产一级α片| 性视频一区|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99精品久久| 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不卡午夜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亚洲永久色|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亚洲精品动漫|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色综合网址|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毛片网站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91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天天干|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成人国产精品2021| 欧美第二区|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久久一级电影| 国产精品19p|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91久久大香线蕉|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正在播放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爽妇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精品福利国产|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噜噜噜综合亚洲|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国产91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