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景區經營權質押作為一種主要的融資手段,日漸受到重視與關注。本文針對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可能面臨的問題,在完善制度、價值評估、風險防范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以期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的穩步推進。
【關鍵詞】旅游景區 經營權質押 融資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旅游景區企業開始嘗試以旅游景區經營權質押作為融資手段,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接受這種貸款擔保方式。但由于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對景區經營權質押缺少明確規定,景區經營權質押在實際操作中還面臨諸多困難和風險,但作為一種創新,可以幫助旅游景區擺脫融資難的困境,實現持續發展。
一、開展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的作用
(一)有利于拓展旅游景區融資渠道,解決景區企業資金難的問題
開展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將旅游景區的經營權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參與融資,突破了景區經營權不能作為質押物的瓶頸制約,使景區旅游資源的各種價值資產化,提高資源的資產化收益,為景區企業在開發旅游資源過程中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提供有效的途徑。
(二)有利于旅游景區提檔升級,加快旅游景區的開發
有了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的支持,旅游景區企業不再有資金的束縛,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地對景區進行更高起點的整改和規劃,進一步完善景區環境、配套設施,改善服務質量,使景區接待能力提高,旅游收入增加,滿足游客吃、住、玩等需求,形成良性循環。
(三)有利于金融機構培育和拓展新的信貸增長點,降低貸款風險
隨著金融機構信貸制度的健全和經營的合規,信貸風險的防范被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對有效抵押品不足的旅游景區投放大額貸款,金融機構深感風險較大,這也是一直以來旅游景區貸款難的主要根源。有了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這個新產品,金融機構可大大降低貸款的風險性,信貸資產質量也隨之提高。
(四)實現了景區企業和金融機構雙方互利多贏
景區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的開辦,一方面企業獲得及時的流動資金,促進了旅游資源價值的資產化和景區的改造升級;另一方面,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打破貸款擔保傳統模式,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中去,同時,也拓寬了信貸投放渠道,增加了利息收入,實現了企業和銀行雙贏。
二、開展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面臨的問題
(一)景區經營權質押價值評估不規范
目前,人們往往根據旅游資源的使用價值,以門票價格推算資源價值,或者參照農村、城市土地的基準地價確定風景游憩價值,缺乏合理的、適合不同類型旅游資源的價值評估方法,缺乏一整套景區經營權價值評估的標準和操作程序,景區經營權價值評估隨意性較大。這樣,就可能會導致景區旅游資源價值被嚴重高估,抵押權人無法實現景區經營權處置變現,形成不良貸款;同時,景區企業也不能取得滿足需要的資金。
(二)貸款風險難以掌控
景區資源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特殊國有資產,其經營權質押還處于嘗試階段,在實際操作中,質押貸款會面臨一些風險。首先,由于我國現有的法律并沒有明確景點經營權質押登記的職權部門,未經登記的經營權質押合同一旦涉訴,作為質權人的銀行,就會因質押合同未經登記而得不到法律保護,這樣就容易使貸款銀行重復質押,或因私自轉讓經營權給善意第三方造成銀行質押權利懸空。
其次,有些景區(如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經營權,國家明文規定是不能轉讓的,如果銀行接受了不可轉讓的經營權作質押,作為質押物的景區經營權難以有效變現,將大大影響貸款的安全性。
(三)法律不規范,貸款操作性差
由于景區經營權沒有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以旅游景區經營權作質押的貸款業務并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實際進行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的可操作性差,最終導致質押權不能真正落實于貸款銀行。
再加上,金融機構更看重質押人質押的經營權所處的行業,更看好壟斷性行業、特許經營行業,更關注質押的經營權的專有性及質押的經營權所處的行業的穩定性。而景區經營權所處的行業是旅游業,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發展過程中未知因素和爭議地方多,導致很多金融機構不愿涉及,如果缺少引導和鼓勵,經營權質押很難在大范圍內展開,一些中小旅游景區的融資仍然會面臨困難。
三、開展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的思考
(一)制定法律、法規,完善經營權質押融資制度
制定和完善包括《旅游景區經營權登記管理辦法》在內的法律法規,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確認景區經營權這種物權種類,完善我國《物權法》權利質押篇對經營權的相關規定,明確旅游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融資的合法性。
確定負責辦理經營權質押登記工作的相關部門,引導景區企業辦理景區經營權質押公證手續,在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登記部門的情況下,選擇公證部門為抵押登記部門。
同時,金融機構也可出臺《旅游景區經營權質押融資方式》、《金融支持旅游發展》等信貸指導意見,來規范景區經營權質押貸款業務的開展。
(二)規范旅游景區經營權價值評估
首先,建立旅游景區經營權價值評估制度。各級地方政府根據各地實際,出臺專門針對旅游景區經營權價值評估的管理辦法。
其次,設立專業的景區經營權價值評估機構,或者委托現有商業評估機構對景區經營權價值進行評估,科學評估景區資源的價值及經營權質押的額度。
第三,制定景區經營權價值評估標準和評估操作細則,選擇合理的評估方法、評估參數,保證評估結果的可比性。
(三)建立風險防控機制
一是加強對景區經營權質押的貸款審核,把握景區企業先期投資體量、近幾年的經營情況、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情況,判斷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的經營能力和較穩定的收入來源。
二是貸款額度不超過經營權評估價值的一定比例,貸款期限按承包期限和經營周期確定,期限最長不得超過景區經營權剩余年限。
三金融機構作好貸前調查、貸中監控、貸后管理工作。調查景區企業經營權的取得是否合法合規,調查或用于質押的經營權是否存在經濟糾紛或被法院依法查封等情況。加大貸后檢查頻率,防止經營權已轉讓而貸款不償還的現象發生,降低質押貸款的風險性。
四是探索多種質押擔保方式。比如在當前銀行接受經營權質押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用景區經營權作為反擔保質押物,通過擔保公司的介入,來分擔銀行的貸款風險。
參考文獻
[1]鄧衛華.山東創新擔保方式緩解“三農”貸款難[EB/OL]. [2009 -06-02].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601/18012869013.shtml.
[2]張牡華.景區經營權轉讓的締約分析——以碧峰峽和馬萬景區為例[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8(9):117-120.
[3]周香泉.景區門票收費權質押貸款評估案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58-63.
作者簡介:曹揚(1972-),女,漢族,重慶南川人,重慶工商大學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旅游經濟與旅游產業政策。endprint